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智豬博弈,多勞未必多得 (1)(1 / 3)

第八章 智豬博弈,多勞未必多得 (1)

博弈論裏有個十分卡通的博弈模型,叫做“智豬博弈”。這個模型來自一個故事:籠子裏麵有大小兩隻豬,籠子很長,在籠子的一邊有一個按鈕,另一邊是飼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下按鈕之後就會有十份豬食進入食槽,但是按下按鈕之後跑到食槽邊上消耗的體力則需要吃兩份豬食才能補充回來。問題在於,按鈕和食槽在籠子的兩端,按下按鈕的豬從按鈕處跑到食槽的時候,食物已經被坐享其成的另一頭豬吃得差不多了。

可以看出,誰去按下出飼料的按鈕,誰就會為其他人造福,自己卻沒有很大的收益。這樣久而久之,誰來充當那隻費力不討好的豬就變成一個博弈,而坐享其成的那隻“智豬”要如何才能做成,也是一個學問。

如果定量地來看,按一下按鈕,將有相當於10個單位的豬食流進食槽,但是按完按鈕之後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勞動”,要消耗相當於2個單位的豬食。

如果兩隻豬同時按按鈕,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豬吃到7個單位,小豬吃到3個單位,減去勞動耗費各自2個單位,大豬淨得益5個單位,小豬淨得益1個單位。

如果大豬按按鈕,小豬等著先吃,大豬再趕過去吃,大豬吃到6個單位,去掉按按鈕的勞動耗費2個單位,淨得4個單位,小豬也吃到4個單位。

如果小豬按按鈕,大豬等著先吃,大豬吃到9個單位,小豬吃到1個單位,再減去按按鈕的勞動耗費,小豬是淨虧損1個單位。

那麼,兩隻豬各會采取什麼策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是: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按鈕和食槽之間。

這是因為,小豬按按鈕將一無所獲,不按按鈕反而能吃上食物。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按動按鈕,不按按鈕總是好的選擇。反觀大豬,已明知小豬是不會去按動按鈕的,自己親自去按按鈕總比不按強吧,所以隻好親力親為了。

智豬博弈存在的基礎,實質上就是雙方都無法擺脫共存局麵,而且必有一方要付出代價換取雙方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的力量足夠打破這種平衡,共存的局麵便不複存在,期望將重新被設定,智豬博弈的局麵也隨之被破解。

曆史中的“智豬博弈”,“搭便車”坐享其成的小豬或許演繹成了善於“借勢”的精明人,或許成了善於韜光養晦的高手,總之是千方百計要擊垮那些看似占據優勢的“大豬”。

找準利益基點,借助對方化解危機

公元前311年,秦國派人與楚國談判:願分漢中之地予楚,以同楚結盟。然而,楚懷王對張儀耿耿於懷,寧可不要漢中之地,而要張儀以泄私憤。

原來張儀此前為了秦國的利益曾痛恨多次欺騙楚懷王,使楚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楚懷王對他切齒難忘,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誰知張儀得知這一消息後,竟然對秦王說:“讓我到楚國走一趟吧。”秦王知道張儀能言善辯、足智多謀,也就同意了。

到了楚國之後,張儀馬上找到好友靳尚。靳尚是深得楚懷王寵愛的近臣,又是楚懷王寵妃鄭袖的得力助手,於是張儀與之合謀定下了脫身之計。

這時楚懷王已經將張儀逮捕,正欲殺之而後快。箭在弦上,張儀之命危在旦夕。這時靳尚挺身而出,對鄭袖直言道:“你不久就要失寵於楚懷王啦!”鄭袖問什麼原因,靳尚解釋說:“張儀是秦王的忠信之臣,現今被楚王拘禁,秦王想用土地和美女把張儀贖出,楚王貪利愛色,必定會答應的。將來秦女挾秦為重,必然成為王後,而你就會失寵了。”鄭袖覺得事態嚴重,忙問靳尚該怎麼辦,靳尚告訴鄭袖:“你最好想辦法讓楚王赦放張儀,張儀放出後,必然很感激你,秦國就不會讓秦女來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