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矛頭對準海軍司令蕭勁光(2 / 3)

向羅總長寫信,蕭勁光是要反映自己的意見。當時海軍軍以上幹部班子的調整問題,海軍黨委作幾次研究都無定論。蕭勁光主張應在海軍內部進行調整,能調上來的就調上來,因為這些人在海軍工作十多年,積累了海軍建設經驗,把他們調出去,不利於海軍建設。另一麵,蕭勁光已經感覺到李作鵬等人想利用調整幹部的機會,把對他們有意見的幹部搞出海軍。為了保留這批幹部,蕭勁光幾次在會上說:“各艦隊的司令員,他們懂海軍,把他們留在海軍好處多。”李作鵬則極力反對,主張“徹底地搞,大調動,對於老幹部盡可能地外調”。他們的態度很堅決,幾次逼蕭勁光到林彪那裏去反映,李作鵬說否則隻有三條辦法,第一條他離開海軍;第二條請求軍委派人來換他;第三條就是掛名不幹事。他講了幾次,最後一次把蕭勁光惹火了,說:“讓我到上級、到林彪或到主席那裏去反映,我都沒有問題,但是究竟哪些人要調出去,請你拿出名單來。”張秀川見蕭勁光發了火,情緒也有些激動,說:“你把這些犯了錯誤,有問題的人搞上來,這是沒有原則,沒有是非,沒有黨性。”見爭論如此大,難以統一,蕭勁光才給羅瑞卿寫了信。信中談了自己的看法。後來,羅瑞卿指示:海軍軍以上幹部的調整,要分批分步驟地進行,對各艦隊的領導幹部要一視同仁。

李作鵬對此大為不滿,記恨在心,說蕭是“搞兩麵手法,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是一把最厲害的暗箭”。

如果是作為黨內不同思想認識的鬥爭,本來是可以通過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途徑來解決的,但是,隨著“文革”大氣候的逐漸形成,這場爭論中所蘊藏的不正常之點,就越來越擴大了。

1965年12月,以批判羅瑞卿為中心議題的上海會議召開了。蕭勁光被叫去參加擴大了一點的會議,在這之前,中央已在小範圍內打了招呼,他去時,仍有打招呼的性質。但是問題變得嚴重起來,會議傳達的羅瑞卿的所謂問題,已不是一般性質的問題,而是冠以反對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推行單純軍事觀點的資產階級軍事路線,有個人野心,想篡奪軍委領導幾頂大帽子,甚至作為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批判。這使蕭勁光感到突然。因為一個多月前,他剛剛參加了軍委擴大的辦公會議,聽了羅瑞卿對當年工作的總結和第二年工作的打算的講話,當時並沒有感到有什麼異常。蕭勁光很自然將羅瑞卿所謂的反對突出政治、推行單純軍事觀點的主要罪名,與海軍的爭論和林彪對他的批評聯想起來,心情十分沉重。當然,在那個時候,領導幹部對毛澤東、對黨中央是十分或者說是絕對信任的,所以不僅對羅瑞卿問題深信不疑,而且對自己也進行了必要的反省。但是除了這些思想之外,在蕭勁光的內心深處,卻感到一種不祥之兆。

蕭勁光猜想這封信寫於上海工作會議之前,發於會議之中,是有預謀的。如果有人支持的話,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是林彪。從以後揭發的材料得知,上海會議之前,海軍的“三·二”會議還沒有結束,林彪讓秘書給李作鵬打了一個電話,要李作鵬寫一個關於近年來海軍兩種思想鬥爭的情況,重點是從打沉敵艦以後,羅、蕭的表現,在每個問題上羅的表現怎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問題。於是,李作鵬等就搞了一個材料,他帶著這個材料來參加先期的上海會議,當蕭勁光到會的時候,看到的是已經印發會議的材料。

大約是在離開上海的前一天,蕭勁光接到林彪處打來的電話,說林彪請他去談一談。當時蕭勁光的心情很複雜,他很想與林彪談一談自己的思想,一方麵檢討自己工作上的錯誤,一方麵對李作鵬等揭發中的不實之詞當麵向林彪作一些解釋。但同時,他心裏又十分惶惑,就上海會議的一些突然襲擊式的做法,他不知林彪的用意,也不知會有什麼災難落到自己頭上。

當他如約到達林彪住處的時候,接待他的是葉群。

葉群還是那副老姿態,說一通自己如何如何忙,再轉到正題,說林彪近些天來身體很不好,正在睡覺,委托她與蕭談一談。談到李作鵬等揭發的蕭與羅瑞卿的關係問題時,葉群說:“這些年來在突出政治問題上,你是反對林副主席的,希望你起來揭發羅瑞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