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國運紀事(16)(3 / 3)

11月9日。廣東諮議局發生辭職風潮。廣東諮議局因為禁賭案沒有獲得通過而發生風潮,議長易學清、副議長丘逢甲及議員陳炯明等43人憤而辭職。

11月10日。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財團在倫敦簽署對華貸款協議。司戴德等美國財團代表同英、德、法三國銀行代表在倫敦締結一項協議。彼此商定:“今後四國銀行聯合經營並均分在華投資的權益和機會”。協議還對美國財團在幣製借款和錦璦鐵路借款的獨立地位“給予保留”。四國銀行團的成立,標誌著“國際聯合的資本”“共同對付中國”。

11月12日。清廷諭令各部及各省督撫凡召集國會以前應提前辦好的各事項應妥速籌辦。本日,清廷命民政部、度支部、法部、學部將憲法範圍內必須提前完備各事宜,於召集議院前一律完備。諭旨要求:“所有關於憲法之各項法令及一切機關,應責成該主管衙門切實籌備。其民政部調查戶口、籌設巡警等項;度支部清理財政、厘訂稅法等項;以及法部應籌設各級審判廳等項;學部應籌辦教育普及等項;均屬關係重要,不容置為緩圖,各該管衙門俱有應擔之責任。著即迅將提前辦法通盤籌畫。凡召集議院以前必須完備各事宜,分別最要、次要詳細奏明,請旨辦理。總期通力合作,壹意進行,俾克早日觀成,免致臨時貽誤。”同日,還諭令各省督撫凡開設議院以前應提前辦好的各項事情應妥速辦理。諭令稱縮改於宣統五年開設議院,地方應行籌備事宜,要督飭所屬,妥速籌辦。倘或敷衍塞責,貽誤事機,定惟該督撫等是問。12月6日,清廷以開設議院的時間已提前,所有籌備立憲事宜,也應相應縮短,切實執行。命憲政編查館盡快進行妥善修訂,奏明朝廷,請旨辦理。

11月13日。中國國民禁煙總會在北京成立並推動禁煙活動。由資政院議員胡家琪、於邦華,萬國改良會代表丁義華等人發起的中國國民禁煙總會,在北京口袋胡同私立商業學校召開成立大會。北京紳學各界60餘人出席會議,推舉於邦華為臨時會議主席。會議通過三條禁煙會實行辦法:(一)請求外務部與英國政府協商廢止鴉片入口條約,恢複中國自由禁煙主權。(二)請求資政院議決縮短禁煙年限,嚴訂條例,奏請施行。並谘明外務部,廢止鴉片條約。(三)聯合各省諮議局及各自治團體,協助國家,以期進行。11月28日,中國國民禁煙總會致電倫敦禁煙總會稱:英公使敦促我國訂立鴉片新約,中國民眾甚為反對。政府悚於英國之威權,遲疑不定。英國耶教人民,宜電助我政府之膽力,俾能定誌,立時禁絕鴉片入口,時弗可失。11月29日,中國國民禁煙總會再次在北京西城中等專業學堂開會,重申禁煙會所訂的進行辦法。與此同時,改良會代表也在歐美各報發表大量禁煙文章,大造聲勢。

清廷收回由英國人主辦的山西大學堂西學齋。

何彥卒,清廷任命前山東巡撫袁大化為甘肅、新疆巡撫。

11月14日。清廷續派陸宗興、崇芳、吳廷燮為資政院議員。

11月17日。澳門勘界維持會舉行會議。廣州、香山、香港等地民間組織“澳門勘界維持會”舉行會議,決定向清廷請願,要求廢除1887年的舊約,收回澳門。

閩浙總督鬆壽奏準將各種彩票一律禁止。

11月19日。督辦鹽政大臣上奏彈劾福建鹽法道陳瀏。奏折稱陳瀏自上任以來,欺上瞞下,不聽勸導,有負職任。清廷下令將陳瀏革職。

11月24日。長沙二百多名鐵路石工被炸死。本日深夜,建在長沙南門外殷家衝旁邊的鐵路石工和字號分棚,因把頭賭博虧空公款,放火自焚。石工從夢中驚醒,想撲滅火源,不料火藥受熱發生爆炸,200多人全部被炸死。

李經羲請外務部照會英國公使令緬軍仍駐守原界。李經羲致電外務部稱:據查,緬甸已派500名士兵前往北部邊界處駐防巡邏。請照會英國公使電令緬甸政府軍仍應以小江北流為界駐守。

11月26日。英、美、德、法照會清外務部,催清廷盡快履行湖廣鐵路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