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哈密一敦煌一酒泉
穿過了茫茫的戈壁,在嗚沙山下月牙泉邊洗淨和滋潤我們疲憊的身心,待在敦煌的日手真好!
老河和老牧這天出發往酒泉,先行去額濟納旗。
大切們也修整,明天都將出發,大切們和老河們同線路,我和四五計劃先去敦煌。
這一段曾經在黑暗中走過的路,又在白天反過來走.,有潔白的天山東段的雪山和純淨的藍天相伴,心情也同樣美麗。
過了星星峽有玉石礦,阿東撿了一些白色的,說要:拿回去砸成小塊放在花盆裏做裝飾,我威脅他會在他離開後丟掉減輕車載,後來他聽說是東陵石,又後悔當初撿得少了,我則再次威脅他要在他離開後丟掉,阿東委屈地看著我說:你不會的。嗬嗬,我當然不會,不過是想嚇唬他一下罷了。
從柳園轉入去敦煌的縣道後是黑色的綿山,黑色的戈壁,我們在金色的陽光下支起桌椅,盡情享受戈壁裏的黃昏,非常愜意的事情,天高,雲如絲,心開闊,無憂無慮。
進入敦煌前的農場在夕陽中收獲,金色的陽光,金色的草,金色的心情。
風的短信:怎麼樣,該回未了吧,去接你。
我的回信:還要幾天呢。到哪接我啊?
風:你說到哪吧。
我:怎麼也得迎出300裏吧。
走過了羅布荒原,在荒涼的戈壁灘之中,敦煌是唯一能夠給幹渴的旅人以身心熨帖感覺的綠洲。星星峽的荒涼和祁連山的雪峰都無法平息的躁動心情,在接近敦煌的黑戈壁上漸漸淡去。終於不用再趕路了,終於不用為艱難的路況和車子可能發生的意外而擔憂了,在廣闊的黑戈壁上,我們全麵的放鬆自己,支起度假的桌椅,大肆吃喝。阿東和我撿拾各色石頭為樂,四五把4500開進戈壁,餅餅也高興地到處亂跑,巨大的貨車從路上呼嘯而過,這一切仿佛已與我無關,我終於成為一個旁觀者,可以閉上眼睛,放鬆神經,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看了,參與是幸福的,旁觀也是一種幸福。
敦煌很小,小得超過了我的想像,可是酒店確實多,多得超過了小城應有的數目。街上的商店裏就看見了莫高窟壁畫的臨摹品,已經很漂亮了。
所有關於敦煌的故事和想像在一夜之間忽然覺醒,記得有一個女作家的一部小說叫做:《敦煌遺夢》,作家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至今回蕩耳邊:真正的偉大的愛情都是沒有結局的,從羅密歐和朱麗葉到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旦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就沒有人再提起他們的愛情了。
我想她說得很對,不然我不會至今記住她的話,我也希望有個偉大的愛情,可是我似乎沒有可以偉大的資本,所以我隻希望獲得普通人的愛情,但是似乎也並不容易得到,生活本身令我明白:能得到一次真正的愛情已經不易,所以即使沒有結果,也要在所不惜地去爭取那曾經的擁有。四五希望這裏能有麗江那樣的小客棧,那種能夠邂逅一些什麼的地方,他說要在那裏給我找個後麵旅程的旅伴,大概順便也可以給自己找點什麼,但是,似乎敦煌是屬於普通旅遊者的,他的夢破滅了,隻好帶著餅餅,繼續和阿東同住。其實我並不希冀後半程有陌生人同行,因為我已經過了隻愛陌生人的年齡。
敦煌和絲綢之路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記得很多年前有個日本電影就叫做《敦煌》,是從井上靖的小說改編來的,場麵宏大,在當時看來非常驚人。女主角還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男主角是日本著名的影星,名字忘了,是當年屬於硬漢加小生類型的。發生在回鶻公主和西夏書生之間的愛情本來就不合理,不朽的愛情連同無數的珍寶文獻被黃沙掩埋,無人記取。珍寶和文獻在現世被發現後會給人無限的遐想,而那沒有結果的愛情卻永遠灰飛煙滅,隻有人類文明的遺產閃爍永恒的光芒。
