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有 個少數民族。
A.8 B.9 C.10 D.11
答案:C
趣味題點:回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是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
4.“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 族盛大的節日。
A.彝 B.苗 C.壯 D.白
答案:D
趣味題點: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在雲南大理的點蒼山麓舉行,其宗旨是祈盼五穀豐登。三月街過去叫做“觀音市”。
5. 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A.摔跤 B.賽犛牛 C.鬥牛 D.拔河
答案:B
趣味題點:賽犛牛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由經驗豐富的牧民駕馭性情暴躁的犛牛進行賽跑,原在11月25日進行,現在改在望果節(秋收前)。犛牛是青藏高原的生產運輸工具。賽犛牛在牧區和半農半牧區比較盛行。
6.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立於宮廟殿堂門前,用以識日影與拴馬匹的石柱,稱為碑。碑在秦代被稱為: 。
A.刻石 B.石像 C.神柱
答案:A
趣味題點:古時,人們把立於宮、廟、殿、堂門前的用以識日影及拴馬匹的石樁稱為碑。爾後,在人死入葬時,人們在墓坑周圍樹立石樁——碑,並築上孔,用以係繩徐徐下棺。這時的碑不具有紀念意義,隻是行葬的一種工具。後來,立於墓旁的石碑有些未被拔掉,並被人在上麵鐫刻上紀念或說明文字,為死者歌功頌德,於是便出現了“樹碑立傳”的墓碑。碑在秦代稱為刻石,到漢代才稱為碑。
7.曆史上的佤族一般用刻木記事,用各種實物分別代表特定意思,比如甘蔗、芭蕉表示友好,雞毛表示緊急,火藥表示械鬥等,而用辣椒表示的意思是: 。
A.絕交 B.氣憤 C.反抗
答案:B
趣味題點:在佤族地區,如果村寨之間發生糾紛,送甘蔗、芭蕉、黃蠟、草煙、牛肋骨和鹽巴表示友好;送辣椒表示氣憤;送雞毛表示事情緊急或最後警告;送火炭表示要燒對方寨子;送子彈或火藥表示要打對方。
8.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統一了中國東北地區,把滿洲人分別組成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和鑲藍八旗,為的是什麼?( )
A.便於管理 B.便於戰爭 C.便於收稅
答案:B
趣味題點: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麵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征,軍械糧草自備。入關以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製和兵餉製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八旗製度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
9.世界上大約有2700個民族,在各大洲之間,民族的數量很不平衡,而國家按民族構成又可分為單一民族國家、兩大民族並立國家和多民族國家。下列屬於兩大民族並立的國家是: 。
A.朝鮮 B.捷克 C.中國 D.加拿大
答案:D
趣味題點:加拿大是多民族國家,主要居民是英裔和法裔的加拿大人,其中英裔加拿大人占44%,法裔加拿大人占28%。
10.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打狗、殺狗和食狗肉的是哪個民族?
A.維吾爾族 B.滿族 C.苗族 D.壯族
答案:B
趣味題點:早期滿族人以狩獵、采集為生,這兩項生產活動都由狗來幫助。狗是他們的生產工具,是他們最要好的朋友,因此,滿族人與狗的感情十分密切,他們忌打狗、殺狗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三、趣味搶答
1.被朱德元帥譽為“壯誌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是誰?
答案:馬本齋。
2.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什麼?
答案: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
3.把以下飲食與各自對應的少數民族用線連接起來。
A.竹筒飯 a.彝族
B.饢 b.蒙古族
C.糌粑 c.傣族
D.馬奶酒 d.維吾爾族
E.坨坨肉 e.藏族
答案:A-c;B-d;C-e;D-b;E-a。
4.請根據敘述,說出這個民族的名字。
(1)中國境內的該族人一半以上居住在遼寧省,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等大城市。
(2)該族的文字是在蒙古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
(3) 1644年,該族八旗鐵騎入關,占領北京。
答案:滿族。
5.請將下列語族與其相應的語種用線連接起來。
A.壯侗語族 a.達斡爾語
B.蒙古語族 b.傣語
C.伊朗語族 c.景頗語
D.孟高棉語族 d.塔吉克語
E.藏緬語族 e.佤語
答案:A-b;B-a;C-d;D-e;E-c。
四、趣味樂園
各國的婚禮習俗
法國——白色婚姻。白色是浪漫的法國婚禮的主色調,無論是布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服飾,乃至所有的布置裝飾,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國人眼中的婚姻應該是純潔無瑕的。
