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功效:木耳菜富含各種營養素,有清熱、解毒、滑腸、涼血的功效,可治療便秘、痢疾、癤腫、皮膚炎症等病症。因熱量低、脂肪少,常食可降血壓、益肝、利尿、防止便秘。7.東北煎餅打開,將餡料包入製成條狀;
8.坐鍋點火放少許油,將菜卷煎至金黃色酥脆即可。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營養分析:煎餅可以用麥、豆、高粱、玉米等多種穀物製作,含有穀物本身的各種營養,食用方便,是人體補充能量的基礎食物,再卷入各種蔬菜、雞蛋、肉等配料,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
禁忌:韭菜不宜與酒、菠菜、蜂蜜、牛肉同食。
114.巴國長排
原料:豬小排(豬肋排)800克,芽菜100克,火腿50克,豬肉(瘦)50克,吐司30克,辣椒(青、尖)15克,鹽15克,味精2克,香油10克。
製作:1.選豬纖排中段放沸水鍋中氽透,除去血水;
2.把除了水的纖排入鹵鍋中鹵入味;
3.把鹵過的纖排入油鍋中與三明治、尖椒、芽菜同炒;
4.並加入鹽、味精、香油,均勻上味,裝盤即成。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禁忌: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西紅柿的妙用
治潰瘍。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榨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治肝炎。取西紅柿丁兒一匙,芹菜末兒、胡蘿卜末兒、豬油各半匙,拌入沸米粥內燙熟,加入鹽、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防中暑。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退高燒。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和飲用,每小時飲一次,可退高燒。
治牙齦出血。將西紅柿洗淨當水果吃,連吃半個月,即可治愈牙齦出血。
115.小米椒拌羊頭
原料:羊頭肉1000克,鹽15克,味精2克,醬油20克,白砂糖10克,辣椒油25克,辣椒(紅、尖、幹)20克。
製作:1.將整理好的羊頭下入沸水鍋中出水,除盡羊膻味;
2.然後將羊頭放入吊鍋中吊軟,除盡羊頭裏的羊骨;
3.將羊頭皮切成片;
4.將小米椒用刀剁碎,加入鹽、味精、醬油、白糖、紅油對成味汁;
5.然後將羊頭皮下入對好的味汁中拌勻即成。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冬季養生調理。
營養分析: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
禁忌: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鯰魚同食,食則容易使人氣滯壅滿而發病;忌與梅幹菜才同食;吃羊肉不可加醋,否則內熱火攻心;不宜與蕎麥、豆瓣醬同食。
116.太白鴨子
原料:北京填鴨2500克,金絲銀卷300克,冰糖75克,大蔥50克,薑50克,鹽25克,江米酒250毫升,醬油100克。
製作:1.填鴨在肚下剖開30毫米長,掏去內髒;
2.洗淨後在開水中燙一下,鴨挺身即撈出;
3.用清水洗淨,除去腥味;
4.放進砂鍋
韭菜
營養成分:每100克鮮韭菜中含胡蘿卜素3.12毫克、維生素C39毫克、鈣84毫克、磷43毫克、鐵8.9毫克、膳食纖維1.2克,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為西紅柿的4倍。此外還含有較多的脂肪、蛋白質和辛香揮發物——硫化丙烯。
藥用功效:韭菜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可以把消化道中的頭發、沙礫、金屬屑甚至是針包裹起來,隨大便排出體外,有“洗腸草”之稱。含有揮發性精油,可促進食欲、降低血脂,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療效。裏,加水、冰糖、白酒或江米酒、精鹽、蔥、薑,用桑皮紙將鍋蓋蜜封不使漏氣;
5.然後放入蒸籠,用急火蒸約3小時至十成酥即可。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營養不良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禁忌:鴨不宜與木耳同食。
117.大蔥野鴨
原料:野鴨1500克,豬肉(肥瘦)150克,大蔥250克,醬油35克,白砂糖20克,料酒20克,桂皮10克,八角10克,薑15克,植物油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