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風俗習慣(1 / 3)

第一階段 躍躍欲試

民俗是古老而悠長的文化追憶,是文明進步和曆史變遷的思索。民俗所沉澱的文化內涵和隱含的人性化東西,永遠散發著獨特魅力。

一、快速判斷

1.10月1日是中國國慶節,也是國際老人節。

答案:對

趣味題點:1991年,根據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國際老人節如今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官方的老人節。

2.盡管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最新的市場調查顯示:在麥當勞餐廳裏,印度顧客消費最多的是便宜的炸薯條,而不願點價格較貴的牛肉漢堡。

答案:對

趣味題點:因為牛是印度教的神物,不允許信徒食用其肉。而印度80%以上的國民信奉印度教。

3.每個泰國男子婚前須出家一次(也有個別人婚後出家的),出家的時間可長可短。

答案:對

趣味題點:在泰國,男子出家的時間,兒童隻需3天或7天,也可在佛寺讀書;青年人一般為3個月時間,但也有一兩個星期的。不願還俗的人也可終身為僧。

4.在中國的有些地方,人們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窗外,但在巴黎卻沒有人這麼做。

答案:對

趣味題點:巴黎為了保持城市風景的美麗,通過了不許在外麵晾衣服的法律。曬被子就更不可以,屋子裏晾的衣服掉到外麵都是犯法的。

5.壯族人的“端午節”也是農曆五月初五。

答案:對

趣味題點:廣西壯族出現過最大的粽子,它是將芭蕉葉墊在一個特大的方形籠格中,內放50千克洗淨並拌有醬油的糯米,再拌入一隻去皮骨、切成小方塊的豬腿肉,麵上覆一層芭蕉葉,隔水蒸熟,這種粽子壯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兩個月。

二、智慧選擇

1.據說聖誕老人並非人們憑空捏造,實有其人,他是: 。

A.一個善良的主教 B.一個富有的商人

C.一個有愛心的婦人 D.一個開心的窮老頭

答案:A

趣味題點:聖誕老人並不住在北極附近,而是住在地中海。相傳是4世紀土耳其的邁拉主教聖尼古拉。他專門護佑兒童和未婚女子。傳說他送了3袋金子給3個出身高貴但家境貧困的女子作為妝奩,以免她們淪為妓女。這個傳說在荷蘭流傳時,把3袋金子說成一大袋禮物,由聖誕老人在12月6日聖尼古拉節分給兒童。

2.在內蒙古大草原,牧民們大多都住在蒙古包中,紮蒙古包而不建房子,這是為了: 。

A.節省空間 B.節省建築費用

C.適應遊牧生活 D.美觀

答案:C

趣味題點:搬家是牧民生活的一大特點,根據草場和季節的情況,一年要至少搬家四五次,多則十來次。

3.我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和節日。“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

A.高山族 B.壯族 C.彝族 D.回族

答案:C

趣味題點:彝族過火把節時,一到夜晚,各村寨即點燃火把,火炬散布遊動於田野山鄉,頗為壯觀。彝民用火炬照田,占歲豐收。民間傳說,過火把節是要引穀穗出來看火把,耍火把是為了撲滅秧苗的病蟲害。

4.在馬來西亞,什麼東西是絕對不能作為禮物送給別人的?( )

A.手表 B.拖鞋 C.洋娃娃 D.蠟燭

答案:C

趣味題點:因為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嚴禁偶像,所以像“洋娃娃”等外形類似人像的東西,也禁止放在家中當裝飾品。因此,絕對不能送這種禮物給別人。相反,在馬來西亞人的訂婚儀式中,拖鞋、蠟燭等都是作為習俗必送的東西。

5.在日本用餐時,要將筷子: 。

A.橫放 B.豎放

答案:A

趣味題點:日本人同中國人一樣也使用筷子,不過日本人在用餐時是將筷子橫放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一般放在自己的左邊。

6.下半旗,是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誌哀方式。下半旗誌哀最早是從 開始使用並流傳開來的。

A.美國 B.法國 C.意大利 D.英國

答案:D

趣味題點: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據說最早出現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茲·伊斯”號的英國船徐徐地駛進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飄半旗,象征船員們對已故船長的敬意。該船長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尋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時不幸去世的。以後許多船隻沿用了這種哀悼方式。後來,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流傳到陸地上,得到官方承認,並為世界各國所采用。

7.在一些古代帝王將相的陵墓前麵,常常排列著一些石人,這些石人被稱為什麼?( )

A.翁仲 B.石像生 C.生像

答案:A

趣味題點:翁仲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勇猛異常。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成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成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8.居住在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非常擅長狩獵,古代曾被稱為“使犬部”,這是哪個民族?( )

A.朝鮮族 B.赫哲族 C.鄂倫春族 D.達斡爾族

答案:B

趣味題點: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經過訓練的

狗,每隻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150千米。狗是赫哲人的好幫手,它們在運輸、狩獵、看家、保護主人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曆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為“使犬部”。

