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長安三年的九月,遲遲不來的秋意總算是來到了神都洛陽城。
新舊更迭之時,有些人開始隨著落葉衰敗下來,有些人隨著落葉告老還鄉。
洛水開始變得有些涼意,往日喜歡在洛水中嬉鬧的孩子們也漸漸遠離了那邊,開始漫無目的的在巷子裏東跑西躥。
搓洗著衣服的婦女們仍在呼喝著孩子,做著生意的小商販們仍舊趁著閑工夫衝著不在耀眼的太陽打個哈欠,高門大戶的下人們仍舊每天早早的開始掃灑庭院,憤世嫉俗的男人們仍舊一早就醉醺醺的開始大罵或是腹誹。
一切似乎都沒什麼變化,最起碼對於老百姓來說,生活一直都是個缺乏新意的節目。
隻是有些類似於八卦的事情開始在民間流傳,比方說宰相魏元忠被貶,再比方說宋璟也惹了不少麻煩。這兩件事情看似無關,中間卻同樣牽扯著同一個圓心,那就是仍舊炙手可熱的二張兄弟。
對於那兩個漂亮的近乎謫仙般的人物,人們依舊敬畏著,但在這敬畏深處,卻漸漸顯現出一絲反抗的痛恨來。
但這些還隻是骨子裏的事情,想要它們浮現於腠理,還要再多等待兩年。
除此之外,最為百姓津津樂道的,還是有關李隆基、武懿宗的故事。
人們樂此不彼的講述著那次梁王壽宴上的情景,身臨其境般的勾畫著當時的情形,人們嘲諷著那個令人痛恨的“騎豬將軍”,舉著大拇指、拍著大腿誇讚著那個名冠京華的小王爺。
於是即便是閑閑的走在大街上,也有素未謀麵的百姓請李隆基喝一口水酒,也有剛剛及笄的小姑娘往李隆基懷裏塞一方手帕。
看著神都裏的姑娘與江左截然不同的大膽風格,打馬在旁的江寧撓了撓頭,覺得有些意思。
察覺到自己懷中的手帕上還滿是一股子香氣,李隆基有些尷尬的看了江寧一眼:“那個,你別誤會,我真的不認識她……”
一句話還沒說完,又有一個女孩子不知從哪裏蹦了出來,往李隆基懷中塞了一副香囊便跑掉。
李隆基看著手中又乍然多出來的東西,動了動嘴角,最方才那句話的句尾多加了一個“們”字。
身後的護衛開始忍俊不禁,有的甚至笑出了聲。
“笑個屁!”李隆基回頭瞪了他們一眼,“平時一個個伸手挺不錯的,怎麼一到這時候,就一個都攔不下來了?不過是幾個丫頭,你們就幫我攔一攔!”
不說還好,這一提起話茬來,護衛們的笑聲就更加忍不住,以至於爆發了起來。
李隆基一臉的黑線,手中的手帕和香囊是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笑笑笑!就知道笑!這事兒有意思嘛!”多少有些惱羞成怒,李隆基在空中摔了一下馬鞭,身下血紅色的驪珠感受到主人的燥意,晃著尾巴打了個響鼻。
“其實挺有意思的。”江寧在一旁聳了聳肩,在不該說實話的時候說了實話。
估計驪珠也認為如此,所以搖頭晃腦了一下,表示附議。
“王爺您也要體諒我們。”與李隆基熟稔的護衛忍著笑發言,“這如果來的是刺客之流,小的們就算是拚了命也要幫您攔下來。但您久居神都也清楚,這神都的姑娘們可比那些個亡命徒還厲害,若是我們一個兩個的攔了她們表情意的路數,她們還不得找到我們的家,把我們的院子全都砸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小王爺……”
看著護衛硬裝出來的愁眉苦臉的模樣,李隆基的臉色愈加黑了起來。
“你也跟著他們胡亂調侃,真是……不夠義氣!”索性扭了頭,李隆基開始抱怨起江寧來。
“啊?”江寧有些傻乎乎的撓頭,“這樣會不夠義氣麼?哦,那我以後不說了。”
於是李隆基的心情從無語變成無奈,心想自己怎麼就忘了,跟這個小丫頭,除了書畫之外,沒有任何道理好講的……
看著懷中滿是香氣的東西,李隆基索性一股腦的全都塞給了身後的護衛:“便宜你了!”
“可別啊!小王爺!”那護衛慌慌張張的就將手帕和香囊全都塞了回去,那速度,就如同自己方才自己捧得是點燃的火藥一般,“屬下可是有家室的人。咱這大周朝陰盛陽衰的緊了,我要是稍微沾點這等香氣回去,還不得被我家那個醋壇子揍得半殘?”
那護衛一臉的悲戚模樣:“小王爺啊!屬下還想跟您往返沙場那!不想就這麼英勇就義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