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失寵獲罪的原因,大致有這樣幾點:
擅作威福。他位尊權重而不能自謹,過多地幹預朝中政務,攘奪同僚權力,濫用朝廷名器。他對待內外官員狂傲無禮,給各省督撫發送谘文直呼其名,不僅蒙古王公,就是皇帝的女婿阿寶入見,也要行跪拜禮。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谘文中,擅用令諭,語氣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還代雍正帝擬就序言,要雍正帝頒布天下,如此僭越無度,雍正帝怎麼能不反感。在雍正帝心中,年羹堯已經成為第二個吳三桂。
結成朋黨。他排斥異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以陝甘四川官員為基幹,包括其他地區官員在內的小集團。
貪贓受賄。他侵蝕錢糧,累計達數百萬兩之巨。客觀地講,由於雍正帝寵信過分,讚譽過高,征詢過多,致使年羹堯權力膨脹。而年羹堯驕橫傲慢,忘乎所以,不守臣節,則漸漸引起了雍正帝的警覺和不滿,終於下決心懲治這個天下“第一負恩人”。
張廷玉曾經說過:“本來就是用年羹堯來攘外,外患既除,還不知收斂,死期不遠。”本來,功高蓋主之人是最應該懂得韜光養晦的,更應該懂得及時抽身,但年羹堯天生的張狂卻讓他不知進退,想把十萬大軍培養成軍閥勢力,又插手地方政務,培植個人勢力,並且已經開始準備利用自己在西部的軍事、政治勢力進行叛亂。所以,在精明而鐵腕的雍正帝麵前,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年羹堯是個不折不扣的政壇浪子,他倚仗自己的權力、地位、關係、功勳,目中無人,而且想要效仿雍正皇帝,靠個人的經營來謀得江山。可以說,他在輔佐雍正帝登上皇位的時候,個人的權力欲是他們之間合作的基礎,而在雍正帝已經成為獨一無二的至尊時,年羹堯的浪子心性就暴露出來,竟想和雍正帝一分高下。他們兩個的性格誰都沒有變,但他們的地位和身份變了,所以,浪子終究隻能是浪子,對年羹堯來說,他沒有浪子回頭,便隻能死於非命。
年羹堯的死,據說還有這樣一個故事:1725年,也就是雍正三年十二月初,有一隻野虎入京城至年羹堯的住宅,官兵趕來將這隻闖入的老虎殺死了。相傳年羹堯出生時有白虎之兆,所以家人都說他是白虎托生的,而現在老虎死在了年家,顯然是天令年羹堯死。所以,在雍正帝的示意下,刑部等衙門為他定下了九十二條大罪,最後將他賜死獄中。這就是著名的“虎入年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