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理藩部奏準變通蒙古舊例。奏折稱,舊時製度多是建國初製訂,或是沿襲古老習慣。現在時勢變遷,很難再延用舊體例,請求先將舊例中某些條款加以更改變通。(一)世界各國最重視殖民,而舊例中卻禁止開墾,實際上自光緒三十二年已開始打破此例。請將舊例中禁止出邊開墾地畝,禁止民人典當蒙古地畝,及私募開墾地畝、牧場須治罪等條款酌情刪除。(二)據查,朝廷已批準旗、漢通婚,蒙、漢自然也可以仿照辦理。庫倫辦事大臣也來電稱蒙、漢通婚是籌邊要務。請將舊例中民人不準聘娶蒙古婦女的條款刪除。(三)舊例中規定外蒙古不準沿用內地書吏教書,公文、稟報、呈詞等件不得擅用漢文,蒙古人等不得用漢字命名。而今天則惟恐其智之不開,俗之不變,與以前的宗旨迥然不同。近來各駐邊大臣都大力興辦學務,開辦學堂,斷無再禁止蒙人學習應用漢文、漢字的道理,應將以上各條款一並刪除。清廷允準。
憲政編查館奏準會議廳規則。規則規定會議廳對內要輔導督撫,幫助憲政工作的開展;對外要認真對待人民的意見,做好議案審複工作。
9月21日。黃啟捷等賄買難陰吏部司員舞弊得贓被查處。本年6月,禦吏趙炳麟劾奏吏部將檔案挖補修改,有人賄買難陰,冒名承襲。清廷命法部尚書廷傑、民政部右侍郎林紹年盡快查明真相上報。廷、林查明後奏稱:黃啟捷買受陰照,冒名承襲,依律應收監,等秋後處決;三益興金店黃德琨將已故族人黃祖詒陰照,貪賄轉賣,並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包辦,改選分發,依律應收監,等秋後處決;筆帖式瑞至,違法收賄,與筆帖式奎徽、隆惠、文海共同添改卷冊,蒙蔽檢查,依律均應收監,秋後處決;員外郎王憲章事後得知此事,因收受贓款而未舉報,並答應帶黃啟捷前往驗看,也應收監,秋後處決。其餘涉案人員分別給予相應處罰。
清廷任命部分官員。任命陸軍部尚書蔭昌兼任訓練近畿各鎮大臣;大學經科監督柯劭態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鳳山為荊州大將軍。
9月22日。雲貴總督李經羲致電各省督撫,主張先設內閣再行借款築路。電文指出:要救亡圖存,非設內閣、召開國會才能辦到。而借款築路,關係數十年的財政,涉及數萬萬國民,其建造經營,非10年可以完成,還會招致外國侵略。提議先設內閣、國會,再行借款築路。此議得到各省督撫讚同。
吉林巡撫陳昭常提出輸入外資、借用外債建議。建議采取平均主義方法輸入外資。除日、俄兩國外,歐美列強均可投資合辦礦業。並建議借2000萬兩外債,專門用於興辦各項實業。
資政院奏準頒行《資政院議事細則》及《分股辦事細則》。
9月23日。資政院召集第一次議員會議。本日上午,154名議員齊集會場,按照議事細則第四條所定次序就坐,議長貝子溥倫發表演說,稱:“本日乃本院第一次召集,實我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盛典。茲與諸君在議場相見,誠屬榮幸之至,本總裁恭膺詔命,忝領議長之職。所有本院一切事宜,自應遵照奏定章程規則辦理,望諸君協力匡助,共襄盛舉。”隨後,議長根據資政院議事細則第五條,命秘書官采用抽簽法將議員分為六股。第一股有全公、壽公、色郡王等33人;第二股有順承郡王、盛將軍、博公等33人;第三股有潤貝勒、鎧公、貢郡王等32人;第四股有莊親王、振將軍、盈將軍等33人;第五股有睿親王、燕將軍、多郡王等32人;第六股有瀛貝勒、那親王、索親王等32人。接著,議員分別進入各股議員室,依照資政院分股辦事細則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推選出各股股長及理事。
9月24日。清廷舉行法官考試,派法部左侍郎紹昌為監督。
9月25日。熊希齡向清廷密陳解決滿洲危機建議。熊希齡指出,日本兼並朝鮮以後,滿洲形勢更加危機,如果不將滿洲政策做一次大改革,滿洲將無以圖存。他建議:(一)東三省各關一律撤銷,作為無稅口岸,以10年為期;(二)修改東三省通商條約,準許各國商人雜居內地;(三)準許各國商人設立公司,招股開發東三省礦產和森林資源;(四)加借外債,經營移民開墾。清廷責成東三省總督錫良,將熊希齡所奏陳的各條建議逐一查核複奏。11月17日,錫良奏稱熊希齡所提出的四條建議,都是為促使滿洲實行開放主義政策,所見遠大,請求清廷將其列入頒定政策,依照實行。11月21日,錫良再次上奏清廷重申上述建議。
諮議局代表開會歡迎美國實業代表團。奉天等16省諮議局代表在江蘇諮議局召開歡迎美國實業代表團大會,10月6日,美國實業團本日自漢口抵達北京。10月21日,將到達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