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信息博弈,隻願君心似我心 (3)(1 / 3)

第七章 信息博弈,隻願君心似我心 (3)

隱藏自己的真正意圖和實力,在情勢允許的範圍內,先不要急於行動,待把各方信息盡可能全麵把握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避重就輕,選擇優勢策略,是必要而又明智的。

虛實難辨,無為有處有還無

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 年),福建福州府城內朱紫坊有個秀才叫鄭堂,字汝昂,號雪樵山人。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皆通。鄭堂38歲那年,在繁華的鼓渡雞口地方開設了個字畫店。幾個月來,生意興隆。 

一次,一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登門拜訪,自報姓名,說自己叫龔智遠。龔智遠帶來一幅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押當,鄭堂大喜,當場付了8000兩銀子,龔智遠答應到期願還15000兩。一晃就到了約定的取當日期,但等到太陽落山了,仍不見龔智遠拿銀子過來贖畫,鄭堂突然有所醒悟,趕緊取出放大鏡仔細一看,原來畫是假的。鄭堂被騙走8000兩銀子的消息,一夜之間不脛而走,轟動了全城。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同情惋惜。

人們都以為鄭堂的店鋪會因此一蹶不振,誰知兩天之後,鄭堂卻高高興興地在家擺起了宴席,大宴賓客,遍請全城的士子名流和字畫行家赴會。很多人甚至不請自來,酒宴熱熱鬧鬧地進行到一半,鄭堂從內室取出那幅假畫掛在大堂中央,說道:“今天請大家來,一是向大家表明,我鄭堂立誌字畫行業,絕不會因此打退堂鼓;二是讓各位同行們都來了解一下騙子的騙人伎倆,請同行兄弟們引以為戒。”人群裏一陣欷歔,待到客人們一一看過之後,鄭堂毫不猶豫地把假畫投入了身邊的火爐,並大義凜然地說道:“不能留此假畫在這世上再害人了!”8000兩銀子就這樣付之一炬。鄭堂大宴賓客,當眾燒毀假畫的事再一次轟動了福州城。

燒畫後的第二天,鄭堂剛把店門打開,就見那個本已銷聲匿跡了的龔智遠已經等在門外了。進得店來,龔智遠解釋說有要事耽誤了還銀子的時間。鄭堂說:“無妨,隻耽誤了三天,但是需加三分利息。”算盤打出來,本息共計是15240兩銀子。龔智遠昨天已確信自己的那幅畫已經被鄭堂當眾燒了,所以他大方地拿出了銀子,不多也不少。鄭堂驗過銀子之後,龔智遠冷笑著要求兌畫,鄭堂從內室取出一幅畫交給他,龔智遠打開一看,一下子僵在那裏。

知道被騙後,鄭堂十分鬱悶,卻又不甘心白白丟了8000兩銀子,於是就想辦法弄了一張贗品,並大勢聲張地把這張贗品當眾燒毀了。賺了一次不足,還想賺第二次的龔智遠於是主動找上門來,送來了本息巨金。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很多人更願意相信自己最聰明,而別人都是傻瓜,結果到頭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自己成了最大的傻瓜。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準確地把握信息是進行優勢策略的前提,鄭堂以為畫是真的,結果白搭了8000兩銀子;龔智遠以為鄭堂真燒了畫,結果不但沒多撈到,好不容易騙來的,也連本帶息還給了主人。

很多時候,表麵的現象是為了誤導人才作出的,尤其是在和別人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假信息常是對方策略的一個部分。很多騙術得以實現的關鍵就在於把握了人性的各種欲望,鄭堂受騙、龔智遠中招都是想賺一筆大錢的貪欲才導致的。天上掉餡餅的信息肯定是假的,雖然沒有人真的仰著脖子等餡餅,卻有不少人在做著類似的傻事情。

博弈法則:

很多人更願意相信自己最聰明,而別人都是傻瓜,結果到頭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自己成了最大的傻瓜。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準確地把握信息是進行優勢策略的前提,別讓欲望代替理智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