德國——德國人的瘋狂。與德國人一直崇尚的理智與冷靜不同,他們的婚禮更多呈現出瘋狂的一麵。德國人在婚禮中會舉行派對。派對中,新人會被戲弄,這類似於我們中國的“鬧洞房”,其中重頭節目就是興高采烈地將碟子擲碎。
希臘——手套中的糖。希臘的新娘子會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帶進婚姻生活。
英國——貯放時間最長的蛋糕。英國人的婚禮多在正午舉行,隨後安排午餐聚會,稱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結婚蛋糕由大量水果製成,並在蛋糕麵上飾以碎桃仁,頂層叫“Christening Cake”,會保留至第一個嬰兒出生。
第五階段 一鼓作氣
民俗的發展演變,留下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印記,代表著各民族古老文明發展的曆程,是各民族從遙遠時期走來的足跡的記錄。
一、快速判斷
1.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部落用來證明男孩的成人儀式,發展成了蹦極運動。
答案:對
趣味題點:在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部落,男孩的成人儀式就是用粗蔓條拴住腳脖子,從大約20米的高處跳下。蔓條不是很有彈性,稍稍長一點就會有撞到地麵的危險。男孩用克服恐懼,勇敢地跳下以證明自己,才能被大家認可為成人。
2.在緬甸的巴洞地區,每一個家庭都以長脖為美。最年長的女人都是脖子最長的,在大家眼中也是最美的。
答案:對
趣味題點:在緬甸的巴洞地區,女孩子長到5歲時,就由鄉村醫生把一根直徑為1/3英寸的黃銅環繞在女孩子的脖子上。第二次用雞骨占卜,確定黃道吉日再繞上幾圈。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定期加圈。婦女頸部套上一圈一圈類似“脖套”的黃銅環,抬高了頜骨,壓低了鎖骨,致使脖頸最長的可達30厘米。3.印度婦女喜歡在眉心點痣,這種痣被稱為吉祥痣。
答案:對
趣味題點:愛美,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婦女們。但不同國家的婦女,她們對美的追求又不同,像印度婦女,她們喜歡在前額正中點一顆指頭大小的紅痣。印度人認為,眉心點痣是一種喜慶而且吉祥的表示,因此稱其為“吉祥痣”。
4.荷蘭薩安河流域有一種古老的習俗,就是當送喪行列經過風車旁邊時,風車就立刻停止工作,把車葉的位置微微移動,表示哀悼。
答案:對
趣味題點:風車是荷蘭的標誌。荷蘭的風車有大有小。大風車有數層樓之高,風車裏還可住人,還可用作堆放物品的倉庫,最高一層才是風車的轉動樞紐。
二、智慧選擇
1.壯族素有 的美譽。
A.銅鼓之鄉 B.孔雀之鄉 C.軟玉之鄉 D.魚米之鄉
答案:A
趣味題點:銅鼓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用青銅鑄造的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打擊樂器和禮器。它約產生於公元前1000年中葉或稍早。銅鼓是壯族極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存之一。
2.維吾爾族人最普遍的民間集體舞蹈是: 。
A.踩蘆笙 B.賽乃姆 C.孔雀舞 D.玄子舞
答案:B
趣味題點:維吾爾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
甫”等。
3.維吾爾族的吉祥物是: 。
A.百靈鳥 B.犛牛 C.山羊 D.駱駝
答案:A
趣味題點:百靈鳥是新疆牧區少數民族喜愛的鳥類之一。1991年12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委確定為維吾爾族的吉祥鳥,象征著能歌善舞、憧憬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天性。
4.青年婚前社交自由,晚上吹蘆笙串姑娘是哪個民族選擇對象和表達愛情的方式?( )
A.傣族 B.布依族 C.滿族 D.黎族
答案:A
趣味題點:晚上吹蘆笙串姑娘、“串寨子”和傣曆新年“丟包”等都是傣族選擇對象和表達愛情的方式。
5.“拋繡球、碰紅蛋、搶花炮”是哪個節日中舉行的活動?( )
A.彝族火把節 B.壯族歌圩節
C.藏族望果節 D.白族三月街
答案:B
趣味題點:每逢農閑、節假日或婚喪嫁娶,壯族各地區都要舉行對歌活動。壯族人稱之為“歌圩”。“歌圩”還是娛樂和青年男女社交戀愛的場所,在三月三歌節上,要舉行搭彩棚、擺歌台、拋繡球、碰紅蛋、擇佳偶、放花炮等活動。
6. 是彝族人為驅蟲保護莊稼而延續下來的節日。
A.趕年 B.六月六 C.火把節 D.沐浴節
答案:C趣味題點: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普遍的節日。傳說很久以前,天王恩澤不讓彝族過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間糟蹋莊稼。勇敢的彝族小夥包聰與十大力神摔跤3天3夜,終於將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頭變成了一座禿山。天王恩澤惱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麵,香麵變成了無數害蟲來吃莊稼,聰明的彝族每人點燃一把火,把害蟲全部燒光。天王恩澤不甘心失敗,年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蟲,彝族也毫不妥協地點燃火把對付害蟲。於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就成了彝族傳統的火把節。
7.我國“東巴文化”已經吸引了國內外的有關學者,並開始研究其形成和發展。請問,“東巴文化”屬於哪個民族?( )
