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獨行西域三萬裏1(2 / 3)

下山路上遇到無數蜥蜴和兩隻野兔,還有無數螞蚱,惹的頭發像獵犬般發足追逐,我則勸他立地成佛,不要殺生。下山來到寺中,老僧已經回寺,我登上後麵的大佛樓,寺中的建築上有不少造型富有特色的磚雕和琉璃,為以往所未嚐見。頭發在廊下和老僧談心,兩個人閑閑地抽頭發帶來的三五煙。原來這寺始建於唐,後麵的佛樓中有石窟,可是已經坍塌了,所以禁足。而山上的長城是秦代的,曆經千年,屹立不倒。後山的沙漠近兩年被治住了,不然,連這廟也給吞了。原來如此。

老僧的師傅在新疆,自己也到北京廣濟寺呆過一個月,有三五個同伴一起出家在此。佛樓上傳來鷂子的鳴叫聲,幾隻鷂鷹盤旋空中,可能附近有他們的窩吧。山下古寺,何其清淨,何其閑雅,一隻微型蛤蟆從石階下爬過,頭發說待將來看破紅塵之時,也來此出家。這話音就像陽光下的一陣暖風,悠悠蕩去,還未曾捕捉到一絲蹤影,就已無影無蹤。

仍然是3年前的路,通往石空寺的路口還修築了牌樓,物是人非,頭發不知在做什麼,那老僧還在寺中嗎?

中午的陽光讓人疲倦,石空一晃而過,轉眼就來到中衛,我們在中衛的高廟邊吃麵,算是看過高廟了。風聲要了削麵,上來一份9寸盤的,把風聲嚇了一跳,連說:太多了,要小份的。回族大媽說這就是小份。等我的青拌麵上來,一點不誇張地說,比風聲的盤子還大兩圈,上麵還有各色蔬菜和羊肉,我完全崩潰了,說:不帶這樣的。大笑後努力進食,還要了一種叫做沙蔥的涼拌菜,碧綠的,像整齊的一綹綹秀發,味道也很好,沒有蔥的怪味。最終隻是把菜消滅掉,筋鬥好吃的麵條怎麼也得剩了,不由得人不稱讚西北的麵食工夫到家。飯店的人們都坐在邊上看我們,大媽說風聲像個寧夏人,而我不像,我說是因為風聲的毛眼眼象回族人的樣子,一個小夥計一會來我們桌上取餐巾紙,…會又來倒茶,總共四五次,我戲說是借口來多看風聲幾眼的。

經過了沙坡頭,沿途目睹人與沙的寸土之爭,那真是生死之爭啊!在烏鞘嶺下又遇見了一群漂亮的駱駝,深棕色的毛皮,有點調皮的善良的樣子,非常討人喜歡。

從土門竟然有到武威的高速,進高速口見到對麵山上有一座嵌在荒山的懷抱中的寺廟,一進進的院落,因為山勢的陡峭而完全呈現眼前,非常奇異,如同仙山,可惜天色暗了,沒能留下影像。

到達武威夜幕已經降臨,發現這裏往西還有斷斷續續的高速路,既然感覺得不太累,也想多趕點路,就沒有停留,繼續奔襲。活著在短信裏很關切,要我們別逞能,但是我狀態很好,用風聲的話說是紮了嗎啡針了,風聲雖然也替我擔心,但終究沒有反對,由著我的性兒繼續狂奔下去。我們在國道上盤桓了半天終於找到高速人口,一路狂奔到高速的盡頭一一山丹。

人住山丹賓館,110元包早餐,感覺不如昨天的房子新和幹淨,但是房間大些,院子的環境也很好很安靜。

把在109國道1000公裏處裏程碑的片片貼到切隊的壇子裏時已是午夜,這一天的收獲很大,把昨天損失的裏程搶回來了一些。

我終於知道了,自己也能夠日行千裏。

簡單功略:

山丹名勝簡介:山丹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永昌,南接青海,西連民樂張掖,北靠內蒙。自西漢絲綢之路開通後,山丹便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一站。從西漢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曆代皇家在此屯兵養馬。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在焉支山下借鑒西域27國使節,使得山丹從此名聲大振。李白,王維等詩人葉曾留下讚美山丹的名篇。20世紀40年代,新西蘭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把培黎工藝校遷至山丹,並在這裏生活了10年之久,解放後,山丹的交通設施日漸發達,經濟建設也加快了腳步。

