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首領王聰兒犧牲,襄陽義軍到了幾乎全軍覆沒的悲慘境地,但是受到沉重打擊的起義軍並未停止繼續對清朝的反抗。在很短的時間內白蓮教徒又發展到幾十萬人,對清朝再次構成嚴重威脅。這一次腐朽不堪的清朝政府根本無心再全力應付起義隊伍,在經曆了幾十年斷斷續續的鎮壓後,白蓮教起義終於慘遭覆滅,但是與此同時清朝政府也因此而大傷了元氣,從此一蹶不振,迅速走向衰落。
趣味鏈接:彌勒下生
經過長期流傳,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在元代發生了巨大變化,內部戒律鬆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彌勒佛,宣揚“彌勒下生”這一本屬彌勒淨土法門的宗教讖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眾滋事,間或武裝反抗元廷統治,給原本腐朽的元朝種下了不穩定因素。
林則徐虎門銷煙--中國近代曆史的見證
林則徐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他虎門銷煙的壯舉,激勵了無數愛國的仁人誌士,也宣告了西方各國渴望借助鴉片使得中國國民完全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之企圖破產。其實鴉片本身並不見得是一種毒害,但是一旦吸上了它就容易讓人上癮,不僅吞噬人的身體,而且消磨人的鬥誌。
在鴉片運送入中國以前,因為中國人根本不喜歡洋布、洋表,所以英國人的洋布、洋表在中國銷量很低,而中國的茶葉、絲綢等物品卻在英國受到廣泛的歡迎,銷量很好。英國人不甘心日益嚴重的虧損,渴望尋求一條能轉虧為贏的捷徑,貪財的欲望早已熏黑了他們的雙眼,他們於是昧著良心不顧中國人民的死活將大把的鴉片從印度運來中國。從此,英國人虧損的局麵一下便被扭轉了過來,他們每年從中賺走的銀子不計其數。數年之後,中國境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抽上了鴉片而家破人亡的百姓數不勝數,因為抽上了鴉片而再也沒有力氣打仗的士兵多如牛毛,為了買大煙而更加殘酷地搜刮老百姓的地主滿地都是。麵對這種情形,當地官員為了自身利益不但不嚴厲禁煙,反而和煙販子們勾結起來從中牟利。廣州這個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由於外國商人最多,因此受害也最嚴重。在一些忠臣的苦苦勸說下,道光帝終於認識到了鴉片的巨大危害,派林則徐到廣州禁煙。林則徐來到廣州後,街上所見到的情形比他想象中的要嚴重得多。他心裏十分清楚,要徹底禁煙,一定要先査出並嚴懲那些走私鴉片的貪官汙吏和漢奸賣國賊。經過一番微服視察並在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水師提督關天培等人的幫助下,二十幾個販大煙的貪官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緊接著,他又命命令英國以義律為首的商人交出所有的鴉片,義律當初評價著英國在中國的特權拒絕交出,經過一番努力,英國商人的22萬多箱鴉片盡數收繳。林則徐決定在虎門海灘將這些繳獲的鴉片盡數銷毀。1839年6月3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林則徐帶領廣州的文武大臣來到了虎門海灘,此時的虎門海灘人頭湧動,氣氛熱烈。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鴉片箱在幾十名大漢鐵鍬的揮動下劈成了兩半,大量的鴉片混著白灰一起被倒進了銷煙池中,多達22萬箱的鴉片頃刻化為烏有,海灘上到處都湧動著興奮的人群。
林則徐的銷煙運動打擊了英國人的囂張氣焰,給中國的軍民帶來極大的鼓舞。可是好景不長,銷煙不久林則徐也被流放,英國人也隨即發動了鴉片戰爭。從此中國逐漸進入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趣味鏈接:林則徐是怎樣銷煙的
林則徐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裏,池中放入鹵水,鴉片浸泡半日後,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鴉片銷毀了。經過23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
太平天國起義--中國農民起義的新篇章
經曆兩百餘年的風風雨雨後,大清王朝的鼎盛時期一去不複返,到了道光繼位之時情況更為糟糕。鴉片戰爭以清廷的失敗而告終被迫簽訂了割地又賠款等喪權辱國的條約,引起了國人的憤慨。腐朽的清王朝根本無力應付如此繁重的戰爭賠款,於是全以捐稅形式轉嫁到民眾身上。清政府被迫五口通商後,外國質高價廉的工業產品綿綿不斷的湧入中國市場,中國傳統的家庭副業和手工業頓時失去了價格低廉的優勢,於是東南沿海地區一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被迫停產。加上到了清朝末年土地兼並現象也益發變得嚴重,廣大農民流離失所,清政府不僅不減輕農民負擔反而尋找種種增加稅收的借口加緊對農民的盤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