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國運紀事(18)(2 / 2)

12月23日。清廷任命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吳祿貞為陸軍第六鎮統製官。

12月24日。外務部命雲貴總督李經羲盡快處理好滇緬邊界事務。

12月25日。清廷命令憲政編查館迅速擬訂籌備立憲清單,並將內閣官製纂擬好奏報朝廷。

八旗期成公民會宣告成立。該會以彈劾官方變通旗製、督促旗製改革為宗旨。

12月27日。劉錦藻進呈《皇朝續文獻通考》。清廷賞其內閣侍讀學士銜。

12月29日。四川全省學界罷課,要求速開國會。

12月30日。資政院奏準延長會期。資政院認為所要審議的事情還沒有全部完成,奏請延長10天會期。清廷照準。

本月。清華學堂建成。1909年9月28日學部、外務部奏準建立的遊美肄業館地基是清華園舊址,為此,本月建成後改名清華學堂,次年4月正式招生,設高等、初等兩科,學製4年,由周自任監督、範源濂、唐國安任副監督。是清華大學的前身。

四川革命黨人在黔江發動起義失敗。

學部通告各省中、小學堂,一律增設官話課。

本年。《清文彙》編輯完成。原名為《國朝文彙》,由沈粹芬、黃人等編輯,共有五集,200卷。收錄清文1300餘家,一萬餘篇。旨在反映一代政教風尚、學術思想,所錄“不名一家,不拘一格”。選錄雖然不是十分恰當,但取材較為豐富,並收錄若幹流傳較少的作品。有上海國學扶輪社印本。

由農工商部編纂的《改訂大清商律草案》於本年完成。草案共有兩篇13章367條。是根據《欽定大清商律》,參考各地商會,特別是上海總商會呈報的《商法調查案》編纂而成的。

《大清民事訴訟律事案》、《大清刑律訴訟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編纂完成。

本年內清廷先後批準學部奏報的部分章程。有《增訂各學堂管理規則》、《管理歐洲遊學生監管處章程》、《改良私塾章程》、《地方學務章程》。根據學部統計,截止到本年度,各省共有學校37888所,學生數為1024988人。

清新軍第二十鎮組織武學研究會。新軍軍官馮玉祥、王金銘等人,在奉天新軍第二十鎮發起組織革命團體武學研究會,推舉馮玉祥為會長,參加者達1000多人。

同盟會成員組織支那暗殺團。同盟會會員劉師複、朱述堂、謝英伯等人在香港組織支那暗殺團,成員有二三十人,開始實施謀刺清政府官吏的行動。

神州國光社在上海成立。該社由董賓虹、鄧實主持,刊印珂羅版畫冊、字帖、印譜等。

重建東亞第一座燈塔。始建於1865年的東亞第一座燈塔——澳門東望洋燈塔,於本年重建。

日本設立本溪湖煤礦公司。日本以中日合辦的名義,設立本溪湖煤礦公司,開采本溪煤礦,有效期為30年。

青海設立蒙番學堂。專收蒙番族子弟入學。

譚根獲芝加哥萬國飛機製造比賽冠軍。華僑譚根在美國成功地製造出水上飛機,獲得芝加哥萬國飛機製造比賽大會冠軍。

旅日華僑社團相繼成立。為加強相互聯係,旅居日本的華僑成立和親會;旅居大阪的華僑成立大阪中華總商會;函館中華會館也於本年建成。

香港九龍水塘於本年建成。該水塘儲水量為3.5億加侖,隨後又增修副塘,增加儲水量1.85億加侖。

同盟會柬埔寨分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