山丹有豐厚的古代文化旅遊內容

大佛寺:位於山丹縣城外5公裏,始建於北魏,重建於唐代,明代兩次維修。大佛閣以山而起,內有泥塑佛像高13丈,據說是國內最大的室內坐佛,主寺“文革”時被毀,現正在修複。

山丹軍馬場: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大馬場,自西漢以來,曆代皇家皆有在此養馬,這裏與雪山水庫,鬆山峽穀,水草豐美,駿馬奔馳。已經成為有名的影視外景拍攝基地。

古長城遺址:山丹境內現存的漢、明長城被專家稱為“露天長城博物館”。其中著名的為金山子長城,就在從永昌到山丹的公路邊。

焉支山: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原始森林封護區,獾、獐、鹿、羊等野生動物出沒,有不是黃山勝似黃山之稱。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當年匈奴人有詩說:”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指的就是這裏。

3天,出發3天後,我就到達新疆境內了!

經過了昨天的15個小時,1100公裏的奔襲,今天的900公裏,似乎已經不在話下。

駛出山丹,就看見了去大佛寺的路標,山丹其實有不少可以玩的地方,但是我們的目標是新疆,新疆!

路邊大片的金盞花和江西臘在怒放,把少許陰沉的天點綴得分外燦爛,遠方的塵霧中,祁連山的雪峰默默相伴,筆直的戈壁大路,一直通向天邊。

張掖、酒泉、嘉峪關、星星峽,這些絲路上的明珠,被我們在一天之內串成項鏈,我們穿過了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境內。

逼近星星峽一帶是黑色的山脈群,褶皺的不高的山脈,堅強而壯闊,山峽岩壁上有很多車號人名和日期,不知道是否到此一遊之意。

到達星星峽已是黃昏時分,傳說中的星星峽並不險惡,與雲貴川相比,西部的山更加平緩伸展,但是在夕陽下的星星峽果然與眾不同,荒涼如同火星或者月球,就看覆蓋在表麵的石礫是什麼顏色了,有時崇山峻嶺就在眼前,一直鋪陳到天邊,密密麻麻的褶皺如同揉皺了麻布。

這裏是完全沒有任何希望的不毛之地,完全沒有人煙的地方,寬闊的大地沒有盡頭,和西藏的景觀有相似也有很大不同。天和地一樣大,地和天一樣寬。

過了星星峽,即進入新疆境內,道路是一條筆直伸向太陽的戈壁之路,這裏是一條長達百多公裏的難以察覺的下坡路,車速不經意間就能到達140以上,曾經聽警察西部大追擊節目裏介紹過,因此格外小心,不敢半點懈怠,疲倦襲來,夕陽直射眼眸,隻能堅持著堅持著。

終於在一段夜路之後,黑暗中看見堆在路邊的哈密瓜,哈密到了!

簡單功略:

哈密名勝簡介:

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自古有‘西域咽喉,中華拱衛”之譽。哈密地區被東天山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就哈密市本身而言,市內和周邊的名勝風景如下:

哈密王陵:又叫回王墓。實際上是第七代回王和第八代回王及其王妃和勳戚陵。王陵內有艾提尕爾清真寺,可同時容納5000人禮拜。

蓋斯墓:位於哈密市西南,又口U聖人墓,綠拱拜,是伊斯蘭傳教士蓋斯的陵墓。

五堡魔鬼城:魔鬼城是當地對雅:丹地貌的稱呼,五堡魔鬼城位於哈密五堡鄉西南26公裏,距市區100公裏,規模很大,據說非常不錯。

2、哈密一巴裏坤一木壘一奇台一吉木薩爾一烏魯木齊一天山一一號

冰川一後峽達阪一庫爾勒

風雪中第一次翻越天山,新疆壯閨的風景一覽無餘。

還沒看清烏魯木齊的麵孔,就再一次翻越天山進入南疆,一號冰川上車子驚無險的故障,給旅途增添了新鮮和刺激。

今天第一次翻越天山。

從哈密出發向北,走在去巴裏坤的路上就開始下雨了,長長的坡度緩慢的上坡,讓人難以察覺,隻是從車的表現上才能感覺到。陰霾下的戈壁灘一片蒼茫,我們開大音響,讓刀郎陪著我們,狂奔在雨中。

