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鄭國霸業(3 / 3)

這時候,鄭國大將祝聃一箭射中姬林左肩,緊接著祝聃趕上前要擒拿姬林,周王眼看就要被俘,幸而姬寤生有政治頭腦,急急鳴金收軍。

回到兵營後祝聃詢問寤生:“我差一點就把他捉住,您為什麼突然鳴金呢?”姬寤生回答到:“對方是天子,我是諸侯,與天子作戰本來是不對的,我們迎戰也是不得已。如果將天子捉到了我們該怎麼處理呢?”大臣祭仲也說:“現在天子已經知道我們的實力了,接下來我們應該給天子台階下,讓他留點顏麵。”

當天晚上,祭仲帶了大群牛羊到姬林禦營之中,一見麵就向姬林謝罪,請求天子赦免。姬林本來就在戰爭中失敗,又負傷了,滿懷的怒氣無處發泄。現在看到姬寤生給他台階下,沒有辦法隻好心不甘情不願地赦免姬寤生,狼狽而回。

鄭國部隊取得這次戰役勝利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正確地采用了先進的戰法。它所創的“魚麗陣”,使步兵和戰車能夠較好地配合協同,使得鄭國部隊的戰鬥力得到極大提高,受限於傳統車戰戰術的中央聯軍陷入被動失敗的境地。

第二,是正確地選擇了進攻的主攻方向,采用了合理的進攻步驟。因為中央聯軍的兩翼都很薄弱,尤其是作為左翼的陳國部隊最單薄,導致中央聯軍失去了掩護。

鄭國部隊首先攻擊左翼,然後攻擊右翼,最後合兵攻打中央聯軍中軍的戰術,正好擊中中央聯軍部隊的薄弱所在,從而取得戰役勝利。

鄭國部隊首先攻擊聯軍左翼

第三,是能夠準時把握進退尺度,在戰爭已經分出勝負的情況下,能夠果斷停止追擊,既爭取了政治上的主動,也享有了軍事上的勝利成果。

這次戰役在軍事史上具有重大意義,“魚麗陣”的出現,使中國古代經典戰陣——車陣戰法更加嚴密、靈活,極大推動了中國古代軍事戰術的演進和革新。而在戰爭中,鄭莊公采用先用左、右部隊攻擊敵軍實力較弱的兩翼,然後全軍攻擊敵軍主力的作戰指導,是中國古代戰術的精華之一。

這一戰埋葬了周王朝中央政府四百餘年的最高權力和威望。這時候洛邑的中央政府地位已降到跟各封國政府同等了。天下九州管理者的國王,經過姬寤生的打擊以及稍後不斷貶值後,慢慢從人們視野中消失,最後成為野心家實現霸業的工具。周帝國本是一個邦聯似的國家,現在封國眾多,每個封國都成為獨立的最高權力機構,再沒有一個淩駕於頭頂的人來幹涉他們。

鄭莊公的圖霸事業雖達到頂峰,但由於鄭處四戰之地,周圍均為文化發達的實力較強的國家,難以大幅度開拓疆域。鄭莊公在戰略上又犯有忽視政治影響、側重武力手段的錯誤,無視千年來之尊王思想及禮製觀念,與周室交惡,直至交戰,以至失去多數小國同情與支持。

二、霸業終結

葛之戰後,鄭國的輝煌時期也隨之而去,尤其是莊公的逝世,給鄭國帶來的損失是不可計數的。

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0年)夏天,鄭莊公病入膏肓,自覺自己在人世間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於是把宰相祭足喊到床頭,對他說:“我有11個兒子。除了世子忽以外,姬突、姬亹、姬儀,都很有貴人的表象。而公子突的才能,似乎又在其他三個兒子上麵。我想把領主的寶座給姬突,你看怎麼樣?”這位宰相這時候還是非常盡心的,於是他對莊公說:“公子忽是嫡長子,當世子已經很長時間了,而且軍功卓著,民眾也很信服他。您要把他廢掉,我不敢按照您說的去做!”莊公聽到這樣的話,心裏一歎息,隻好轉而求其次,便對宰相說:“子突不是個安心做臣子的人,如果子忽繼承權力,隻好把子突送到他外祖父的國家。”祭足說:“世界上沒有誰比父親更了解兒子了,您就這麼做吧。”最後莊公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鄭國恐怕從此不得安寧了!”接著公子突被送到宋國去了。

