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春秋開端(1 / 1)

趙國(山西洪洞北)領主姬帶提醒姬宮涅說:“山崩川竭,顯示人的血液枯幹,肌膚消失。岐山又是周王朝創業之地,一旦塌陷,更非同小可。大王如果求賢輔政,還可能消除天怒。如果仍然隻一味找美女、覓豔婦,恐怕要生變亂。”這些話不是任何一個暴君聽得進耳朵的,於是姬官涅大怒,把姬帶遣返回他的封國。由於地震和旱災一起降臨,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的破壞,於是大饑荒出現了。《詩·大雅·召旻》就記載了當時人民因災荒不得不到處流亡。嚴重的自然災害,更加速了周的滅亡。與此同時,西北諸遊牧部落的入侵更加頻繁深入,以至於當時有人發出“日蹙國百裏”的哀歎。

褒國(陝西漢中西北)領主褒(王向)進諫說:“大王既不畏懼上天的警告,又舍棄忠良,怎麼能夠管理國家。”姬宮涅大怒,把褒(王向)囚入監獄。

褒王向姬宮涅進諫

褒(王向)的兒子褒洪德為了營救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但還是不能成功,最後他想到了四百年前周王朝創始人姬昌被前王朝統治者子受辛囚禁在羑裏的故事,於是便訓練一批以褒姒為首的美女,獻給姬宮涅。這個謀略果然成功,不久褒國女子統治了整個皇宮,而褒姒很快就使姬宮涅對她言聽計從。不但釋放了褒(王向),還逐步將褒姒立為皇後。

公元前773年,周幽王把原配妻子申後廢掉,同時將申後所生的太子姬宜臼貶為平民,發配到370公裏外的申國(河南南陽),命他的外祖父申國領主管教,然後馬上宣布褒姒成為正式王後。我們無法想象一個絕代風華的美麗女子對男性的吸引力,但是由周幽王的喪失理智的要博得美人一笑就可以看出了。

周幽王

幽王想方設法引褒姒發笑,她還是一臉肅容,使幽王既生氣又焦急。於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獻計說:“如果燃起烽火,包管王後會笑。”點燃烽火是國家大事,亂燃烽火連小孩子都知道絕不可以,但姬宮涅認為偶爾玩一次沒有關係。他就帶著褒姒,前往鎬京東方45公裏的驪山,舉行盛大宴會。歡宴到深夜時,姬宮涅下令燃起烽火。刹那間火焰直衝霄漢,首都附近的封國領主們從夢中驚醒,以為京城已被蠻族包圍,國王危在旦夕,馬上帶領軍隊前去馳援。而周幽王和褒姒居高臨下,在城頭上準備欣賞這場使人出醜的偉大節目。

黎明時分,那些身披重甲,汗出如雨,銜枚疾進的軍隊,果然進入視線。不久就抵達驪山腳下,封國的部隊雖經過一夜急行軍,仍然精神抖擻,麵上呈現著即將獻身國王、為國戰死的忠義表情。周幽王非常高興,傳旨說:“謝謝各位:沒有什麼外寇,我隻不過用烽火稍稍解悶一下罷了。請你們原路回去,另候犒賞。”那些封國領主好不容易才相信自己聽到的話後,紛紛偃旗息鼓,狼狽而去。褒姒看在眼裏,不禁嫣然一笑,這一笑使她更加美麗動人。姬宮涅大喜說:“王後一笑,百媚俱生。”

烽火戲諸侯。王後一笑,百媚俱生

為了進一步博得美人歡心,姬宮涅又下令:申國殺掉姬宜臼。申國領主堅決不奉命,並寫了一個奏章,提出嚴厲的抗議。周王朝的創建者早在開創王朝之初就確定了長子繼承製,成為周王朝的立國基礎。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崇拜祖先的國度裏,祖先的決定已經成為國家意誌,相當於法律,後代應該無條件執行。而幽王廢除長子無疑是對傳統的違背,是對國家安定的威脅。同時,作為皇後的娘家有必要在女兒受了委屈的時候,來教訓女婿。所以,申國領主不覺得自己的反對是錯誤的,畢竟國王再大也不如國王的祖先大。

然而姬宮涅大怒,並做出十分迅速且強烈的反應,他撤銷申國領主的封地,並集結軍隊,準備出兵討伐。申國領主知道自己力量單薄,就跟位於首都附近的蠻族犬戎部落結盟,組成聯軍。犬戎部落早就對富裕的首都財富和美女垂涎三尺,便馬上答應。申國派人在首都埋伏內應,策應聯軍的進攻。姬宮涅急燃烽火向各領主求救,但這如《狼來了》的故事情節,牧童第一次喊“狼來了”,大家飛奔來救,他笑大家傻瓜,等到狼真的來了,牧童再喊時,他自己就成傻瓜了。姬宮涅雖然年老,但年齡不一定帶來智慧,他做出的竟是隻有寓言裏牧童才做出的事。烽火狼煙,日夜燃燒,封國領主們都拒絕再被戲弄。鎬京於是陷落,宰相姬友戰死,姬宮涅被殺,褒姒被蠻族擄去,不知道下落。而首都也遭到了徹底的破壞,大量的居民和財富被掠奪,建築也被大量燒毀。

申國領主知道姬宮涅死亡後,就聯合若幹重要領主,將他的外孫姬宜臼推上寶座。但首都鎬京經蠻族一場焚燒和劫掠,人民流離,一片斷瓦殘垣,無法居住。姬宜臼隻好將首都遷到東方320公裏外另一座大城市洛邑(河南洛陽)。因為洛邑在鎬京之東,史學家便將東遷後的周王朝稱為“東周”,將鎬京時代稱為“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