正文 第6章 上帝的文字(3 / 3)

4.“紙草文書”記錄了什麼

公元前525年,埃及開始處於波斯的統治之下。公元前332年,波斯向亞曆山大大帝投降,埃及成為了希臘帝國的一部分,並以亞曆山大大帝的名字歸屬於亞曆山大大帝的管理統治之下。但在公元前323年,在能夠順利的管理這整個國家的政權之前,亞曆山大大帝去世了。他的一位將軍托勒密在公元前305年自稱法老,從此開始了一個漫長的托勒密王朝。隨著公元前30年克婁巴特拉女王的去世,托勒密王朝也結束了它的統治。埃及此後又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古埃及人最早使用象形文字,約公元前27世紀,他們的字庫已經比較可觀了。後來他們又發明了拚音字母,形成了象形文字和拚音文字並用的狀況。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詞組組成的複合象形文字體係。現在在金字塔、方尖碑、廟宇牆壁等一些被視為神聖或者永恒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後來為書寫的方便,又發展出了稱為僧侶體的更為簡化的象形文字。古埃及拚音字母的流傳對西方拚音文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古文學家伯納德·格倫費爾和阿瑟·享特在發掘埃及王室遺址——俄克喜林庫斯古遺址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希臘和羅馬統治時期的埃及遺跡。他們於1895年開始,花費了10年時間研究埃及的古遺跡,但是在該課題的研究期間,他們發現了許多古代的紙草文書。

這些紙草文書包括法律文件、信件、請願書和收據等,為我們了解希臘人和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資料。另外還有一些已遺失的古典學術權威和學者作品的複本,例如柏拉圖、索福克勒斯等的作品。總而言之,有關紙草文書的研究對了解埃及這一時期的狀況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紙草是一種與蘆葦相似的植物,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紙草英文名字叫papyrus,據說英語裏的paper一詞即源於此。人們把紙草切成長度合適的小段,先剝去蘆葦的表層,再把白色的內莖剖開。內莖是一層層地粘貼在一起的,把他們壓平,拚排整齊,連結成片,風幹後即成為形成了適合書寫的紙一樣的紙草。他們用蘆葦杆等作筆,以菜汁和黑煙末製墨,在紙草上寫字。但是長時間後紙草會幹裂成碎片,所以極難保存下來。所幸的是,還是有極少數的紙草文書流傳於世,藏於大英博物館的一份紙草文書記載了古埃及人的算術和幾何成就,相傳是一位名叫阿摩斯的僧人從第十二王朝的一位國王的舊卷子上轉錄下來的。這些紙草為我們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古代信息。

古代埃及的數學很發達,現今對古埃及數學的認識,主要根據兩卷用僧侶文寫成的紙草書;一卷藏在倫敦,叫做萊因德紙草書,一卷藏在莫斯科。埃及很早就用10進記數法,但卻不知道位值製,每一個較高的單位是用特殊的符號來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寫成三個不同的字符,而不是將1重複三次。埃及算術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複。記載有一位法國人(具體不可考)弄明白了紙草書上文字的含義,使人們知道,古埃及人已經學會用數學來管理國家和宗教事物,確定付給勞役者的報酬,求穀倉的容積和田地的麵積,計算建造房屋所需要的磚塊數目等等,還可以用來計算釀造一定量酒所需的穀物數量。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古埃及人已經掌握了加減乘除運算、分數的運算,還解決了一元一次方程和相當於二元二次方程組的特殊問題。紙草書上還有關於等差、等比數列的問題。另外,古埃及人計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麵積等的結果,和現代的計算值十分相近。比如,他們用公式(d為直徑)計算圓的麵積,將直徑減去它的1/9之後再平方。計算的結果相當於用3.1605作為圓周率,這相當於取π=3.1605,雖然他們並沒有圓周率這個概念,但這已是非常了不起的發現。埃及的科學文化水平在當時就顯示了這樣充足的數學知識,隻有古埃及人才能夠建成了如此精密有如此宏偉的文化奇觀金字塔。

古代埃及人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還沒有上升為係統的理論。萊因德紙草書用很大的篇幅來記載2/N(N從5到101)型的分數分解成單位分數的結果。為什麼要這樣分解以及用什麼方法去分解,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5.薩滿教是世界崖畫的鼻祖嗎

在全世界的岩畫大家族中,無論地域、種族以及形質多麼的不同,它們卻都同出於一個母腹——薩滿教。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盡管稱謂不同,但是薩滿教卻是人類原始時期惟一的宗教。因此,岩畫所承載的曆史內涵就顯得格外神奇、絢麗和引人入勝。

