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黃金時代(1 / 3)

文明隨著潮流翻新;文明隨著時代升華。記憶一個時代的文明和藝術——建築、雕刻、史學、十二銅表法……也隨之沉積於曆史年輪的軌跡之中。

一、古希臘的建築與雕刻

(一)建築

公元前5世紀以雅典為中心,在建築和雕刻藝術上有很大的成就。神廟是希臘主要的大型建築。神廟殿堂一般是長方形,周圍環以圓柱柱廊。希臘的圓柱有3種形式。最早的是多利亞式,柱身粗壯,刻有溝紋,直接豎立在基座之上,沒有柱腳石,柱頭呈簡單的圓盤形,也沒有修飾,這種形式以樸素、渾厚為特點,雅典的帕德嫩神廟是這一形式的典型建築物;其次是愛奧尼亞式,柱身稍纖細,柱下有圓形柱腳石,柱頭有渦卷形的裝飾,比多利亞式優美,雅典的伊利特盎神廟是這一形式的典型;較晚起的是科林斯式,它與愛奧尼亞式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柱身細長,柱頭裝飾得像花籃,顯得更為華麗精巧,雅典的奧林比昂神廟是這一形式的典型。

(二)雕刻

雕刻與建築是有密切關係的。希臘的雕塑作品,主要的特色是體態健美、形象逼真、比例勻稱。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著名雕刻家有菲狄亞斯、米隆等。

在重建雅典衛城時由菲狄亞斯擔任藝術裝飾的總設計師。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他的作品,目前,從雅典衛城的主要建築物帕特農神廟的殘餘雕刻中還可以窺見菲狄亞斯藝術風格的一些真跡。其中,壁帶浮雕表現了每4年一次的向雅典娜獻新衣盛典的遊行隊伍,數以萬計的人物和動物布滿在長160米、隻有1米高的浮雕帶上。人物、動物的姿態、表情、以及其他細節都表現得淋漓盡至,充分表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藝。

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菲狄亞斯曾經親自為雅典衛城作了3個雅典娜雕像,分別是:佇立於廣場上的普羅馬霍斯雅典娜,高9米;衛城山門立柱上的雅典娜,高7米;帕特農神廟內的雅典娜,高12米。但是,所有這些現在都已經失傳,現在隻有一座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摹製品留下了菲狄亞斯原作的相貌:雅典娜頭戴戰盔,肩披鎧甲,身著衣裙;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像,左手扶著刻有希臘人和亞馬遜之戰場麵的盾牌,挺身佇立,氣宇軒昂。據記載,原作相當宏偉,是用黃金和象牙鑲製而成的。

智慧女神雅典娜

除此以外,菲狄亞斯還為奧林匹斯山的宙斯廟製作了宙斯像。這座宙斯像是用黃金和象牙雕刻的,高達20米,曾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但是,這件作品現在也已經失傳。傳說,在希臘羅馬時期,人們都認為如果一生從來沒有見過菲狄亞斯的作品,那這個人會抱憾終身的。

米隆擅長製作青銅像,其作品突破了古風時期雕刻作品的拘謹形式,將希臘的雕刻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擲鐵餅者》是米隆的代表作,大約作於公元前450年。原作是用青銅雕刻的,但現在已經失傳,幸好現在還保存有幾件羅馬時期的大理石摹製品,使後人得以了解《擲鐵餅者》的原貌。

《擲鐵餅者》高約152厘米,在羅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都收藏了其大理石摹製品。雕像選取運動員投擲鐵餅過程中的瞬間動作,這正是鐵餅出手前一係列瞬間萬變動作中的暫時恒定狀態,運動員右手握鐵餅擺到最高點,全身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趾反貼地麵,膝部彎曲成鈍角,整個形體產生一種緊張的爆發力和彈力的感覺。形體造型是緊張的,然而在整體結構處理上,以及頭部的表情上,卻給人以沉著平穩的印象,這就是古典主義追求的風格。

擲鐵餅者

《雅典娜和瑪息阿》是米隆的另一件著名作品,所表現的故事情節是:雅典娜女神從水中看到自己吹笛時難看的樣子,而將笛子棄擲於地,這時,在一旁窺視的山林神瑪息阿正想要上前去撿起笛子,又發現雅典娜回頭斥責的目光,不禁害怕得向後退。這件作品的原作也已經失傳,隻保存有羅馬時期的摹製品,現在雅典娜像收藏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而瑪息阿像收藏在意大利羅馬的拉特朗美術館。

雅典娜與瑪息阿

二、古希臘的史學

西方一般情況下所用的“曆史”一詞起源於古希臘,它的原意是“經調查研究的記事”。古代希臘的曆史學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當時在小亞細亞沿岸的希臘城市中,出現了一些用散文形式記述上古希臘史和神話傳說的作家。雖然他們還算不上真正的曆史學家,還沒有能夠將自己掌握的材料加以鑒別分析,但他們為後來希臘曆史著作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一)史學家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是希臘首位著名的史學家。他出生在小亞的希臘城市哈裏卡納蘇,他由於反對僭主政治而隻得離開故鄉,曾在埃及、巴比倫、敘利亞及黑海北岸等地遊曆,訪查傳聞逸事,憑吊曆史遺跡,了解風土人情。公元前447年他移居雅典,結識了伯裏克利和索福克利斯等人,參與雅典的文化政治活動。希羅多德對希波戰爭中希臘諸城邦打敗波斯侵略的英雄業績非常敬佩,他搜集了許多相關史料。他於公元前443年移居雅典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城市圖裏,創作了《曆史》。

“曆史之父”希羅多德

這部《曆史》又叫作《希臘波斯戰爭史》,共有9卷。他在前4卷裏,敘述了埃及、巴比倫、波斯、小亞和黑海北岸各地區的曆史;在後5卷中,他記載了希波戰爭的經過。就此書所涉及的範圍,可以說是當時西亞、北非和希臘的一部通誌。

希羅多德得創作風格是文筆流暢、敘事生動。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據他親身查訪而寫成的,其中有許多都是十分珍貴的史料。不過希羅多德自己也承認,他是有聞必錄,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可信的故事或傳說,混淆在史實之中。盡管他努力尋求曆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想為某些事件找出合理的解釋,但又往往用神意支配人類命運來說明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