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吃,二人補”,寶寶的健康可是全靠母體的養成呀。所以媽媽的營養攝取、喜好可是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每個階段,要怎麼吃?除了參考醫護人員的建議外,準媽媽也需根據個人體質略作調整。
練習瑜伽,就是希望我們的身體、心智能保持和諧,並在健康的狀態下孕育優質的寶寶,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是對達到身心平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想要吃得好又要吃得快樂,隻要了解食物的成分對我們身體有何影響?很快便會找出“媽媽健康,寶寶強壯”的飲食計劃。
近代醫學科學實驗研究顯示,“食物會直接參與腦部的工作”。從懷孕的過程,孕媽媽要經過適應期的初期、穩定的中期及迎接新生命的後期,在這長達280天中隨著的激素變動也改變了準媽媽的飲食習慣和喜好。
我們吃什麼,寶寶就跟著我們吃什麼,如果吃入過多的油炸、脂肪或是澱粉類等食物,那麼很快地我們的體重就會有所反映,這也是為何有些孕媽媽可以在孕期體重超過15千克以上,妊娠血糖、高血壓、胎兒過大等問題接踵而來,因此食物的選擇對媽媽和寶寶兩人的健康也十分重要。
由於容易餓,口味、習慣的改變,加上繁忙的事務也會打亂用餐時間,我們建議除了少食多餐外,還要幫自己準備些隨時能補充能量的輔助性食物,那該怎麼準備呢?以下提供幾項可供孕媽媽參考的準則:
1.以大自然蔬果、穀類、芽類為主,營養攝取需均衡。
2.天然的最好,少食精致食品,罐頭食品及加工品能不吃就不吃,吃水果要比喝果汁來得好。
3.注意烹調方式,蒸煮可是優於炒炸。
4.把握四低二高原則:要低油、低鹽、低蛋白、低糖;高纖維、高鉀。
5.拒絕含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如色素、防腐劑、安定劑、味精等。
6.多食用悅性食物,減少變性及惰性食物,若一時之間無法改善,就從少食惰性食物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