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出征(3 / 3)

“右相,你終於肯出親自出征了。”程元鳳和李等人都是又驚又喜。

趙禥確實無所謂地點了點頭:“就這麼辦吧!”

……

“做了這麼多,忍了這麼久,原來是想在襄樊戰場上和朕一戰決雌雄?”

忽必烈不急反笑。

心說來吧,這一次朕拚著後方打爛,也要在襄樊與你決出勝負,報朕的鄂州慘敗之仇,拿下你們蠻子的富庶之的東山再起。

不過話雖如此,忽必烈卻很擔心一點——蒙古軍在野戰能力方麵是要比齊軍強上一級,騎兵數量也遠比齊軍為多。可齊軍的新式武器層出不窮,火器方麵更是遠勝蒙古軍隊,蒙古軍隊能有決戰必勝的把握嗎?

“大汗不必焦急。”劉整看出忽烈的擔憂,為忽必烈分析道:“王似豐決定親提傾國兵來與我軍決戰,那我軍近四十萬,王似豐老賊至少要率領三十萬以上的軍隊才有勝算。調動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軍還有時間。如果在這前我軍能夠攻破襄陽和樊城的其中一城,那麼我軍形勢完全可以逆轉過來。因為兩城之中無論那一城都囤積的有大量糧草,可供我蒙古大軍數年之用。既可解決我軍糧草的後顧之憂,又可在戰況不利的退守城內,以城牆為托反過來耗死蠻子的傾城之兵。”

“強攻襄樊?可決戰在即。我軍若是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到時候也沒辦法與王似豐老賊衡了。”

忽必烈還是有些猶豫,實在舍不拿手中的最後王牌,到樊城城牆那架絞肉機上消耗。

為勸說忽必烈接受自的主張,劉整又說道:“大汗,子聰大師他們不在,末將才敢說這些話。末將與呂文德是有私人恩怨,也很想親手殺其全家報仇雪恨。但末將主張不惜代價的城,絕對不是僅為了末將的一己私怨。大汗你想想,我軍若是為了保留實力而放鬆攻城。那麼王似豐老賊大軍抵達襄樊之後,呂文德兄弟與之裏應外合,我軍豈不是要被兩麵夾擊?而且王似豐如果在戰況不利退入襄樊堅城死守,我軍豈不是又要被王似豐拉入對耗之勢?”

“所以末將認為,打下襄樊我軍雖有可能慘重損失。”劉整後斬釘截鐵的總結道:“但相對起我軍獲的的好處,和占據的有利形勢來說,這點損失實在不足道!”

“言之有理。”忽必烈終於下定決心,咬牙命令:“即日起,將朕的大軍編為十隊,每隊三萬人。每天兩隊輪流攻打樊城,務必在王似豐老賊援軍趕到襄樊之前,將樊城攻破繼而迫降襄陽!”

忽必烈的命令一下,樊城最血腥的日子也隨即來臨。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蒙古軍,每日分隊輪流攻打樊城內城。守城齊軍雖然占據城牆地利,卻苦於無法補充兵力完全是犧牲一個少一個。

蒙古軍雖然每一次攻城都在齊軍的箭雨石雨下傷亡慘重,但積少成多,同樣大量消耗守城齊軍的兵力和守城物資。

這麼血戰了餘日後,忽必烈又從南京路竭澤而漁的調來大量守備軍和民兵參戰,讓他們充當炮灰。

反正王似豐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引誘忽必烈兵力集中到襄樊。忽必烈索性遂王似豐之願,除了留下必要的軍力保衛糧道外,京湖路的城池已經被忽必烈調成了空城。

敵人日夜不停的輪流攻城,樊城齊軍和呂文德承受的壓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也難以用筆形容。

在蒙古軍隊不惜代價的強攻下,一隊又一隊的精銳齊軍戰死牆頭,一名名忠城勇敢的漢人戰士血染沙場。城牆下遺屍累累,填平了內,壕溝,也堆成了一座座屍山。

那天是鹹淳二年六月十三的傍晚,周賁率領齊軍剛剛在城頭打退蒙古軍的又一波進攻。齊軍還來不及歡勝利,周賁就已經忽然摔倒,永遠閉上眼睛。

齊軍將士收斂他的遺體時才驚訝的發現,他身上多處深可見骨的傷口已經潰爛發臭……

相對疾病和疲勞的折磨,最讓齊軍將士憤怒的,還是蒙古軍無恥和慘無人道的使用了人油炮攻城。蒙古軍將戰死的士兵屍體焚燒,熬出人油裝入空心石彈,用回回炮打上城頭充當燃燒彈,焚燒樊城守城器械與齊軍士兵。

人油燃燒後產生的臭味更甚,燃燒的溫度也更高。不少齊軍士兵,就是在惡戰中被這種沾膚不落的人油火焰生生燒死。到了後來,以前熬製人油用光後,蒙古軍幹脆將龍尾州之戰中的齊軍俘虜投入油鍋,活生生熬出油充當炮彈,其場麵慘不忍睹。

一個個紮著環耳雙辮的蒙古士兵,卻在齊軍俘虜的哭喊中哈哈大笑,得意非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