當年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隔壁哥哥帶來了喜多郎的音樂《絲綢之路》,姐姐聽了說想到大漠風沙,我卻覺得那抽象的電子樂讓我想到無數細絲在空中飛舞,這就:是音樂的妙處,可以讓人有任意的聯想。終於,在這一切過去N年之後,敦煌,終於以具體的形象展現在我麵前,很快我就和她融為一體了,而且此時,我已經走過了中國境內的大一部分絲綢之路。
敦煌古稱沙洲,在絲綢之路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規模巨大的莫高窟在這裏開鑿本身就說明這裏曾經有多麼繁盛,不僅如此,在唐詩中不斷出現的陽關,玉門關都在敦煌附近,這裏還有大量漢代長城的遺跡,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裏是漢唐時代的邊關所在,也是聯結中原和西域廣大地區的紐帶之地。從敦煌向西,過雅丹峽穀,進入羅布荒原,過樓蘭古城到吐魯番,就是著名的大海道,絲綢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段,也是充滿神秘和想像的地方。
敦煌市似乎隻有一條主要街道,有一條夜市小街,裏麵有很多小吃和紀念品的攤子,很快我和阿東就淹沒在奇石店裏,瘋狂搜羅風淩石,四五卻還想著他的餅餅,特地去給餅餅買了些肉串。這個南方小夥子外表普通,卻深藏不露,看似瘦弱卻膽大心細,單人單車帶著博美犬豬頭餅,走川藏,去阿裏,下新疆。我在喀納斯河邊遇到他時,他主動和我們打招呼,被我們誤認為包車司機,但沒有想到的是,他後來真的加入我們穿越羅布泊的隊伍,到如今,與我同行的,不是北京的隊友們,而是這個萍水相逢的男人。
和所有喜愛長途旅行的男人一樣,他對車子非常了解,也很熱情助人,高原的紫外線已經把他的皮膚曬得黝黑,有著厚厚的嘴唇的臉上分明寫著他就是個南方的農民,不過農民嘴裏經常能夠吟出詩句來,倒叫人的目光忍不住在他身上駐足。當一個30多歲的男人如果還孑然一身,不管他有沒有故事,這種狀態本身就是故事。
夜市的燈光有點昏黃,深秋的晚上空氣清冷,終於有了些城市的曖昧氣息,深巷中的樂器店傳來絲竹之聲,街麵上有絲毯店,店裏燈火通明,空曠的街頭,我們就這樣一家家店逛過去,仿佛也有了點麗江的味道。然而,敦煌畢竟不是燈紅酒綠的麗江,這個質樸而簡單的地方,讓我們在這如此放鬆的夜晚,竟然感覺不到一絲浪漫的暖意。
莫高窟位於敦煌以東不遠的機場附近,就那樣,在被沙淹沒的山崖上,洋洋灑灑地布滿無數洞窟。在石窟和三危山之間,樹林猶如玉帶,隔開了周圍的荒漠。機場就在附近,我們送走了阿東,悠然來到莫高窟。
雖然曾經看過多遍有關敦煌壁畫的影片,當我親眼目睹莫高窟壁畫時,仍然被其精彩程度所震驚,在看過了其他幾大石窟以及新疆境內的千佛洞後,敦煌莫高窟給我了莫大的震撼,內心裏倍感幸運的是,我把敦煌安排在了行程的最後,使其給我西部之旅以最高等級的古代文化盛宴。與敦煌相比,任何石窟、壁畫、千佛洞都黯然失色,即使是對外開放的普通洞窟裏,都是壁畫密密布滿石窟的每個角落,斑斕的色彩,精細的畫工,飄逸的線條,每一筆,都是一次足以流淚的感動,那些當年繪出這些畫的人,都不愧為大師,然而,他們卻沒有留下名字,隻有他們的作品萬古流芳。
我驚歎,在上千年前的古代,生產力遠遠落後於現代的古代,藝術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人的信仰能夠如此的虔誠,麵對如此精彩的人類文化遺產,除了驚歎以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