9.我們的祖先用紅色表示吉慶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

A.秦代 B.漢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B

趣味題點:漢高祖稱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紅色。從那時起,紅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顏色。漢朝以後,我國各地崇尚紅色的風俗習慣已基本趨向一致,並一直沿襲了下來。

10.各國習俗不同,就連在新年吃什麼都有很大的差異。日本人在新年要吃 ,以祝願在新的一年裏健康長壽。

A.拉麵 B.冷麵 C.壽司 D.飯團

答案:B

趣味題點:日本人喜歡吃冷麵。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裏進食。

三、趣味搶答

1.請將下列樂器名稱與民族用線連接起來。

A.葫蘆絲 a.佤族

B.蘆笙 b.傣族

C.巴烏 c.苗族

D.克羅克 d.彝族

E.羌笛 e.羌族

答案:A-b;B-c; C-d:;D-a;E-e。

2.請列舉我國的五個民族自治區。答案: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請將五個自治區按人口數從少到多排列。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寧夏回族自治區

D.西藏自治區 E.廣西壯族自治區

答案:D-C-B-A-E。

4.將下列美國的節日名稱與日期連接起來。

A.海運節 a.11月第四個星期四

B.父親節 b.5月22日

C.母親節 c.6月5日

D.感恩節 d.5月第二個星期日

E.萬聖節 e.10月31日

答案:A-b;B-c;C-d;D-a;E-e。

5.請將下列人種與主要聚居地域用線連接起來。

A.黃種人 a.非洲

B.白種人 b.亞洲東部和美洲

C.黑種人 c.非洲西半部、北部和歐洲

答案:A-b;B-c;C-a。

四、趣味樂園

情人節的來曆

傳說3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狄斯。離暴君的宮殿不遠處,有一座很漂亮的神廟,修士瓦倫丁就住在這裏。羅馬人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非常崇敬他,大家經常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倫丁的祈禱。

這一時代,古羅馬一直戰事連連,暴君克勞狄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為了保證人們參與戰爭,他下令禁止人們在此時結婚,甚至連已訂了婚的人

也必須馬上解除婚約。無奈之下,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滿懷悲憤地走向戰場。

瓦倫丁對克勞狄斯的虐行感到十分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向他請求幫助時,瓦倫丁在神聖的祭壇前悄悄為他們舉行了婚禮。事情傳開後,很多人來到這裏,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於傳到了克勞狄斯的耳裏。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衝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關入地牢。270年的2月14日,瓦倫丁在地牢裏受盡折磨而死。滿懷悲傷的人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為了紀念瓦倫丁,後來人們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第二階段 小試牛刀

民俗,既是一種生活文化,又是一種文化生活。了解民俗,既可以學到知識,又能夠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想象空間和人文熏陶。

一、快速判斷

1.跳板是朝鮮族的婦女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答案:對

趣味題點:跳板一般長近6米,寬40厘米,厚5厘米左右,大多用木質堅硬又極具彈性的水曲柳木板製成。跳板中間有一個支點,跳時兩人分別站在兩端,輪流起跳,利用跳板的反彈力把自己和對方彈向空中。這樣反複地一起一伏,奮力向上躍起,不斷增加騰空的高度並作出各種花樣動作。

2.黎族把檳榔作為待客、訂婚不可缺少的佳品。

答案:對趣味題點:嚼檳榔是黎族人的一種嗜好,檳榔是待客、訂婚不可缺少的佳品。據說檳榔有助消化、驅絛蟲、降血壓、提神健胃的作用。

3.朝鮮族有“白衣民族”之稱,喜愛穿白色素服。

答案:對

趣味題點:朝鮮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最為尊貴。

4.在黎族,兒女成年後時興住在村外的“寮房”。

答案:對

趣味題點:寮房是黎寨船形房邊小巧別致的茅屋,是黎族少女成年後離開父母獨立居住的地方,亦是黎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地方。每到黃昏,小夥子們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前往寮房,通過對歌等方式向姑娘求婚。

二、智慧選擇

1.苗族民間用什麼方法給子女記歲?( )

A.在牆上畫橫 B.在樹上掛紅包

C.在籬笆上掛雞腿骨 D.在門口掛菖蒲

答案:C

趣味題點:苗族民間記歲風俗,流行於今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等地。子女過生日,父母殺雞慶賀,然後把吃剩的一對雞腿骨掛在籬笆上,一直掛到17歲。當地人們問孩子年齡時,隻問幾對雞骨,不問幾歲。

2.美國的感恩節在每年11月第 個星期四。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D

趣味題點:美國的感恩節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這一天晚餐習慣上要吃火雞及蔓越橘甜醬和南瓜餡餅。這個風俗始於1621年,那年剛從英國移民到美洲定居的清教徒舉行宴會,邀請住在附近幫助他們定居下來的印第安人,一起來慶祝豐收。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這個傳統節日為全國假日。如今,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遊行,教堂舉行特別的感恩節禮拜,加拿大人也慶祝這個節日。現在,在這兩個國家和地區,這一節日已深入人心。

