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癌症預防檔案之三:胃癌與食管癌 一、 還記得當年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嗎?
記得二十多年前,有一部台灣的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曾經風靡大陸,劇中的媽媽古秋霞因為患上了晚期胃癌,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不得不把自己的5個孩子送養,故事挺煽情,賺取了大批觀眾的眼淚。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占惡性腫瘤的首位。發病的人數,北方多於南方,以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病率最高。病人中男性多於女性。但是它的真正發病原因,目前仍然是一個謎。
一般認為,胃癌與多吃醃酸菜、鹹魚、鹹肉和煙熏食物有關。引起胃癌的致癌物質,可能是亞硝胺類。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C豐富或使用冰箱冷藏食品的人,胃癌患病率較低。遺傳可能是發病因素之一。近年來發現在胃內生活的幽門螺杆菌,也可能是造成胃癌的原因。
由於胃癌的早期症狀與很多胃病相似,因此容易被人們忽視,臨床上約70%的胃癌患者已是中晚期病人,因此要十分重視胃癌的早期自查和檢查。日本是世界上胃癌發生率相當高的地方,但他們從1960年代就開始全國大規模篩檢,被篩檢出的病例中,六成左右是早期胃癌。目前,我國還沒有可能實現這樣大規模的篩檢,這就要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警覺程度了。
多數早期胃癌患者幾乎沒有臨床症狀;即使有症狀,也與一般的胃病難以區分,例如,上腹脹氣、隱隱悶痛、惡心(類似慢性胃炎);餓時痛、嘔酸水(類似消化性潰瘍);食欲減退;貧血,虛弱無力,容易頭暈眼花、臉色蒼白等等。等到有明顯症狀(如體重驟降、解黑便、厭食、吞咽困難、明顯貧血、精神萎靡等),往往已是中晚期了。胃癌的多數患者仍然像《星星知我心》中的古秋霞一樣,被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治療的預後並不好。
有了胃炎,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做胃鏡複查。這一點非常重要,馬虎不得。一旦發現是萎縮性胃炎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腸腺化生”,尤其是“大腸型腸化生”者,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