薩滿教起源於智人時期,由於最初的薩滿是以巫(巫婆)、覡(神漢)為代表,通天的形式又大多為迷狂中的一些超自然法術,因此,更為留存至今的薩滿文化罩上了一層神秘、詭異的麵紗。在湯惠生的眼中,岩畫更像是一部由薩滿們集體創作的,來自遠古的曆史大戲,並在不同場次中,表現了薩滿們於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無數次迷狂內容,真實地反映了原始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和認識論,同時,也承載著文字產生之前,原始宗教與後天人類溝通的重大使命。

在薩滿的世界裏,萬物皆有靈性。一山、一水、一樹,都是有著生命和喻意的。你有心,她就有靈,自然便會碰出奇異的火花。湯惠生正是這樣一個有心、有意、韌性強而又執著的尋覓人。也許正因為他的研究和發現始終遵循了以人為本的原則,所以才能從一幅幅冰冷的,在岩石上站立了千萬年的岩畫生靈身上發現思想的閃光,看到生命的輝煌。那裏麵是一個舞蹈的世界,一個人和動物皆迷狂的世界,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奇妙樂園。

……祭祀的社壇上,人們跳著連臂舞蹈,祈禱旺盛的生命和大量的生殖,表達的是一種原始的狩獵巫術……

……成群的蹲式人形,男人和女人誇大、張揚的性器官透視出薩滿的生殖巫術,體現了古人渴望大量繁衍的生育觀……

……渾身布滿刀槍的動物身上,血流如注,它預示著人們狩獵成功,多多捕獲獵物的美好願望……

……熊和野豬等動物身上畫滿了薩滿教的方格圖案,這說明它們已經中了咒語,再也跑不掉了,一定要被捕獲……

……鷹是天上的神,又叫太陽神;鹿是薩滿的坐騎,也叫神鹿;牛是一種圖騰,白牛和犛牛是神,野牛、黃牛是魔……

……人騎馬的圖案是神;羊是年神、牛是讚神;虎既是幫助通天的神,又是威武強大的象征……

……獅子吃野豬表現了正義戰勝邪惡;虎食羊反映了強戰勝弱;鷹獵蛇代表著神打敗了魔……

青海岩畫就是這樣以其更多及更廣闊的生活內容和空間,鎖定了研究者麵向世界性主題的構想。湯惠生的經驗與想像力,在經曆了數年的鍛煉和淬火後,就像插上了翅膀的鷹,在薩滿們的迷狂中迷狂……

好與壞;強與弱;神與魔;天與地在薩滿的世界中都是二元對立的。他們把宇宙分為三界,神住在天上,魔住在地下,人生活在中間。天界是美好的,魔界是恐怖的,人如果不潔身自好,稍不留神就會落入魔界而萬劫不複;但是隻要向心修好又有升人天界成為神的可能。這種二元對立的思想,既讓人對美好事物充滿向往,又讓人對以魔為代表的黑暗懷著深深的敬畏。

在人與神之間,薩滿是互為聯係和溝通的使者。他們身上穿著長袍,袍子上畫著骷髏或是薩滿特征的方格圖案,腰上掛著銅鈴和銅鏡。衣服上的圖案是咒語,銅鈴避邪,銅鏡照路,升天的坐騎是鹿或是飛翔的鹿角。他們法力無邊,通天的手段就是進入迷狂。迷狂中薩滿們上天入地,與神對話,與魔交戰;號令野獸自投羅網,神授男女生育多多……

一個薩滿的本領有多大?吞刀、祈雨、上刀山、下火海,治病、發咒語、讓冰雹繞行……統統不在話下。這些技能在文字產生前的上古時期的確令人發指,但是岩畫卻不同,它是宗教信仰中集思維、行為(儀式)於一體的一種集成的文化表現,堪稱文化產品。其研究價值遠高於技能。

湯惠生認為,岩畫既是薩滿巫術在儀式中迷狂時段的一種超自然力的記錄,也是薩滿文化留給後人的一份最最舷目,也最為輝煌、傳奇的精神及物質財富。岩畫作為原始藝術,就是薩滿巫術、薩滿儀式和迷狂的二維空間的表現形式。薩滿們把每一次迷狂都作為一次神遊,一次再生。所以,無論是拉斯科洞穴岩畫中的“鳥首神像”還是野牛溝岩畫中的“鳥卜巫師”,都是對薩滿們超凡脫欲的那一個神聖時刻和場景的再現,岩畫也因此而具有了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