A.納西族 B.傣族 C.摩梭族 D.高山族
答案:A
趣味題點:“東巴文化”是指納西族古代傳統文化,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納西族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民族,早在1000多年前就崇信東巴教。“東巴”意為“導師”“智者”,是集巫、醫學、藝術、匠於一身的宗教職業者。他們創造了東巴文和東巴經、東巴畫、東巴樂、東巴舞等文化藝術,統稱“東巴文化”。
8.忌諱別人在其屋內吹口哨、剪指甲,飲食上一般都不吃羊肉的是 族人。
A.瑤 B.侗 C.白 D.傣
答案:D
趣味題點:傣族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係列佛家聖物。在飲食方麵,傣族人不食或少食羊肉。
9.每年伊斯蘭教曆的 ,是伊斯蘭教傳統的開齋節。這天,人們要到
清真寺做禮拜,然後還要去掃墓、誦經,全家吃“粉湯”,結伴拜年。
A.8月1日 B.9月1日 C.10月1日
答案:C
趣味題點:伊斯蘭教曆10月1日是開齋節,又稱“肉孜節”。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曆每年9月為齋戒月,每日自破曉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稱為“封齋”。伊斯蘭教認為,9月是頒降天啟《古蘭經》經文元月,且是12個月中最吉祥、最高貴的月份,信徒逢此月應封齋。齋月最後一天尋看新月(月牙),見月的次日即10月1日即行開齋,為開齋節。如未見月,則繼續齋戒,開齋節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開齋節期間,人們身著潔淨的服裝,走親訪友,互相登門祝賀,家家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待客或饋贈,各族穆斯林沐浴後前往清真寺會禮,聽教長講經布道,並上墳悼念亡人。
10.清明節前後的潑水節是 族的年節。在這幾天,人們會互相往對方身上潑水,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A.傣 B.白 C.苗 D.壯
答案:A
趣味題點:每年清明節前後10天左右(傣曆六七月)的潑水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年輕人放鞭炮、賽龍船,載歌載舞,一直持續三四天。
三、趣味搶答
1.請在敘述中說出該民族的名字。
(1)這個民族居住在海南省最南端的“天涯海角”。該族生活的五指山區地處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稻作三熟,旅遊資源更是前景看好。
(2)該族家庭手工紡織技術曆史悠久,早在唐宋時代其棉紡織就領先於中原。元初,我國著名的女科學家黃道婆,就是到崖州學習了該族的紡織工藝,並把它傳播到江南地區,帶動了中原棉紡技藝的發展,因而才名垂青史的。
(3)跳竹竿是該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有著濃鬱的鄉土氣息。答案:黎族。
2.請在敘述中說出該民族的名字。
(1)在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女兒國”“人類母係氏族領地的活化石”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瀘沽湖湖畔,居住著一個神秘的民族。
(2)這個民族因至今保留著淳樸獨特的種種奇風異俗而著稱於世。
(3)這個民族的人至今生活在以女性為軸心的母係氏族大家庭裏,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生活。
答案:摩梭族。
3.“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屬相。幹支和生肖,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年。請將我國的“十二生肖”正確排序。
A.申猴 B.亥豬 C.酉雞 D.戌狗 E.未羊 F.午馬 G.子鼠 H.巳蛇
I.辰龍 J.卯兔 K.寅虎 L.醜牛
答案:G→L→K→J→I→H→F→E→A→C→D→B。
4.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不朽之作,請將下列民族與他們的傳世作品連接起來。
A.維吾爾族 a.《阿詩瑪》
B.柯爾克孜族 b.《格薩爾王》
C.錫伯族 c.《福樂智慧》
D.藏族 d.《瑪納斯》
E.彝族 e.《遷徙歌》
答案:A-c;B-d;C-e;D-b;E-a。
5.將下麵這些國家與他們在新年所要吃的食物用線連接起來。
A.蒜瓣湯 a.伊朗
B.抓飯 b.伊拉克
C.麥粥 c.朝鮮
D.甜飯 d.西班牙
E.七道菜 e.尼泊爾
答案:A-d;B-e;C-b;D-c;E-a。
四、趣味樂園
一些國家的顏色禁忌
歐美許多國家平時忌諱黑色,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
埃塞俄比亞人當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時穿淡黃色服裝。因此,出門做客時不能穿淡黃色的衣服。
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祥之事,都用藍衣作為標誌。
泰國忌紅色,認為紅色是不吉利的顏色,因為寫死人姓氏是用紅色墨水。
印度視白色為不受歡迎的顏色。
伊拉克討厭藍色,視藍色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諱使用藍色。
烏拉圭人忌青色,認為青色意味著黑暗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