五月,鄭莊公去世。世子忽成為了鄭國新的領主,也就是鄭昭公。昭公登上國君的位子後,按照禮節要派大臣到各國訪問。祭足出訪宋國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察看公子突有什麼舉動。

公子突的母親出身宋國雍氏家族

公子突的母親雍姞出身於宋國雍氏家族,這個家族的人很多在宋國做官,與宋國領主宋莊公的關係很密切。公子突到了宋國以後,不甘於在宋國碌碌無為,他還想回到鄭國奪取國君的位子。於是他先與他的外祖父家族雍氏的人商量。而雍氏家族對於這件事情非常熱心,他們決定借用宋國的力量。於是便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宋國國君莊公,宋莊公清楚地明白一個與己和善的鄭國國君比現在的國君要好的多,而且正好利用公子突需要幫助的時候獲取更多的利益。

正巧鄭國宰相祭足訪問宋國,宋莊公馬上想到了辦法,於是他很高興地說:“公子突回到鄭國的事,就在祭足身上了。”於是派很多士兵在大殿中埋伏,等待祭足來拜見。鄭國宰相剛行完禮,士兵們就衝了進來,把祭足綁了起來。這位鄭國宰相對這種狀況非常驚訝,就大聲責問:“我犯了什麼罪?”宋莊公說:“先押到武器庫再說。”祭足就被關進了武器庫裏麵,甲士們把周圍包圍得水泄不通。祭足這個時候非常害怕,坐都無法坐穩。

到了晚上,太宰華督親自帶著水酒到武器庫來,給祭足壓驚。祭足說:“我代表鄭國本著和平的目的來到你們宋國,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冒犯宋國了?是我們的國君缺少禮節,還是我這個使者不稱職?”華督輕笑一下,對祭足說:“嗬嗬,都不是啊。公子突是雍家的外甥,這事情大家都知道。現在公子突到我們宋國,我們國君宋莊公很可憐他。再說世子忽柔弱膽小,不是當君王的材料。你要是能把世子忽趕出鄭國,讓公子突成為國君,我們國君願意和你世代結為親家。希望你好好考慮考慮!”這時候祭足還是很擔心於是反問:“世子忽成為國君,是莊公定下的。要是我一個大臣把國君廢掉了,其他國家的國君向我問罪怎麼辦?”華督聽後,細言開導說:“你們以前的國君很喜歡公子突的母親雍姞,子憑母貴,不是也可以嗎?再說篡位逐君的事情,哪個國家沒有發生過?隻要你自己的力量強大,誰會說你有罪!”接著又附在祭足的耳邊說:“我們現在的國君登位,也是先廢後立的。你放心吧,我們宋國會擔保你沒事。”這位宰相還在做著思想鬥爭,於是緊皺著眉頭不說話。華督看他對利誘還是猶豫不決,於是就拋出了大棒,威脅說:“你要是不願意,我們宋國就會派無敵猛將南宮長萬,帶領600輛戰車,護送公子突回到鄭國。那時候,你的人頭就會被用來祭軍旗,我們今天見麵也就是最後一次了!”祭足這時候知道沒有退路了,隻好答應下來。

