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魂牽夢縈:苻堅夢中殺姚萇(2 / 3)

但是在當時氐族人居於少數、民族關係十分緊張、異族叛亂經常發生的形勢下,不分情況的過於信任降人,並且授予大權,甚至超過有功之臣,結果隻能是給自己掘墓。

誌在天下的苻堅先後發動了多次統一北方的戰役。370年滅掉占據遼河流域的前燕慕容暐,373年攻占了東晉梁、益二州(合計即是三國蜀的地盤),376年滅掉占據涼州一帶的前涼張天錫和代國鮮卑人拓跋什翼犍(後來其孫拓跋珪恢複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即北魏)。

可是,天妒英才,建元十一年(公元375年)六月王猛不幸病倒了。苻堅親自為王猛祈禱,並派侍臣遍禱於名山大川。可王猛還是死了,他心係苻堅統一大業,臨死上疏請求苻堅不要攻晉,並要提防鮮卑、西羌降伏的貴族,還建議逐漸鏟除他們,以利於國家。王猛之死令苻堅十分悲痛,他三次臨棺祭奠慟哭,對太子苻宏說:“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景略之速也!”並按照漢朝安葬大司馬大將軍霍光那樣的最高規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

“菜多,難為醬”的奇夢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二月,苻堅為消滅東晉,獨霸天下,令愛子苻丕率大軍進攻東晉重鎮襄陽,苦攻了一年多,襄陽才陷落,堅守的東晉守將朱序被俘。苻堅認為朱序有忠心,任命為度支尚書,他忽略了自己是朱序所認為的蠻夷,存在著巨大的身份認同落差,所以後來的淝水之戰中朱序毫不猶豫地倒戈相向。

此時,前秦又獲得了西域各國的降服,這是漢武帝才取得的功績,因而苻堅躊躇滿誌,把王猛不能攻晉的遺言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急不可待地欲以“疾風掃秋葉”之勢,重演西晉滅吳一統中國的故事,甚至還在長安為司馬曜、謝安、桓衝等修建官邸,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如果曆史就這樣演下去,那就隻是曆史的再次翻版而已,喜歡意外的曆史老人決不會這樣導演曆史劇——九十萬大軍從長安出發,七萬水軍從巴蜀順流而下,當年西晉滅吳也沒有這般使出吃奶的勁。苻堅集合了近百萬秦軍,“前後千裏,旗鼓相望。東西萬裏,水陸齊進。”苻堅甚至一改以往的謙虛,公然宣稱:“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從常理來判斷,不到二十萬的晉軍是不足以抵抗的,畢竟,苻堅是個頗得民心,而且是有勇有謀的君王。然而,苻堅不僅敗了,而且敗得一塌糊塗、匪夷所思,堪稱“曆史一敗”,這導致了其後中國兩百多年的極端混亂——前秦的擴張對居於下遊的偏安一方的東晉大有泰山壓頂之勢。東晉在生死關頭,以丞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決意抗敵,晉孝武帝任命其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侄謝玄為先鋒,率北府兵八萬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又派晉龍驤將軍胡彬率領水軍五千增援戰略要地壽陽,又任桓衝為江州刺史,率十萬晉軍控製長江中遊,阻止秦軍順長江東下。

十月十八日,苻堅最小的弟弟征南將軍苻融攻占了壽陽,同時,冠軍將軍慕容垂部攻占了鄖城。奉命率水軍馳援壽陽的晉軍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壽陽已破,便退守硤石,被前秦梁成率兵五萬進攻洛澗,阻斷了退路。胡彬內外交困,糧草用盡,隻得玩個花招,一麵用揚起沙子的辦法,假裝量米給苻融軍看,一麵寫信向謝石告急,但晉軍可謂禍不單行,送信的晉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到了苻融手裏。苻融立刻向苻堅報告了晉軍兵少糧盡的情況,於是苻堅喜出望外,想抓住戰機,就把大軍留在項城,親率八千騎兵疾趨壽陽,不給晉軍以喘息的機會。

胡彬晉軍的命運似乎就這樣決定了,不料11月,謝玄派勇將劉勞之率精兵五千奔襲洛澗,此戰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秦軍輕敵大意,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此戰給前秦軍隊很大的打擊,苻堅站在壽陽城樓上,看見對岸晉軍布陣整齊,將士精銳,連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誤認為“草木皆兵”,頗為驚懼,對苻融說:“此亦勁敵,何謂弱也?”

