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羹類(2)(2 / 3)

2.如此反複3次,去掉肉皮2/3厚;

3.將刮洗幹淨的肘子放湯鍋內,旺火煮至五成熟;

4.煮過的肘子撈出加工成圓形,用刀剞成象眼塊,皮朝下放在碗內;

5.將加工時掉落的碎肉放上麵;

6.黑豆泡後煮五成熟;

7.煮熟的黑豆和洗淨的枸杞同放碗內,上籠蒸爛;

8.紅棗兩頭裁齊,捅去棗核;

9.將已去芯的蓮子兩頭裁齊放碗內,加豬油上籠蒸20分鍾取出,潷去水分;

10.蒸熟的蓮子鑲入棗內,再上籠蒸20分鍾;

11.炒鍋內放入鍋墊,把蒸過的肘子皮向下放鍋墊上,添入清水兩勺,放入冰糖、白糖、蜂蜜、紅棗放上麵,用大盤扣住,旺火燒開;

12.移至小火上,扒30分鍾,呈琥珀色時,去盤揀出大棗,用漏勺托住鍋墊,扣在盤中;

13.水發銀耳在開水中焯一下,瀝去水分,圍在時子周圍;

14.將紅棗在銀耳外邊擺一圈;

15.黑豆、杞果放入鍋內餘汁中,煮沸後,均勻地裝入盤中即可。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延年益壽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營養分析:豬蹄膀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豬肘,味甘、鹹,性平;有和血脈、潤肌膚、填腎精、健腰腳的作《內經》認為,五味分入五髒,各有陰陽偏性。《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五味陰陽的劃分是依據其性能功效來分類的,故清代高世栻《黃帝素問直解》雲:“氣味辛甘,從中達外,主能發散,故為陽;氣味酸苦,從中上下,主能湧瀉,故為陰。”

廣成子說:“自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光輝,越發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裏值得我和你談論至道呢?”黃帝回來後,就不再理問政事。自建了一個小屋,裏邊置上一張席子,一個人在那裏反省了3個月。而後又到廣成子那裏去問道。用。

禁忌: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180.龜肉燉蟲草

原料:甲魚500克,冬蟲夏草3克,豬肉(瘦)50克,大蔥10克,薑10克,黃酒15克,鹽2克,植物油15克,味精1克。

製作:1.將甲魚宰殺,揭去硬殼,剁去頭及爪尖,清水洗淨,剁成塊,開水氽後撈出;

2.瘦豬肉切絲,開水氽過;

3.蔥切段,薑切片;

4.油鍋燒熱,放蔥段、薑片煸香;

5.倒入龜肉,翻炒片刻,入開水;

6.燒沸2~3分鍾,撈出龜肉,放入蒸碗內;

7.冬蟲夏草、豬瘦肉同放碗內,倒入雞湯、料酒、精鹽適量;

8.放籠屜內蒸至龜肉熟爛,加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每日分成2~3次,趁微溫時服用。

功效:延年益壽調理、壯腰健腎調理。

營養分析: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甲魚肉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十分豐富。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製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禁忌: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

181.雙地雙冬酒

《漢書·藝文誌》記載醫家經典十一家今僅存《黃帝內經》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藝文誌》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原料:天門冬15克,熟地黃15克,生地黃15克,麥門冬15克,人參15克,茯苓15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1.將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茯苓一起研碎;

2.以上各味倒入瓷缸中,入酒浸泡3天;

3.以文火煮沸,以酒黑色為度。

用法用量:空腹飲,隨量。

功效:烏發調理、延年益壽調理。

營養分析:烏須黑發,養悅容顏。適用於陰陽兩虛、須發早白、氣弱精虧、未老先衰等。

禁忌:麥門冬與款冬、苦瓠、苦參、青襄相克。

182.龍眼金鍾雞

原料:雞肉500克,桂圓30克,茯苓30克,枸杞子30克,蓮子30克,瓊脂30克,鹽2克,味精1克,大蔥10克,薑10克。

製作:1.茯苓煎兩次,取其濾液;

2.桂圓、枸杞子洗淨,用溫水稍泡發;

3.蓮子浸發後蒸透;

4.蔥切大段,薑切大片;

5.雞肉洗淨,放沙鍋內加2/3茯苓汁、精鹽、味精、薑片、蔥段同煮,待其肉爛後取出,切成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