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旭日城頭(下)(1 / 2)

卻說楊興奇一行人進了林子後,忽聽一聲哨響,四麵殺出百多個黑衣蒙麵之人,不問來由,舉刀便砍。楊興奇反應頗速,當下拿過紅羽馬刀便迎上去。可憐有幾個不長眼的手下,因埋怨星夜行程,路上心閑質偷,黑衣殺來之時,竟不急反應,還未叫出口,頭顱離他而去。

楊興奇喊道:“不要亂!此地不宜就留,以我為中心,合起來,伺機闖將出去。”因喊的是胡話,對麵也聽不懂,竟叫他們聚攏了去。可惜對方指揮不是凡人,一眼看出突圍之意,於是命令三麵合圍,隻留建康方向。暗夜之間,又兵戈正濃,楊興奇哪分得出方位?隻見一方人數薄弱,心中大喜,急忙帶從人突了出去。

逃了一陣,卻愈發覺得不對,待回頭時,四麵早射出弓箭無數,從人又倒下不少。楊興奇方倒吸一口涼氣,尚未呼出,便覺一支羽箭射了過來,連忙提起馬刀砍斷。以為得手時,卻不知第一支羽箭翎後緊挨了另一支稍短的箭,一下射穿他的左臂。

從人先被弓箭射得四散,見了這模樣,高呼公子,急急忙忙向他靠攏。不想箭矢卻停了,正竊喜時,黑衣人又從四麵殺出。楊興奇見從人來不及趕回,待要戰時,又起不出力,心知森羅不遠,遂仰頭道:“想不到我竟死於此處!”

歎完,束手待死。四五個黑衣人過來要砍,楊興奇業已心涼。但此時,聽一陣風聲,漫天霜葉飛下,切了幾人手腕,叫他們暫使不出力來。正驚訝時,見遠處走來一和尚,口中念道:“阿彌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諸位施主,罷手可否?”和尚說得響亮,將原野一震,竟齊齊住起手來。

黑衣人眾不知虛實,先過來幾人試他,卻被林中打出幾枚石子,放翻在地。再看時,林中風聲大作,木葉搖搖不定,不知藏了幾多人也。而後又走出兩人,一男一女,好不俊俏。男的青衣小冠,正是司馬雲;女的黑衣秀發,正是孤芳竹。原來適才徐德言所說,敵眾我寡,若是遑之迎之,不但救不了人,反倒累在此間。不如釋空先出,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而後孤芳竹司馬雲再來現身,餘者於林中作勢,叫黑衣人碼不準他們虛實,不敢妄動。

果然,那群人被三人氣勢攝住,不敢妄作,全莒測不定。釋空笑道:“和尚慈悲為懷,見不得諸位施主在此廝殺。人言,冤家宜解不宜結,莫若就此罷手,賣和尚一個情麵,如何?”

黑衣人不敢輕舉妄動,北朝諸人順勢向釋空三人靠攏。楊興奇上前道:“多謝大師相救。”釋空道:“出家人慈悲為懷,施主不必多禮。”這裏謝過,眾人就要走時,林中卻出來一人,手持弓箭,上前道:“大師要我罷手,也無不可。但隻恐回去不好交差。倘大師有本事能折服於我,自然好話好說。”

釋空笑道:“如此,施主定要試和尚武功了?”那人道:“自然。”孤芳竹卻道:“宵小之輩,憑我足矣,有本事,來便是。”釋空看那人孔武有力,知孤芳竹不是對手,連忙道:“女施主嗔言了。施主既然是找和尚,和尚自然恭陪。”孤芳竹心裏暗笑,退到一旁。

那人見此,提點弓箭,連發二矢,對準釋空左右雙目。釋空照常微笑,橫過鐵杖,叮當聲響,一發將二矢擋落下來。而後笑道:“施主此時可以放人否?”方才言竟,隻聽得林間斧鉞交響,蒲未兆幾人竟衝了出來,身後跟了數十黑衣人。見狀,徘徊著那些人亦上前,兩下合圍,早把眾人團團圍住。

但聽那人笑道:“此等虛實之計,焉能瞞得過我?念我素來敬重佛祖,隻消大師能接住我下麵一招,保準不傷害大師半點。”釋空道:“阿彌陀佛,如和尚接住了,不知施主肯否放過大家?”那人道:“我師忒犯貪念了,竟想救這許多人,那是萬萬不行。”釋空聽罷,沒了言語,隻安心與眾人殺出重圍。

但見那人從箭婁中取出二矢,一長一短,同上了弦,拉個滿月,也不瞄準,嗖的便放了出去。可巧的那二矢,自離了弦,一前一後,長的在先,尾巴上緊挨著短的,形影不離,徑直奔釋空而去。這邊釋空還沒出招,卻從後方同樣射來一支箭矢,迎上二矢,洞穿了長的,又打在短的上,兩箭齊齊開裂,竟似天女散花一般,在空中炸開,四散爾去,好不漂亮。

那人自幼習武,於弓箭一途最有造詣,而且其父亦是道中高手。見有人同樣以弓箭破了他的招數,怎不訝異?忙道:“是何人破了我雙龍奔月?還不快快現身!”釋空聽得雙龍奔月時,渾身一震。眾人也沒注意,精力全往尋找另一射箭之人去了。

隻見林中走出一人,錦衣華裳,兩鬢斑白,卻是盧鍾。徐德言等人見了大喜,連忙迎上去,說道:“原來是盧公子,先前在緋月樓本想道別,誰知卻沒找著你,可喜現下來得正是時候。”盧鍾卻微笑不語,向前又走了幾步,道:“老夫現已接下你一招,可否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