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反應形式不一樣。有兩個人看見桌子上有半瓶酒,樂觀的那一位認為:“還有半瓶酒能喝,非常好。”另一位悲觀的人則認為:“就剩半瓶酒了,喝完了怎麼辦?”同樣一個事物,個性不同,看法和反應形式也不同,這就是一個人的個性。
個性確實和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的關係。研究性格和腫瘤發生之間的關係,還是從A型性格和冠心病、高血壓研究的啟示而來,最早,科學家研究的是關於A型性格和冠心病、高血壓的關係。
所謂A型性格,就是非常急躁的性格,急功近利,辦事時的時間效率很強,性格積極向上,這類人叫A型性格。後來研究,大部分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屬於A型性格,他們自己逼著自己快節奏地工作,高效率地做事情,所以很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冠心病。
在A型性格和冠心病、高血壓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發現,很多癌症患者具有一種特殊的性格,定名為“C型性格”。
C型性格主要特點有3條:第一,和諧;第二,被動;第三,壓抑。這是C型性格的核心重點。
和諧。這個人性格非常好,老好人,跟誰都處的好,息事寧人,從來不跟別人去爭,去計較,很容易合作,這叫和諧。被動。辦事不是很積極、主動的那一類人。壓抑。就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心裏有些不痛快的事情,有些人可以發泄出來,打也好,罵也好,和朋友傾訴也好,他總要把這個情緒宣泄出去。但屬於壓抑的這類人,往往什麼事情都悶在心裏不說,跟任何人都不說,這是C型性格的一個特點。這種人非常容易得腫瘤。
生活事件和癌症之間,也具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什麼是生活事件呢?你在一生當中所經曆的事件,都是生活事件。美國有一個科學家,名叫托馬斯。他把生活事件歸納為七大類,包括童年、幼年時期的經曆;童年、幼年時期家庭是否和睦;學習成績是否良好;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上的問題;婚姻戀愛的問題等等,歸結成七類生活事件,實際就是人一生的經曆和遭遇。
這裏有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實驗,說明生活事件在腫瘤的發生當中非常重要。這是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各自完成的,但實驗結果都一樣。醫學實驗用的小白鼠,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實驗用的小鼠,既要同種係的,又要同年齡、同樣健康狀態的。一批小鼠作為觀察對象,隨機把它們分成兩組,一組叫實驗組,一組叫對照組。兩組小鼠要喂完全相同的飼料、飲水,實驗組吃什麼樣的飼料,喝什麼水,對照組也同樣要吃什麼樣的飼料,喝同樣的水。實驗當中,科學家已經在它們的飼料和飲水中,加入了微量的化學致癌物質。這兩組動物都吃了、都喝了,完全一樣的。
不同的是什麼?所不同的就是給對照組小鼠一個舒適、自然、安靜的生活條件,而實驗組的小鼠,經常人為地給它們恫嚇和幹擾,如派實驗員每天不定時地敲打鼠籠,嚇得這些小鼠到處亂跑,產生一種緊張和煩躁,或者不定時地在鼠籠子上放很多隻貓。貓一叫,老鼠都嚇得直哆嗦。這樣人為地給實驗組小鼠創造煩躁不安、緊張的狀態。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實驗組小鼠的腫瘤發生率,明顯高於對照組。
通過這個實驗,這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就認為,當今社會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相差無幾。所謂基本物質條件,即空氣、水和食物。
為什麼說在當今社會,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相差無幾呢?因為你呼吸空氣,我也呼吸空氣;你喝水,我也喝水,吃的東西差了不多少。尤其在發達國家,貧富之間的差別並不表現在吃上,吃的東西相差不了多少。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的物質條件當中,已經不可避免地被某些致癌物質所汙染,這個你們承認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