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八條命令》(1 / 3)

文革動亂衝擊軍隊,老元帥憂心如焚,徐向前、聶榮臻等連夜起草條令製止亂軍狂潮,這條命令是如何報達林彪的,為什麼林彪對此痛快地批複了呢?

1967年1月28日發布的《中央軍委命令》,共八條,習慣上稱軍委《八條命令》。其基本思想是穩定軍隊,反對衝擊軍事機關,軍隊內部不允許任意抓人、抄家等。在當時的混亂局勢下,《八條命令》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就《八條命令》的製定過程而言,它起於1月24日晚徐向前的“闖宮”,簽發於28日,共4天時間。徐帥為什麼要去“闖宮”?軍委領導為什麼在“八條”問題上能取得一致意見?這不能不考察一下《八條命令》產生的背景。

如果說,軍隊的高級領導人(林彪另當別論)

一開始對“文化大革命”還是努力去理解、去開展的話,那麼,隨著這場動亂的不斷升級,尤其是動亂衝擊到軍隊,出現了部分部隊院校學生衝擊國防部的嚴重事件後,老帥們越來越憂心如焚。國家不能亂!軍隊尤其不能亂!——這成了老帥們共同的主張。在1966年11月13日和29日的兩次工人體育場十會上,他們鄭重表達了這一思想,向這場動亂作出最初抗爭。麵對著來京串連的全軍院校10萬名師生,陳毅激憤地表示:“人民解放軍不能亂,一定要有秩序。”“解放軍打解放軍,我是沒有見過。”

葉劍英在大會上說:“真理就是真理,跨過真理一步,就是錯誤。”“一小撮人煽動一部分群眾到毛主席辦公的地方猛衝、猛打,這行麼?你們如果不改,就是廢品……有人衝我們的國防部,這是個大錯誤,嚴格講是反革命。”徐向前在講話中指出:“我們的陸、海、空軍必須經常保持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對付敵人的突然襲擊,做到一聲令下,立即行動。”“一刻也不要忘記我們周圍還存在著強大的敵人,我們必須經常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容絲毫的鬆懈。”賀龍也講了話。老帥們的思想很清楚,軍隊不能亂,軍事機關不能衝擊,一些“左”的錯誤應該糾正。但是,老帥們的講話卻受到江青一夥的攻擊,他們叫囂“軍內有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於是,主持大會的全軍文革小組組長劉誌堅被撤職、揪鬥,陳毅、葉劍英遭到“炮轟”。

跨人1967年,全國更加混亂,軍隊也越來越亂。

1月1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表元旦社論,號召對“走資派”展開總攻擊。1月6日,張春橋、姚文元策劃上海奪權成功。奪權之風迅速刮向全國。軍隊院校的“造反”組織也紛紛奪權,總部機關的戰鬥組織開始出現。1月10日,中央文革小組成員關鋒、王力等人起草了一個《關於解放軍報宣傳方針問題的建議》,提出“徹底揭穿軍隊一小撮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口號。當天晚上,江青將這個報告送林彪。第二天,林彪批示“完全同意”。

1月14日,《解放軍報》社論公開了這一口號。次日,《人民日報》轉載了這篇社論。“揪軍內一小撮”的口號迅速流傳全國,軍隊的高級幹部紛紛被揪鬥、戴高帽、掛黑牌,甚至遭到打罵。

麵對這混亂的局麵,老帥們力挽狂瀾於既倒。

月10日,江青派人給即將擔任新的全軍文革小組組長的徐向前送來改組全軍文革小組的通知和新的全軍文革小組名單,征求意見。徐帥閱後提出三條:

1.新的全軍文革小組未組成前,是否請中央文革小組出麵,先與各派群眾代表見麵,交代一下政策。

2.要講革命性、科學性、紀律性。軍隊搞“文化大革命”,不要黨的領導不行。3.部隊中哪些人是“牛鬼蛇神”,建議在適當範圍內講一講。三條意見的基本思想,“就是部隊的‘文化大革命’要有黨的領導,要保持軍隊的穩定”1月11日,葉劍英在政治局會議上作了一個關於穩定軍隊的專題發言,指出地方越亂,軍隊越要穩。不然,敵人乘虛而人怎麼辦?葉劍英以大量事實說明,穩定軍隊迫在眉睫。

