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亞硝基化合物在胃內的合成,維生素C起著重要的作用。像綠葉蔬菜、獼猴桃、菠蘿、橘子等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所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對防癌是有好處的。還有研究認為,麥芽、杏仁、核桃含有較多維生素E,對阻斷致癌物也有好處。
醃菜在醃製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醃的鹹菜在4~8天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第9天後開始下降,20天後開始消失,這個時候才可以食用。所以應該在酸菜醃製一個月以後再食用。
家裏的剩菜、剩飯,放到第二天再吃,剩菜裏的亞硝胺就會成倍地增加。日本有一個科學家叫平漢雄,他經過研究認為,冰箱走進日本人的生活,對於減少日本胃癌發病率起了重要作用。因為上個世紀50年代之後,日本的冰箱就普及了,剩菜剩飯可以在冰箱裏保存,亞硝胺在低溫狀態下產生的比常溫狀態下要少得多,所以,他們的胃癌發病率下降了。
烹調方法與癌症的發生也有很大關係,可不能小瞧它對健康的影響。
比如說,不少人喜歡吃油炸的食品,油炸食品又脆又香,炸油條就要比蒸出來的饅頭好吃多了。但是,你要知道,用油煎、炸食物的時候,油鍋的溫度可以高達200攝氏度以上,鍋裏的油脂在這樣的溫度下,會進行著複雜的化學反應。高溫的食油,尤其是反複高溫的剩油,可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有的人愛吃煙熏火烤的食品。食品在煙熏、火烤,或者烘焦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苯並芘。喜歡吃煙熏羊肉的冰島居民和喜歡吃煙熏魚的前蘇聯沿海居民,消化道癌症的發病率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倍。
各地都有在街頭賣烤羊肉串的小販。有人一次就吃個十串八串的。這些煙熏火烤的羊肉串,一方麵受到煤煙中致癌物的汙染,另一方麵本身受高溫的烘烤,也熱解產生出致癌物。
烤肉的時候,溫度可能超過200攝氏度,而這時蛋白質受到高熱,可能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越是烤得有點過的部分,含有的這種致癌物越多。同時,蛋白質在高熱下營養價值降低。如果肉被烤焦,局部溫度接近300攝氏度時,肉中的脂肪會產生大量苯並芘類致癌物,讓烤肉這種美食變成健康的隱患。
在我國,往往用露天燒烤的方式來製作烤肉,其溫度無法控製,局部溫度升高到300攝氏度以上的危險很大。即便是用烤盤進行烤製,溫度也無法控製,肉與烤盤接觸的地方出現焦糊、發黑的情況十分常見,致癌物質的產生難以避免。建議大家一是盡量避免吃露天燒烤。二是烤肉時嚴格控製溫度,避免焦糊。三是多吃新鮮蔬菜,與烤肉搭配食用,以獲得盡可能多的抗氧化、抗癌成分,以及促進致癌物排出的膳食纖維。
無論肉類、魚類、禽類,用煙熏火烤的方法都是不利於健康的,在食品的烤焦的部分,苯並芘的含量最高,所以,食品如果被烤焦了,就不要吃了,如果是部分被烤焦,則烤焦的部分不要吃。
如果實在想吃烤肉,可以試用電烤或者用微波爐烤,不用木柴、煤炭等做燃料,烤的時間盡量縮短,不把食品烤得焦黃,這樣可減少煤煙的汙染,但不能避免蛋白質和脂肪本身受高溫熱解而產生致癌物。由此可見,最好還是不吃或少吃煙熏火烤的食品。
不但不要吃燒焦的食物,少吃熏烤的食物,還要提倡低溫烹調。做飯做菜的時候盡量不要用油炸,而可以選用清蒸、紅燒、水煮、水汆、熬湯、燜、燉、涼拌、炒、微波烹飪等方式,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癌症發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