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風俗習慣(2 / 3)

(2)這個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係印度尼西亞語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

(3)這個民族崇拜祖先,信仰萬物有靈。基督教傳入後,該族一部分人信奉基督教。

答案:高山族。

2.請將下列少數民族文學代表作與各自對應的民族用線連接。

A.《江格爾》 a.維吾爾族

B.《格斯爾傳》 b.傣族

C.《嘎達梅林》 c.蒙古族

D.《阿凡提的故事》

E.《召樹屯》

答案:A-c;B-c;C-c;D-a;E-b。

3.請將下列我國傳統節日按農曆日期由早到晚排序。

A.中秋節 B.端午節 C.龍頭節 D.重陽節 E.元宵節

答案:E-C-B-A-D。

趣味題點:元宵節:正月十五;龍頭節:二月初二;端午節:五月初五;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

4.請將下列節日與其所屬國家用線連接。

A.城市節 a.美國

B.神牛節 b.印度

C.十勝節 c.葡萄牙

D.同齡節 d.尼泊爾

E.海運節 e.法國

答案:A-c;B-d;C-b;D-e;E-a。

5.我國各少數民族因習俗、文化差異,有各自的節日。將下列節日與其所屬民族用線連接。

A.雪頓節 a.苗族

B.趕秋節 b.瑤族

C.花王節 c.藏族

D.達努節 d.壯族

E.七月會 e.土族

答案:A-c;B-a;C-d;D-b;E-e。

四、趣味樂園

“抓周”風俗

“抓周”又叫“試兒”,這種習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是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在古代,每逢“抓周”的時候,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賬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一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用一銅茶盤,內放私塾啟蒙課本:《三字經》或《千字文》一本,毛筆一枝,算盤一個,燒餅油果一套。女孩加擺:鏟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誌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則謂長大以後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謂長大以後好學,終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盤,則謂將來長大善於理財。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謂長大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也要被說成“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福,善於及時行樂”。

總之,“抓周”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舐犢深情,具有家庭遊戲性質,是一種具有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也在客觀上檢驗了母親是如何帶領的,如何進行啟蒙教育的。第三階段 趁熱打鐵

“入國問禁,入鄉問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習慣,形成了風格迥異、色彩斑斕的民情風俗。

一、快速判斷

1.西班牙盛行的鬥牛看起來有些殘忍,卻是那裏古老的傳統,蘊涵著獨特的意義。通常,用於鬥牛的牛死後會被恭敬地埋葬,還有為牛準備的專用陵園。

答案:錯

趣味題點:鬥牛的曆史非常古老,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就有關於鬥牛的記載。西班牙開始采用人和牛搏鬥這種形式是進入18世紀後,人和牛瘋狂表演的同時,也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原來,在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牛被視為神聖的動物,有把牛作為祭品的傳統,並將這種傳統保留至今。鬥牛就是通過吃牛肉來表達對賜予食物的神明的謝意。

2.古羅馬鬥獸場裏同時囚禁著奴隸和猛獸。

答案:對

趣味題點:作為古羅馬標誌的科洛西姆大鬥獸場,是羅馬最宏偉的古建築之一。它始建於75年,動用了8萬名戰俘,修建時間達10年之久。建築高52米,為一座露天的圓形大理石建築。幾百年前,鬥獸場因地震而部分倒塌,但至今仍可看到囚禁奴隸和猛獸的地窖。

3.德國青年誌願者的服務項目很多,經常義務為政府從事一些報酬低、又累又髒且沒人願幹的工作,如幫替農民清潔煙囪。

答案:錯

趣味題點:在德國,煙囪清潔工的報酬比一般公務員還高。所以,許多人都樂意從事此項職業。

4.仫佬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

答案:對

趣味題點: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農曆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5.聞名中外的蠟染,是瑤族的傳統手工藝。

答案:對

趣味題點:瑤族的工藝美術有印染、挑花、刺繡、織錦、竹編、雕刻、繪畫、打造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其中尤以蠟染、挑花出名。

二、智慧選擇

1.撲克的正麵版有四種圖案,其中代表幸福的是: 。

A.梅花 B.方塊 C.黑桃 D.紅桃

答案:A

趣味題點:紅桃、方塊、梅花、黑桃4種花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4個季節。“紅桃”是紅心形,象征智慧、愛情;“方塊”表示鑽石形狀,其含意是“財富”;“梅花”的黑色三葉,源於三葉草,代表幸福;“黑桃”代表橄欖葉,其意象征和平。2.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這天要吃元宵,還會舉行燈會,這天又叫: 。

