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出征(2 / 3)

至於影響方麵,瑞親王的死在民間的影響,當然比不上王似豐忽然暴死的影響巨大。可是對於那些在背地下,秘密串聯磨刀霍霍向新法的權貴皇親來說,這個消息無疑就是青天霹靂。

沒有了身份特殊的瑞親王當領頭羊,居中聯絡對抗新法,南齊朝廷裏還有誰敢和心狠手辣的王似豐做對?

王似豐和他的走狗,整治起那些反對新法的人還有什麼顧忌?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瑞親王僅有一子一女。兒子去當了皇帝,女兒沒有出嫁當不了家,瑞親王富可敵國的家資,和家裏十幾萬畝的上好良田,又將歸於何人?

這可是天下人都關心的問題!

當然了,身體向來康健的趙與忽然暴死,是人都會懷疑他的死因。就連白癡不亞於晉惠帝的趙禥在傷心之餘,也下旨詳細調查瑞親王的死因。

但經過太醫院、刑部、大理寺和杭州府四個衙門,派出的太醫和仵作詳細檢查後,瑞親王的屍體上並沒有現絲毫中毒痕跡。再經過審問趙與家人和一幫親兵的口供後,幾個衙門得出共同結論——趙與是縱欲過度,脫陽而死,完全是死於意外,並沒有被人謀害的跡象。

調查結果是出來了,齊度宗趙禥、太後謝道清、左丞相程元鳳和太傅老趙葵等一幹南齊朝廷的高層,卻都傻了眼睛——要是把瑞親王死於脫陽馬上風的結論公布出去,南齊朝廷還不成為天下人的大笑柄啊?

這時候,王似豐站了出來,大聲說道:“皇上,太後,瑞親王的死因絕對不能對外公布!否則朝廷顏麵何存?皇上顏麵何存?”

“右相所言極是,哀家也認為不能公布瑞親王的真正死因,否則大齊朝廷必然成為世人笑柄。”

關鍵時刻,謹記齊理宗遺詔的太後謝道清又一次站到王似豐一邊。

趙禥本就是個沒主意的人,兩個對他影響最大的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不會反對。程元鳳和李柿都是儒學名家,自然也是滿口附和。

僅有同樣病得奄奄一息的老趙葵,提出疑問道:“既然不能公布真正死因,那我們該怎麼向天下人交代呢?瑞親王精通養生之術,在杭州是出了名的。如果不給世人一個交代,隻怕會謠言四起,反倒誤事。而且參與調查王爺死因的人那麼多,王爺的家人更多,要是他們泄露出去怎麼辦?”

“趙太傅所言極是,老臣建議,朝廷可以對外宣布是王爺過於思念已經過世的先皇,傷心過度,憂鬱成疾而死。”

王似豐還算有點良心,利用李香怡整死了瑞親王,卻還給了他一個正名。

謝道清和趙禥一聽十分滿意,立即點頭同意。

王似豐又建議道:“至於那些參與調查王爺的太醫和仵作,皇上可以找一個其他借口賞給他們一點錢糧堵住他們的嘴,再警告他們不可泄露。還有王爺的家中仆人和親兵也可以照此辦理,除了留下來服侍郡主的丫鬟外,其他警告一番全部遣散回原籍,不許留在杭州;那些親兵則往軍中效力,嚴加看管,最大限度減少消息泄露的可能性。”

謝道清盤算良久,終於歎氣道:“看來也隻有這麼做了。皇上,你意下如何?”

趙禥那有什麼主意,隻是連連點頭道:“就依母後與右相之言,就這麼辦。”

趙葵和程元鳳等人最關心的卻不是這個,程元鳳又問道:“右相,那王爺留下來的田產和家產呢?又該如何處理?”

王似豐笑道:“皇上,你不是很缺錢嗎?上次你不是打算修一座集芳園被老臣否決了嗎?這次你大可以繼承部分王爺遺產,其餘交入國庫。然後再從國庫裏拿錢修林園時,還會缺錢嗎?”

“右相高啊,朕拿自己地錢修林園,還會有人反對嗎?這事就這麼定了。”趙禥一聽大喜,連讚王似豐高明。

王似豐則心中暗笑,估算瑞親王地家產,修三百座園林都綽綽有餘。那些錢交進了國庫,王似豐這次出征地軍費也就有了著落了。不過瑞親王也挺可憐的,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卻是一個白癡。

至於怎麼白癡的,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董孝忠最清楚。

謝道清和程元鳳等人明白王似的豐心思,隻是暗喜國庫又可增加一大筆收入,所以沒有點破。

於是在王似豐和趙禥等人地商議下,瑞親王地田產和家產便被分成了兩份。六成由趙禥繼承,收入國庫供趙禥揮霍之用。四成由趙禥沒有出嫁地妹妹繼承,不過實際上卻落入了出主意的蘇如雲口袋中。

至於蘇如雲能不能拿不到剩下這四成,王似豐自然不擔心。

諸事議定時。時間已是二更。

很少這麼晚還沒回去休息的趙禥,便打著嗬欠說道:“母後,右相,諸位愛卿。夜已經深了,你們都回去歇息去吧。右相,朕這幾天傷心過度,身體有些不舒服,明天地早朝就不上了,各地地奏章就拜托你了。”

“皇上且慢,老臣還有一事要奏。”王似豐特地趕回金陵,自然還有事情要做。

離座下拜,從袖子中抽出一道奏章,王似豐高舉過頭大聲說道:“老臣啟奏皇上,蒙古大軍圍攻襄樊已有年餘,襄樊苦戰連連,在韃虜鐵騎蹂躪下已是搖搖欲墜,我軍幾次增援都未奏效。因此,老臣奏請皇上恩準,允許老臣親率大齊主力擇日出征,增援襄樊,與蒙古偽汗忽必烈決一死戰,永保大齊北疆安寧!請皇上準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