3.我國是一個眾多民族團結的大家庭,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

A.朝鮮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壯族

答案:D

趣味題點: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壯族總人口為1617.88萬人。

4.我國著名的九寨溝,溝內有九個什麼民族的村寨?( )

A.漢族 B.壯族 C.藏族 D.回族

答案:C

趣味題點:九寨溝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九寨溝縣,麵積約600平方千米,因溝內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是森林自然景觀和珍稀動物的綜合保護區。

5.每年2月3日, 家家都要繞著房子撒豆子,一麵撒一麵高聲喊:“好運進來,妖魔走開!”每一個人按照歲數多少撒多少豆子。

A.日本人 B.中國人 C.荷蘭人 D.朝鮮人

答案:A

趣味題點:日本這個風俗的起源已無從稽考,不過在許多文化裏,都認為豆子有不可思議的神力,可能由於豆子外形有些像人的腎髒和睾丸,象征更新和生育力。日本人把這個節日叫做撒豆之夜,慶祝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各寺廟和神社也都慶祝這個節日。6.相傳,基諾族的先民是由三國時期蜀軍的一支掉隊隊伍演變而來的。據說當他們趕上大隊時,諸葛亮因其違犯軍紀而拒絕收留他們,並令其在當地生活下來,於是他們就形成了一個民族。那麼,他們為何而起名基諾呢?( )

A.因居留地名而得名 B.因隊伍首領的名字而得名

答案:A

趣味題點:基諾族自稱“基諾”,“基”為舅舅,“諾”為後邊,意為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山基諾族鄉等地。基諾山是基諾族的發祥地及主要聚居區。

7.塔吉克族傳統上以畜牧業為主。下麵的遊戲中哪一項屬於塔吉克族?( )

A.叼羊 B.姑娘追 C.賽馬

答案:A

趣味題點:我國塔吉克族在婚禮、剪發禮、割節、引水節等各種喜慶的日子裏,一般要舉行叼羊活動。參加叼羊的騎手,前一天晚上不能喂馬,因為馬吃得太飽,比賽時跑不快。比賽當天的早晨,主辦者要殺一頭山羊,把羊頭切下,從脖子處掏出內髒,灌水洗幹淨,砍去四條腿,並將羊的脊梁骨敲斷,這就是騎手們將要爭奪的那隻山羊了。叼羊一般在戈壁灘上進行。參加者騎著高頭大馬,腰係一條紅布,隨著主辦者把羊往地上一扔,騎手們策馬而上,要身不離鞍俯身從地上撿起山羊,拾起者把山羊壓在右腿底下的馬鞍處,拚命往前奔跑,後麵的人緊追不舍,你爭我奪,異常激烈,最後獲勝者還可以獲得豐盛的獎品。

8.每年的 ,是生活在靠近地球北極的芬蘭人民的節日——仲夏節,因為這一天,芬蘭北部地區整天都可以看見太陽。

A.6月23日 B.6月24日 C.6月25日

答案:B

趣味題點:仲夏節是北歐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年6月24日前後舉行,原為紀念基督教施洗者約翰的生日(6月24日)而設,後來其宗教色彩逐漸消失,成為民間節日。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靠近北極,冬季漫長,大部分地區幾乎有半年時間不能見到太陽。仲夏節前後,這一地區處於一年中陽光最為充足的時節,仲夏節又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幾乎沒有黑夜。因此人們在這一天慶祝光明驅除黑暗以及萬物爭榮日子的到來。

9.維吾爾人在農業發展中根據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和水資源狀況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農業灌溉方式,這種灌溉方式是: 。

A.旱井 B.組合井 C.坎兒井

答案:C

趣味題點:坎兒井是古代新疆人創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雛形,後傳到中亞和波斯。吐魯番地區共有坎兒井1100多道,年徑流量達2.94億立方米,它是綠洲的生命之源。

10.朝鮮族的傳統服飾是短衣長裙。短上衣斜襟,以長布帶打結。男子穿短衣,外罩坎肩,那麼,他們穿不穿長袍呢?( )

A.穿 B.不穿

答案:A

趣味題點:朝鮮族不分男女都比較喜歡穿素白色的服裝,顯示出他們喜愛清淨樸素的個性。婦女的民族服裝,上身是白色斜襟的短衣,垂著飄帶;下身是裙子,分長裙和短裙。長裙到腳麵,短裙僅過膝,有筒裙和纏裙兩種。男子在短衣外加坎肩,下麵穿比較肥大的褲子,外出時再穿上斜襟的用布帶做紐扣的長袍。

三、趣味搶答

1.請在敘述中說出這個民族的名字。(1)這個民族主要居住在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在美麗的阿裏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們常常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看到他們動人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