A.上元節 B.中元節 C.下元節

答案:A

趣味題點: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下元節是農曆十月十五。

3.把自己心愛的人稱為“卷心菜”的是哪個國家?( )

A.意大利人 B.美國人 C.芬蘭人 D.法國人

答案:D

趣味題點:世界各國由於風俗習慣不同,對情人的稱謂也各不相同。美國人把戀人稱為“蜜”。法國人把自己心愛的人稱為“卷心菜”。意大利人對愛人常稱“小甜菜”。波蘭人把自己的情人比喻為“餅幹”。立陶宛人把自己心愛的人稱為“啤酒”。以色列人叫愛人為“我的大蒜”。阿拉伯人稱妻子為“我的胡瓜”。浪漫的維也納人用“我的小蝸牛”來稱呼心愛的人。最妙的算是墨西哥人,他們稱愛人為“爆炸的火山”。

4.西方曆史悠久的萬聖節也叫:_____。

A.鬼節 B.南瓜節 C.亡靈節 D.故人節

答案:A

趣味題點:“萬聖節”又稱“鬼節”。它是西方曆史悠久的節日之一。據說,早在公元前,住在英倫三島、愛爾蘭、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為殘廢和黑暗之神舉行慶祝活動。這一天晚上,他們預備了許多美味佳肴,讓善良的鬼來吃,還在曠野的山丘上燃起篝火,讓明亮的火焰招來善鬼,驅走惡魔。這可能是鬼節的最早形式了。後來,“鬼節”又與基督教相結合,成為聖徒們的一個傳統節日,並改稱為“萬聖節”,時間定於每年的11月1日。以後,這一節日逐漸從歐洲傳入北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區。

5.在每年的聖誕節,澳大利亞的聖誕老人有點與眾不同,因為他們: 。

A.沒有胡須 B.用袋鼠拉車 C.穿著短褲、背心

答案:C

趣味題點:澳大利亞的聖誕節正值仲夏,天氣很熱,所以這裏的聖誕老人穿戴特殊,盡管須發也沾著“雪花”,但卻穿著短褲和背心。

6.向上旋轉不已的紅、白、藍三色斜條玻璃圓柱是哪個行業的標誌?( )

A.印刷 B.旅店 C.洗衣 D.理發

答案:D

趣味題點:在中世紀,西歐流行一種說法:人生病主要是因為體內各種元素不平衡,隻要引出多餘的“元素”,就會恢複健康。而血液則被認為是最容易引出的一種“元素”,因而歐洲人認為“放血是康複之始”。但醫師認為這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自動手放血,而托理發師來做,於是理發師就成了業餘外科醫師。

1540年,經英格蘭國王批準,成立了理發師、外科醫師聯合會,並為此舉行了莊嚴的儀式。國王親自把批準書交給聯合會主席維凱瑞。從此,理發師正式打出了外科醫師的牌子,並選擇三色柱作為他們行醫和理發的標誌。三色柱中的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1745年,英王喬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醫學會,外科醫師從此與理發師分家,但理發店門前的三色柱卻一直沿用下來。世界各國的理發店認為這種花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紛紛效仿,把它作為理發店的唯一標誌。

7.在我國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習俗——祭“灶神”的時間各地不一,北方人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哪天?( )

A.臘月二十四日 B.臘月二十五日 C.臘月二十七日

答案:A

趣味題點:祭灶的時間各地不一,北方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民間還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老百姓在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在臘月二十五舉行祭祀。

8.“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人們公認的我國第一副春聯,它的作者是誰?( )

A.諸葛亮 B.陶淵明 C.孟昶 D.曹植

答案:C

趣味題點:964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下令要大臣在“桃符”(畫有神像的桃木板,舊時認為可以避邪)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可是,孟昶對大臣們寫好的對句都不滿意。於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國文字記載下來的一副最早的春聯。

9.雲南省麗江地區聚居的納西族婦女後腰部披一件羊皮做成的飾物,上麵繡著日月和七星,表示什麼意思?( )