進入翻越天山的山路,山勢夾道而出,山石剛硬,紅色和黑色的石頭組成了非常堅強的風景。漸漸的雨變成了雪,把鬆林、草原都染上了白色,風景奇美,令人激動。

越走雪越大,山上下來的車上都蓋著白雪,風聲開始嘟囔:我上次翻天山後峽達阪就下雪了。這是我們2004年的第一場雪啊,沒有分離,沒有惆悵,雖然心裏多少有點擔心路滑,但第一次在這樣險峻的山上欣賞美麗的雪景的興奮掩蓋了一切擔心,即使時光流逝,將來我們回憶起這場雪時,心中仍然會充滿聖潔和美好。

風不大,雪花飄,去天山廟的路坡度相當大,如果是在平時,這樣的坡度和轉彎對四驅的六缸切諾基來說絲毫不構成威脅,不過,隨著高度的增加,雪也越發大了起來,路邊鬆柏成了聖誕樹林,路麵結冰,且再看不到任何車轍,想到還要趕上500多公裏的路程,又是單車前往,終究決定放棄。但是風景的奇美永遠留在記憶深處,有幾個人在剛到新疆就能被這樣的雪景迎接呢?!

翻過了天山,雪漸停了,冬天的風景變成了秋天的景色,巴裏坤草原一片褐黃色,草原上牛羊成群,山坡上鬆柏成林,天山的雪峰隱藏在烏雲深處。

巴裏坤的老城牆是滿族人建的。很小的縣城,卻是很舒展的地方。

縣城不遠處的巴裏坤湖古稱莆類海,湖邊有很多哈薩克牧民的氈房,老百姓都穿著鮮豔地在串親戚,莊稼收割後的黃色田野上,很多漂亮的驢兒、牛兒、馬兒,在飽餐秋天的盛宴。

新修好的省道又新又平,白楊樹林夾道,就像心情一樣平滑,時速可以一直開到140公裏。

草原真美啊。

草原上的路很直很直,即使是在山中穿行也是那麼的自如,山都不高,一個個尖尖的小山連成大片,沒有盡頭,不毛的山,紅色褐色黃色黑色的山,布滿石礫。

天山的雪峰有時相伴左右,有時又非常遙遠。這就是新疆的原野啊!

木壘在廣闊的草原上,同樣是個舒展的小城,被黃色的田野包圍的地方。穿過戈壁荒原的路上見到不少土台烽燧。

奇台的矽化木公園忘了看,吃了飯很快趕到吉木薩爾去看北庭都護府的遺址,還有西大寺遺址,因為管理員下班了,沒有看見寺裏的壁畫,但是卻在院子裏看見兩棵很大的矽化木樹幹。

向哈薩克大媽問路時,大媽講的話熱情且飛快,隻能聽懂“破城子”三個字,我馬上說:對,就問破城子在哪裏。大媽又是一串言語,我一字未明,以為是外語,可是風聲卻都能聽懂,大媽說:就從那邊過去,不遠了,以前他們在那裏還修過水庫。風聲真是語言天才。

北庭都護府的規模不小,洋洋灑灑好大一片,和去年秋天在張北看到的元上都有點相似,那是一次美好的旅行,可惜不過也是一時間而已。

吉木薩爾出大蒜,寬闊的城市主路上,清潔工排成一橫排來掃街,絲毫不理會過往的汽車,如此大義凜然的清潔方式還真前所未見。我們在街頭忍不住買了點杏幹。

去烏魯木齊的路邊,終於以不同角度看見了博格達峰,雄偉的雪峰,充滿了雄性的霸氣。而四周廣闊的戈壁,則空曠得嚇人。

夕陽固然很美,但直射眼睛而不能躲藏就不那麼美妙了。

終於到達烏魯木齊,從北京出發至今已走過了3500公裏,這是迄今為止,我單獨駕車走過的最遠的距離。心裏還是頗有點成就感的。到達新疆境內就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與北京的時差,大約有2到3個小時,由於海拔也比較高,通常在晚上9點以後太陽才徹底下山。

烏市的朋友小付安排了住宿,就把我們帶到了著名的血站大盤雞,這裏的大盤雞,大盤肚真好吃,烏市人喝酒豪爽,上來一要就是10瓶啤酒,雖然是頭一次見麵,大家相談甚歡,按照烏市的規矩,隻要杯子之間發出聲響就要喝幹,轉眼10瓶啤酒喝完,今晚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盡管沒來得及去看“停靠著2路汽車的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