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信息博弈,隻願君心似我心 (1)(1 / 3)

第七章 信息博弈,隻願君心似我心 (1)

以前有個做古董生意的人,他發現一個人用珍貴的茶碟做貓食碗,於是假裝很喜愛這隻貓,要從主人手裏買下。古董商出了很大的價錢買了貓。之後,古董商裝作不在意地說:“這個碟子它已經用慣了,就一塊兒送給我吧。”貓主人不幹了:“你知道用這個碟子,我已經賣出多少隻貓了?”

古董商萬萬沒想到,貓主人不但知道,而且利用了他“認為對方不知道”的錯誤大賺了一筆,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劣勢,幾乎是每個人都要麵臨的困境。誰都不是先知先覺,那麼怎麼辦?首先,為了避免這樣的困境,我們應該在行動之前,盡可能掌握有關信息。人類的知識、經驗等,都是你將來用得著的“信息庫”。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賓塞,以表彰他們在信息不對稱領域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的位。

從信息不對稱的理論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未來將會麵對什麼問題,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確決策的可能就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台上,你所掌握信息的優劣和多寡,決定了你的勝算。

信息不明,機關算盡不聰明

1661年8月17日,法國財政大臣富凱為了博得路易十四的歡心,得以升任宰相,決定請路易十四到他新建的沃勒維特孔宮吃飯。這次宴會是法國曆史上最豪華的一次,有6000名賓客應邀參加,酒宴花了12萬裏弗爾。他邀請了拉方田、拉羅什富科和塞維尼夫人等當時法國最顯赫的貴族和最偉大的學者。劇作家莫裏哀甚至還專門為這次宴會寫了一部劇本,在晚宴時隆重推出。

宴會的奢華程度無與倫比,精美的食物、昂貴的餐具……另外,庭院和噴泉以及莫裏哀的戲劇表演都讓來賓們興奮不已。這場豪華的宴會甚至被載入史冊。

富凱為這次宴會的成功舉辦欣喜若狂,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奉國王之命的衛兵就帶走了驚愕不已的富凱。三個月後,一直沒弄明白怎麼回事的富凱被控竊占國家財富罪並進了監牢,在單人囚房中淒慘地度過了人生最後20年。正如作家伏爾泰說:“當夜幕開啟,富凱攀上了世界頂峰。等到夜晚結束,他跌落到穀底。”

路易十四利用沃勒維特孔宮圖紙和查抄的各種物品,給自己修了一座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凡爾賽宮。

送禮、請吃飯肯定是一種討好人的不錯的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分寸。富凱舉辦宴會的前500年,中國也有一場類似的飯局。

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清河郡王張俊有幸在府邸宴請宋高宗趙構。為了這一榮幸,張俊費盡了心機,光是正宴之前的幹鮮果品、蜜餞小吃就有百餘種,菜品百餘款,僅下酒菜就有15盞。宴會極盡奢華。為了示恩,高宗給宴會捧了場,但也提醒張俊不要太過得意。好在輔佐趙構幾十年的張俊並不糊塗,宴會上應對得體,才化險為夷。

現實中很多事情都如此。失敗不是因為人們太傻,而是太精明。富凱以為豪華的宴會會討得國王的歡心,卻忽視了路易十六的感受,傲慢的國王怎麼能容忍自己的風頭被大臣搶占呢?富凱錯就錯在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作聰明地替別人拿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