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第六章、遠遊

《遠遊》一詩節取詩篇首句“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為題。王逸《楚辭章句》以為“屈原之所作也。”但後世不少學者對本篇的作者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主要是《遠遊》一詩充滿了濃厚的道家思想,宣傳的是超塵遠舉、無為避世的人生觀,這與屈原在其他作品中所表現的追求理想、堅持鬥爭、至死不悔的一貫精神不合,甚至是極為矛盾的。作品中雖也重複了《離騷》、《九章》中的一些詩句,表現了一些憤世嫉俗、困厄不舒、悲愴不平的情緒,但他最終所追求的是所謂“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的道家虛無境界,希望過“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的神仙生活。這與屈原一貫的積極入世思想是大相徑庭的。另外《遠遊》一詩在結構與若幹詩句上,與漢人司馬相如的《大人賦》極為相似,這也不能不啟人之疑。從種種跡象上看,《遠遊》一詩大約與亦曾被署名為屈原作品的《卜居》、《漁父》一樣,同屬西漢時人的偽托之作。漢初,道家思想流行,一些作者雖然對屈原的悲慘遭遇表示同情,但又不能充分理解屈原以死抗爭的無畏精神,他們或對於屈原之自沉表示惋惜,以至非議,或在代言體的模擬之作中,將屈原加以道家化的改造。《遠遊》一詩雖曲解了屈原的思想,但對屈原不苟於世俗的高潔人格還是肯定的。本詩在藝術上抒情與鋪敘相結合,托意高遠,富於想像,其題材,構思與手法,均開後世“遊仙”體作品之先河。

悲時俗之迫阨兮(1),願輕舉而遠遊(2)。

質菲薄而無因兮(3),焉托乘而上浮(4)?

遭沈濁而汙穢兮(5),獨鬱結其誰語(6)?

夜耿耿而不寐兮(7),魂營營而至曙(8)。

【注釋】

(1)時俗:時世習俗。迫阨:逼困。

(2)輕舉:輕身高飛。

(3)質:資質,天性。菲薄:淺薄,即道家所說的“天機淺”,悟性不深。無因:無緣,指與成仙得道無夙緣。

(4)焉:如何,怎能。托乘:依托駕馭。上浮:上升浮遊於雲天。

(5)遭:逢遇。沈濁、汙穢:指渾濁肮髒的時俗。

(6)獨鬱結:獨自心中苦悶。誰語:向誰傾訴。

(7)耿耿:心不安寧的樣子。

(8)魂:夢魂。營營:往來忙碌的樣子。曙:天亮。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1)。

往者餘弗及兮(2),來者吾不聞(3)。

步徙倚而遙思兮(4),怊惝怳而乖懷(5)。

意荒忽而流蕩兮(6),心愁淒而增悲。

【注釋】

(1)長勤:終生勞苦。

(2)往者:往時,前世,指我未降生之前的事。弗及:未及見到。

(3)來者:後世,指將要到來的身後之事。按此二句乃與“天地無窮”相對,哀歎人生短促之意。

(4)步:腳步。徙倚:行走時歪歪斜斜,即步履蹣跚的樣子。遙思:遠思,前思後想,思緒悠長。

(5)怊惝怳:三字同義,形容失意惆悵,心神不悅的樣子。乖懷:心意煩悶錯亂,不得寧靜。

(6)荒忽:通“恍惚”,神誌昏昏的樣子。流蕩:心散神離,即神不守舍的樣子。

神倏忽而不反兮(1),形枯槁而獨留(2)。

內惟省以端操兮(3),求正氣之所由(4)。

漠虛靜以恬愉兮(5),澹無為而自得(6)。

聞赤鬆之清塵兮(7),願承風乎遺則(8)。

【注釋】

(1)神:精神。倏忽:忽然之間。反:同“返”,返回。

(2)形:形體。枯槁:枯瘦。二句謂因極端悲苦而神散形衰。

(3)內惟省:即“惟內省”,自我反思的意思。端操:端正操守。

(4)正氣:正大之氣,道家又稱元氣,即生化天地萬物的初始之“氣”。所由:所從出。即求反本歸真的意思。

(5)漠:漠然,冷淡,指對世事漠不關心。虛靜:空虛寧靜,指無思無欲的心態。恬愉:淡泊愉悅。

(6)澹:淡然,坦然,指心境恬淡平和。無為:順乎自然,不有意作為。自得:自得其樂。

(7)赤鬆:即赤鬆子,傳說中古代的仙人。清塵:即守真超俗,執守自然本性,超脫世俗塵網。

(8)承風:繼承其風範。遺則:留下來的法則。

貴真人之休德兮(1),美往世之登仙(2)。

與化去而不見兮(3),名聲著而日延(4)。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5),羨韓眾之得一(6)。

形穆穆以浸遠兮(7),離人群而遁逸(8)。

【注釋】

(1)貴:珍視,尊崇。真人:道家指修煉悟道者為“真人”。休德:美德。

(2)美:羨慕。登仙:升天成仙。

(3)化去:變化而去,指成仙。

(4)名聲著:名聲昭著。日延:永久流傳。

(5)奇:奇妙,有讓人驚異之意。傅說:商王武丁的賢臣。相傳死後升天化為辰星。

(6)羨:羨慕。韓眾:即韓終,傳說中曾采藥服之而成仙。得一:得道。語出《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成。”

(7)形穆穆:體態沉靜安詳的樣子。浸遠:漸遠,指遠離塵寰而去。

(8)遁逸:指離開世間,隱逸不見。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1),忽神奔而鬼怪(2)。

時仿佛以遙見兮(3),精皎皎以往來(4)。

絕氛埃而淑郵兮(5),終不反其故都(6)。

免眾患而不懼兮(7),世莫知其所如(8)。

【注釋】

(1)氣變:指道家的因煉氣而變化。曾:同“增”。曾舉,即高飛。

(2)忽:快速。神奔鬼怪:指變幻莫測,猶如神出鬼沒。

(3)時:有時。仿佛遙見:遠望如見而又看不真切。

(4)精:精靈。皎皎:靈光閃耀的樣子。

(5)絕:超越。氛埃:塵世,世俗人間。淑郵:隨心地各處遊走。

(6)反:同“返”。故都:指塵世間的舊居。

(7)眾患:各種人生之苦。

(8)所如:所往,所去的地方。

恐天時之代序兮(1),耀靈曄而西征(2)。

微霜降而下淪兮(3),悼芳草之先零(4)。

聊仿佯而逍遙兮(5),永曆年而無成(6)。

誰可與玩斯遺芳兮(7),長向風而舒情(8)。

高陽邈以遠兮(9),餘將焉所程(10)?

【注釋】

(1)恐:害怕,擔憂。天時之代序:指歲月的更替。

(2)耀靈:日,太陽。曄:光輝。西征:西行,指日落。

(3)下淪:下墜於地。

(4)先零:提早凋謝。

(5)聊:暫且,姑且。仿佯:遊逛。逍遙:優遊自得的樣子。

(6)永曆年:經過好多年。無成:無所成就。

(7)與玩:同賞。遺芳:殘留的芳草。

(8)長向風:麵對著長風,迎著遠風。舒情:舒展情懷。

(9)高陽:古帝顓頊年號。邈以遠:遙遠。

(10)程:效法。

重曰(1):

春秋忽其不淹兮(2),奚久留此故居(3)?

軒轅不可攀援兮(4),吾將從王喬而娛戲(5)。

【注釋】

(1)重:古樂歌章節的名稱。

(2)淹:久留。

(3)奚:為何。故居:指塵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