1月14日,中央發出《關於不得把鬥爭鋒芒指向軍隊的通知》。

然而,混亂仍在繼續。老帥們為穩定軍隊也在繼續努力。

1月19日下午,在京西賓館召開的軍委碰頭會上,圍繞軍隊要不要開展“四大”的問題,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與江青、陳伯達、康生、姚文元爭論起來。江青一夥認為軍隊不能搞特殊,應和地方上一樣,開展“四大”。老帥們則認為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柱石,戰備任務很重,和地方不同,不能搞“四大”。兩種意見針鋒相對,鬥爭十分激烈。這時,葉群突然拿出發言稿,點名攻擊總政治部主任肖華。接著,江青、陳伯達也進行了一連串的攻擊,說肖華“已經使我們的軍隊變成了修正主義的軍隊”。還有幾個人的發言也有發言稿。顯然,這是江青、葉群等人預謀的,其目的是企圖從總政打開缺口,搞亂軍隊,以便從亂中奪取軍權。當晚,肖華的家被抄。次日,江青、陳伯達、葉群繼續糾纏肖華問題。盛怒之下,徐向前氣得拍了桌子,茶杯蓋子摔到了地下。葉劍英也氣憤地拍了桌子,把手骨都拍傷了。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所謂“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1月22日,毛澤東接見軍委碰頭會擴大會議人員。受到接見的軍隊領導人情緒激昂,在毛澤東講話時紛紛插話,向毛澤東彙報挨整被鬥的情況。毛澤東在講話中,一方麵要求軍隊“要站在革命左派方麵”,“不要吃老本”,“要有新貢獻,在這場鬥爭中立新功”。同時,明確表示:“搞‘噴氣式’,一鬥四、五個鍾頭,侮辱人格,體罰,這個方式不文明。造反派造反有理嘛,搞‘噴氣式’幹什麼!這是天津工人鬥資本家的方式,這樣不行。”“隨便抓人,省委書記也抓,軍隊幹部也抓,許世友也抓,到處抓人怎麼行。”不能犯了錯誤就一棍子打死。

都不用,這還得了。哪個不犯錯誤,我也犯過,犯了應該改要允許工作,不能過頭了,不能搞逼供信“毛澤東提出一大批當時挨鬥的幹部要保,說:江渭清、潭啟龍、江華、韋國清、劉俊秀、張體學、張平化、李豐平要保。”楊勇還是要保。“毛澤東還特別指出,朱德”這個人不保不行,我要保他,他在國際國內有影響。還是按照延安整風的辦法,‘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1月23日,參加軍委碰頭會擴大會議的全體軍隊幹部,向毛澤東、林彪寫出“請示報告”,就軍以上(不含軍)領導機關的“文化大革命”,提出六條建設,內容如下:

一、大軍區、省軍區機關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要分期、分批進行,要同地方文化大革命錯開。何時開始,要經中央軍委批準。目前,尚未開始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大軍區、省軍區,宣傳、文化、報社等重點部門的文化大革命,一律暫停,將來同機關其他部門一塊搞。

二、堅決按十六條辦事,堅持文鬥,不用武鬥。一定要遵照主席指示的擺事實,講道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進行。不許抓人,不許動手打人,不許戴高帽,不許遊街,不許抄家。

三、軍隊不準奪權。如確有需要改組的,要經中央軍委批準,按中央軍委指示進行。罷官問題一律放到運動後期處理。

四、在外地串連的院校師生和文藝團體的革命群眾,一律於1967年春節回到本單位,搞本單位的鬥批改。

五、運動一定要堅持黨委領導的原則。如個別單位或個別成員問題嚴重,需要改組或撤換的,群眾可以提出意見,但必須按照組織手續審批。

“六、除堅決貫徹中央1967年1月14日關於不得把鬥爭鋒芒指向軍隊的通知外,軍隊院校、文藝單位、醫院、工廠、科研單位的革命群眾,一律不許衝擊和占領領導機關,以保證戰備、指揮和日常工作的正常進行。”

不難看出,六條“建議”的基本思想是穩定軍隊,並且提出了堅持黨委領導、軍隊不準奪權等有重要意義的意見。如果把六條“建議”和幾天後的《八條命令》比較一下,可以說,“六條”和“八條”的基本思想完全一致,是“八條”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