太宰華督到武器庫會見祭足

準備工作做好以後,就要進行最後的實質性的談判了。第二天,宋莊公就派人叫公子突到密室,宋莊公很狡猾,他首先是耍了一個計謀。他先以退為進,對公子突說:“我和雍家的人談好了,準備送你回鄭國。但是現在鄭國的新君,寫了一封秘信給我,說:‘隻要把公子突殺了,鄭國願意割讓三座城池作為回報。’我和你外祖父家的關係很好,所以我不忍心殺你,現在把這個情況偷偷告訴你。”公子突一見這情況心裏很慌,馬上跪下說:“我因為遇到不幸,才跑到宋國。現在我的性命,就全靠您了。如果能借助您的力量,使我能夠重新見到先人的宗廟,隻要是您想要的都可以給您,更不要說是三座城了!”宋莊公心裏為自己的智慧暗暗高興了一下,不過表麵沒有露出一點訊息,他接著嚴肅地對公子突說:“我把祭足關在武器庫裏麵,正是為了公子你啊。這件事要辦成功一定需要他的幫助,你們最好一起搞一個盟誓。”於是祭足被叫來與公子突見麵,雍氏家族的族長這時候也被叫來了,把廢忽立突的事說清楚後。三人便歃血為盟。宋莊公自己做了盟誓儀式的主持人,太宰華督是證人。宋莊公又讓公子突立下誓言,除了割讓三座城池外,還要白璧100雙、黃金10000鎰,每年送糧30000鍾,作為回報。祭足也在上麵簽名作為憑證。公子突對國君位子的貪欲已經讓他置鄭國利益於不顧,所有的條件全都答應了。宋莊公最過分的是要求公子突把所有的權力全交給祭足,公子突竟然也答應了。宋莊公這時候聽說祭足有個女兒,便讓祭足把女兒許配給雍氏的兒子雍糾,並讓雍糾一起去鄭國成親,授予大夫的官職。祭足當然不敢不聽。

公子突和雍糾扮成做買賣的駕車跟隨祭足

公子突和雍糾扮成做買賣的,駕車跟隨祭足,九月初一回到了鄭國,藏在宰相祭足的家中。這時候祭足假裝生病了,不能處理國事。大臣們信以為真,全跑到宰相祭足家去巴結。祭足便埋伏了一百名士兵在牆的夾壁裏,然後讓大臣們到裏屋見麵。大臣們驚奇地發現祭足滿麵紅光,衣帽整齊,一點也不像生病的樣子,趕忙問道:“宰相沒病,怎麼不去辦公啊?”祭足說:“不是我生了病,而是鄭國生了病。以前的國君寵愛公子突,曾告訴過宋莊公。我去宋國出使的時候,宋莊公對公子忽繼位非常惱火。現在宋莊公就要派猛將南宮長萬,率領戰車600輛,幫公子突討伐我們鄭國。鄭國有災禍,也就是我們有災禍啊!”

高渠彌支持公子突繼位

大臣們在這種關係到國君廢立的大事的時候都不敢說話,隻是你看我,我看你。祭足見到這種情況對辦成大事更有信心了,馬上說:“現在要讓宋國軍隊撤回,隻有廢忽立突可以。現在公子突就在我這裏,你們要是不從,就說出來!”這時候大將高渠彌因為世子忽曾經阻止鄭莊公封他當上卿,一直對世子忽有怨恨,現在一個翻身的機會來了,他馬上一挺身,握著劍說:“宰相說的好啊,您能這樣想實在是鄭國的福氣。我們願意馬上晉見新的國君!”大臣們聽了軍方重要將領高渠彌的話,以為宰相已經獲得了軍方的支持。又看見牆外邊大量的士兵,都很害怕,隻好答應了。

祭足這時候就把公子突叫出來,讓他坐在堂中央。宰相祭足和將軍高渠彌率先跪下了。其他大臣沒辦法,隻好一齊跪下。祭足預先寫好了有大臣們簽名的奏章,派人送給國君忽,說:“宋國派了強大的部隊來擁立公子突登上鄭國國君的位子,我們國家不能再容您了。”然後自己又寫了封密信,信裏寫著:“您成為國君,實際上不是您父親的願望,而是我堅持才讓您登上位子的。宋國把我關起來,讓我發下誓言把您給廢了,我恐怕自己即使死了也不能使事情有轉機,於是口頭答應了。現在宋國部隊快要到達城外了,大臣們害怕宋國強大,一起商量去迎接。在這種情況下您不如暫時退位,等以後有機會我再把您給接回來。”最後又寫了一句誓言:“違背這些話的,就像晚上的太陽一樣!”鄭昭公看了大臣的表章和密信,知道已經孤立無助,於是流著眼淚與媯妃告別,逃到衛國去了。

這位鄭國精銳軍團的統帥,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為他的父親建立了一個一流強國,在成為領主(國君)後卻變得如此沒落了,最好在眾叛親離下,隻身逃走。姬突於是便成為新的領主,但是依靠外力成功的他,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鄭國國力自此大減,從此後默默無聞。

春秋時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像鄭國這樣的不流血政變。之後的悠久歲月,大多數成功的政變,退位者總是免不了被殺死——就算是運氣好,也會一生在監獄裏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