苻堅派度支尚書朱序去勸降晉軍。不料知道秦軍虛實的朱序到晉營後,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況,說應該趁百萬秦軍還未結集完全之機主動發動進攻。原本打算堅守的謝石便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由於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晉軍無法渡河,隻能隔岸對峙。謝玄就派使者去見苻融,用激將法對他說:“若稍稍退卻,讓我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是很好嗎?”秦軍諸將都表示反對,但苻堅認為可以將計就計,在晉軍半渡時以騎兵衝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苻融對苻堅的計劃也表示讚同,於是就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後撤。

曆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大潰敗就這樣發生了:兩軍還沒有接觸,秦兵就一撤而不可遏止,陣勢大亂。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則在秦軍陣中大叫:“秦兵敗矣!秦兵敗矣!”秦兵信以為真,於是轉身競相奔逃。苻融急忙騎馬前去阻止,以圖穩住陣腳,不料戰馬被亂兵衝倒,自己被晉軍追兵殺死。失去主將的秦兵徹底崩潰,後續部隊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麼,也隨之潰逃,結果是全軍潰敗。秦軍沿途不敢停留,一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潰逃中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逃回至洛陽時部隊僅剩十餘萬。

關於苻堅之敗,除去偶然的淝水撤軍不當,還有很多原因。實際上,終苻堅一朝,包括宗室在內的反叛一直沒有斷過,他的統治一直不穩定,北方的統一是表麵的,氐族人居於少數,而且分散鎮守一些要地;一些人如姚萇等巴不得苻堅失敗自己好火中取粟;而且伐晉戰爭發動得十分倉促,到了苻堅大敗,秦軍竟然還沒有集結完畢。出兵之前,其弟苻融曾經勸諫過“三不可伐”,而苻堅被統一中國的美夢迷惑不能自拔,憤然作色《晉書》裏記載了一個關於此事的奇夢:以前有高陸人穿井得到一隻大三尺的老龜,背有八卦文,苻堅命養在池裏,以粟喂它,至此時而死,苻堅就藏其骨於太廟。“其夜,廟丞高虜夢龜謂之曰:‘我本出將歸江南,遭時不遇,隕命秦庭。’又有人夢中謂(高)虜曰:‘龜三千六百歲而終,終必妖興,亡國之征也’。”雖然夢準確如此,但說夢決定了苻堅的命運那是唯心的,畢竟失敗是由苻堅自己做出的決斷造成的。

東郭先生和反噬老狼

淝水之戰,幾乎沒有什麼大的交鋒,而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竟然共有七十多萬之眾,仆射張天錫、尚書朱序趁機降晉,隻有鮮卑慕容垂部的三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帶著一千多人投奔至慕容垂軍營,其子慕容寶見到苻堅大敗,就勸慕容垂落井下石殺了苻堅。慕容垂覺得苻堅對他有恩,沒有聽從。

慕容垂原名霸,原來是前燕南討大都督,曾經打敗晉軍名將桓溫,因功高震主被前燕太後和前燕王慕容暐嫉恨,為免禍而投奔苻堅,被苻堅厚待,任命為冠軍將軍,立有戰功。王猛看出其有不遜之誌,曾經勸苻堅早除之,但苻堅不聽。王猛為除後患設下了“金刀計”,慕容垂中計逃跑,後被追兵捕獲。不料苻堅竟然為其開托,還恢複爵位。而慕容垂得饒後,卻在暗中收買投降前秦的原前燕將士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