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11日的晚上,一架繪有“鐵十字”標記的Bf—110型飛機呼嘯著飛臨了蘇格蘭的上空。不久,天空中出現了一朵展開的傘花。被飛機墜毀聲驚醒的村民們包圍了降落傘的主人——一名德國飛行員,此人毫不驚慌,平靜地用英語說道:“我是德國空軍上尉霍恩,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見在這裏居住的漢密爾頓公爵。”
追隨希特勒
這位“空軍上尉”說了謊話,他可不是什麼飛行員,而是納粹黨的全國副領袖——魯道夫·赫斯。1894年4月26日,赫斯出生在埃及亞曆山大港的一個德國商人家庭,他在古老的埃及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生活。1908年,赫斯回到德國讀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赫斯加入了德國陸軍。無巧不成書的是他和希特勒居然在一個團裏服役,隻不過此時他們互不相識。一戰結束後,赫斯回到了慕尼黑大學學習經濟。如果不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希特勒,也許赫斯最終會子承父業,成為一個為生計忙碌的小商人。1920年7月1日,赫斯加入了名不見經傳的德國工人黨,成了該黨的第16名黨員,比希特勒還早入黨3個月。1921年5月的一次聚會中,赫斯第一次聽到希特勒的演講,他被這個小胡子煽動性的口才所折服,當即喊出了“德國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德國”這樣的口號。
1923年11月,赫斯追隨希特勒參加了啤酒館暴動。暴動失敗後,赫斯被判入獄7個月。由於和希特勒在同一個監獄服刑,赫斯成了希特勒的“獄中秘書”,正是他記錄和整理了《我的奮鬥》一書。希特勒出獄後,沒有忘記這個和自己患難與共的“獄友”,他任命赫斯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從此赫斯在納粹黨內的地位像火箭一樣急速竄升。1932年12月,赫斯成為德國國會的納粹黨議員;1933年,希特勒掌權之後,赫斯被任命為納粹黨副元首,同時擔任德國不管部長;1938年,希特勒更是宣稱自己和戈林一旦遭遇不幸,赫斯將是新的領袖,赫斯正式成為了納粹黨的第三號人物。要問赫斯憑什麼這樣得希特勒的歡心,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愚忠,無可比擬的愚忠。這位副領袖不止一次地對手下說:“元首就是智慧的化身”“當元首下達命令時,我們要做到不問命令的理由,不問命令的目的,而隻知道服從命令”。赫斯這樣的愚忠,也難怪希特勒對他寵信有加。
飛抵英國
不過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之後,赫斯在納粹黨中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雖然居於“兩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但主要負責的都是納粹黨的日常管理工作,既無蓋世太保這樣的心腹組織,也不能對外交、軍事指手畫腳,他在黨內的風頭逐漸被戈林、裏賓特洛甫、希姆萊等人搶去。1940年6月,德國徹底擊敗法國後,希特勒判斷英國會在德軍強大的壓力之下投降,於是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試圖誘降英國。這時,赫斯突然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自己駕駛飛機前往英國進行和平談判。如果談判成功,他立下的就是蓋世奇功,希姆萊等人哪裏還是他的競爭對手。於是,從1940年9月開始,赫斯以私人理由找來了一架Bf—110戰鬥機,一邊學習飛機駕駛技術,一邊收集英國的氣象資料和航線資料。1941年5月10日下午,赫斯在和妻子告別後匆匆趕到了機場,他換上了一身空軍上尉的製服,然後獨自駕駛飛機飛往英國,這才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滿腔熱忱”的赫斯降落不久,就被人認出了納粹副領袖的身份,他被送到了醫院治療降落時扭傷的腳踝。隨後,赫斯見到了曾和他有過一麵之交的英國戰鬥機部隊司令漢密爾頓公爵(1936年柏林奧運會時兩人有過接觸)。赫斯宣稱“他的元首並不想征服英國,英德應該停止不必要的流血而達成和平協議。”赫斯自以為他的提議會受到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但事與願違,他不僅沒有獲得與英國政府高層會談的機會,還被當作戰俘關在了著名的倫敦塔,除了生活上得到優待外,其他一無所獲。這下“熱血”的副領袖隱隱感覺到自己可能要在鐵窗裏度過後半生了。先不說赫斯先生的沮喪,再來看看他出走後柏林的雞飛狗跳。赫斯走後不久,他的副官將一封赫斯的親筆信交給了希特勒,希特勒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氣急敗壞的希特勒連忙召集戈林、戈培爾、希姆萊等一幹爪牙商量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納粹黨的高級官員駕機飛向敵國,這政治影響太“壞”了,無論如何也得找到合適的借口。最後,希特勒對外宣稱:“赫斯的精神健康一直存在問題,這次出走是他精神錯亂的表現。”經過一番商量,納粹黨開除了赫斯的黨籍和一切職務。
二戰結束之後,赫斯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他被囚禁在柏林的施潘道軍事監獄,由美、蘇、英、法四國士兵輪流看守。1987年8月17日,93歲高齡的赫斯在監獄之中上吊自殺。赫斯飛英究竟是希特勒曾經授意,還是他自做主張?或者是英國情報部門的誘使?這些謎團都因為他的死而難以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