A.美麗 B.地位 C.勤勞

答案:C

趣味題點:羊皮之上有兩枚較大的圓盤,分別代表日和月,而7枚稍小的圓盤代表7顆星星,象征著納西婦女“肩擔日月,背負繁星”,以頌揚納西族婦女辛勤勞作之美德。

10.我國南方有一個民族家家戶戶都栽種茶樹,飲茶也是他們的一大嗜好。很久以前,他們就以種茶樹著稱,並被譽為“古老的茶農”,這個民族是: 族。

A.普米 B.拉祜 C.傣 D.德昂

答案:D

趣味題點:德昂族所以被稱為“古老的茶農”,是因為其創世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中,曾有這樣的說法:在沒有人類之前,從天空飄下102片茶葉;單數變成了51個健壯的小夥子,雙數變成了51個美麗的姑娘,他們組成了51對

恩愛夫妻,經過10001次磨難之後,其中的50對返回了天界,最小的一對留在地上,他們就是德昂族的祖先。

三、趣味搶答

1.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個,請說出人口上億的民族。

答案:人口上億的民族有7個,即漢族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俄羅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

2.1911年,孫中山先生當選臨時大總統,在他的提議下,將國旗改為“紅黃藍白黑”五色,表示多民族共和之意。請你將上述顏色對應的民族排列出來。

a.滿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e.漢族

答案:紅色-e;黃色-a; 藍色-b; 白色-d;黑色-c。

3.請將戴戒指的不同部位與表示出的意思用線連接起來 。

A.食指 a.獨身或離婚

B.中指 b.求婚或想結婚

C.無名指 c.戀愛中

D.小指 d.已訂婚或結婚

答案:A-b;B-c;C-d;D-a。

4.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數能歌善舞,其民族樂器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請將下列民族與樂器名稱用線連接起來。

A.蒙古族 a.冬不拉

B.哈薩克族 b.馬頭琴

C.達斡爾族 c.斜格乃

D.烏孜別克族 d.木庫連

答案:A-b;B-a;C-d;D-c。

5.關於吉卜賽人的起源有如下說法。

A.英國人 a.稱他們“茨岡人”B.法國人 b.認為他們起源於埃及

C.俄羅斯人 c.認為他們起源於波希米亞,故稱之為波希米亞人

答案:A-b;B-c;C-a。

四、趣味樂園

“壓歲錢”的傳說

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夠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為什麼會有壓歲錢呢?這裏有一個傳說故事。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裏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裏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近,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第四階段 循序漸進

民族民俗,是開闊視野,麵向世界,認識人類社會、曆史、文化、宗教、禮儀等的窗口。曆史漸漸久遠,而民俗卻似不同風格的水墨畫,詩意濃鬱,回味無窮。

一、快速判斷

1.花炮節是湖南、貴州、廣西相毗鄰的侗族地區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

答案:對

趣味題點:花炮節是侗、壯、仫佬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三江、龍勝和湖南通道等地。各地節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

2.我國的藏族有一種“天葬”的習俗。

答案:對

趣味題點:人死了以後,邀請自然界的鳥類來啄食屍體的“天葬”,是西藏藏族人民的古老風俗。

3.從戰國時期,壯族人就能鑄造銅鼓。

答案:對

趣味題點:從戰國時期開始,壯族人民就能鑄造銅鼓,它既是樂器,又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4.少數民族自治州最多的省份是雲南省。

答案:對

趣味題點:雲南省有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是自治州最多的省份。

5.木球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流行的打毛球基礎上改進發展而成的傳統體育項目。

答案:對

趣味題點:木球是聚居農村的回族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泛流行的“大蘭子”“打毛球”發展、改進而成的一種球類運動。它的比賽既有強烈的對抗競爭,又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二、智慧選擇

1.每年七八月間, 族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節日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和射箭等比賽。

A.維吾爾 B.達斡爾 C.蒙古 D.塔塔爾

答案:C

趣味題點:“那達慕”是蒙古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是蒙古族人民傳統的群眾性集會,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2.蕩秋千是 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A.朝鮮 B.維吾爾 C.蒙古 D.哈尼

答案:A

趣味題點:蕩秋千,是朝鮮族婦女喜愛的民間遊戲,每逢節日聚會,人們便會看到成群結隊、身穿鮮豔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婦女,聚集在一起蕩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