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期頤餅
原料:芡實米180克,雞內金90克,小麥麵粉250克,白砂糖30克。
製作:1.先將生芡實用水淘去浮皮,曬幹,打細,過篩。2.將雞內金打細,過篩,置盆內,加開水浸半日許。3.將芡粉、白麵粉、白糖用浸有雞內金的水和勻,做成極薄小餅,烙成焦黃色,如餅幹樣。
用法:可以隨時服食。
功效:祛痰調理、理氣調理、延緩衰老調理。
營養分析: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利濕健中之功效。
景靈宮建築群規模宏大,有殿、堂、亭、廡等1320間,占地1800畝,是今天曲阜孔廟的三倍還多,是當時禮製最高的廟宇,元代忽必烈入主中原後,推崇黃帝,下令重修景靈宮,準許漢人祭祀黃帝,後景靈宮毀於元末戰亂。其北即是著名的被稱為中國金字塔的少昊陵。143.夏枯草酒原料:夏枯草500克,江米酒1000克。
製作:1.把夏枯草除去雜物,切段,用清水洗淨。2.將夏枯草用涼開水適量浸泡,再加米酒,隔水蒸至無酒味時,過濾去渣,取清液汁。
用法:飲用此酒每次1湯匙,每天3次,亦可佐餐飲用。
功效:肝調養調理、明目調理、清熱解毒調理、活血化瘀調理、止血調理。
營養分析:江米酒具有清肝明目,清熱散結,涼血止血的功效。肝類黃帝的誕辰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和節(又稱龍抬頭、龍頭節),也是傳說中黃帝誕辰的日子,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節日。中和節是唐德宗李適在貞元五年(789)所製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龍抬頭”。
在陝西省的橋山、河南靈寶均有黃帝陵,相傳黃帝年老時鑄鼎乘龍升天,臣子放箭阻攔,龍被射傷,飛過橋國時降下休息,黃帝被橋國人拉下一隻靴子,埋葬於此。粥、湯、羹類144.炒扁豆淮粥原料:扁豆50克,粳米100克,山藥(幹)30克,鹽3克。
製作:1.將扁豆摘去筋,洗淨放入熱油鍋內炒黃。2.將淮山、粳米洗淨。3.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健脾止瀉;慢性腸炎、結腸炎屬脾胃氣虛者,症見飲食減少,體倦乏力,大便溏薄,甚至泄瀉,瀉出水樣大便。
營養分析: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泛酸、氰甙、酪氨酸酶等,具有健脾、益氣、化濕、消暑的功效。腫瘤患者更宜常吃扁豆,對於腫瘤治療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扁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對脾胃素虛,食少便溏,夏季瀉利或煩渴頗有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扁豆一定要煮熟以後才能食用,否則會可能出現中毒現象。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145.參芪薏苡仁粥
原料:薏米60克,黨參12克,棗(幹)20克,黃芪20克。
製作:1.把黨參、黃芪、紅棗、粳米洗淨,以冷水泡透。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即可食用。
用法:中餐、晚餐。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去濕。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
相傳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碰到黃帝。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彩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麵上堆著一堆蠶繭。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麼,少女就說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道理。營養分析:薏苡仁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成分為澱粉及糖類,並含有脂肪、蛋白質、薏苡仁酯、亮氨酸、鞍氨酸、維生素B1等營養物質。薏苡仁能抑製癌細胞的增殖,可供多種惡性腫瘤之人食用;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並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之功效。棗含有維生素A、C、E、P,生物素,胡蘿卜素磷、鉀、鎂等礦物質,葉酸,泛酸,煙酸等。它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軟化血管,安心寧神等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骨質疏鬆、青少年生長發育高峰期缺鈣、女性易貧血缺鐵等,食用棗類食品都會有很好的食療效果,病後體虛的人食用棗類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紅棗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之人服食,也可減少其他藥物對肝髒的損害。紅棗中含環磷酸腺甙,可擴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好處。
146.淮山栗子粥
原料:栗子(鮮)60克,粳米60克,山藥(幹)30克,棗(幹)20克,薑4克。
製作:1.將栗子去皮與淮山(山藥)、生薑、紅棗、粳米一起洗淨。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
用法:中餐、晚餐。
功效:健脾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