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給小寶寶一個信號:孩子,快來和媽媽做操。
孕媽媽做胎教操的時間要控製在20分鍾以內,因為胎兒的睡眠周期是20分鍾一次,孕媽媽可以選擇伴隨著舒緩的音樂,輕柔緩慢地做胎教操,每節操做4個八拍就可以了。
1.雙手放在子宮兩側,用手掌推的力量輕輕從兩側向中間推,先右後左。手掌推壓的力量會在子宮內形成羊水的波紋,寶寶會感覺到很舒服。
2.將子宮分為四個象限,從右上開始,以順時針方向,用手指肚的力量向下壓,每個象限按兩下,左右兩手各負責兩側的兩個象限。這節操的目的是對胎兒的全身進行撫觸。
3.以順時針方向用整個手掌對胎兒進行撫觸。
4.邀請準爸爸參與的環節,準爸爸坐在媽媽身後,以媽媽子宮的中心為線,兩個手掌同時在子宮兩側畫圓做撫觸。如果準爸爸沒有時間,孕媽媽自己也可以完成這節體操,雙手放在子宮兩側,以中心為線,用手掌的力量畫圓。
如果寶寶用力掙脫或者蹬腿反對,就表示寶寶不高興了,你就要停止。幾周以後,寶寶對媽媽的手法熟悉了,一接觸媽媽的手就會主動要求“玩耍”。媽媽要記得開始這些動作時要輕,每次持續5~10分鍾,每天1次,每周3天。
小貼士
外界的各種刺激,由媽媽的感覺器官傳遞到大腦,再通過心理活動影響母親的生理活動,繼而對胎兒產生影響。因此,為孕媽媽和胎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內外環境,才能生個既健康又聰明的寶寶。
第十五章 孕3月胎教進行時
孕3月胎教進行時
為了及早挖掘孩子的潛能,如今許多父母最為關心的就是胎教。在眾多的胎教方式中,音樂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胎兒共鳴、有益胎兒發育的必修課程。
優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刺激孕媽媽分泌有益於健康的物質,幫助胎兒大腦的發育,讓將來的寶寶更健康更聰明。
寶寶可以感知音樂
懷胎十月,對望子心切的父母來說,時間是不短的。但是,做父母的在這期間應該怎樣和自己的孩子聯係,交流感情呢?在各種藝術中,音樂有其特殊的位置,它是孕媽媽與胎兒之間不同語言間的橋梁,能被胎兒、胎兒所感受。音樂是孕媽媽和胎兒建立最初聯係和感情的最佳通道。
胎兒生活在羊水的海洋裏,外麵的世界又有層層設防,除了羊水、羊膜外,還有絨毛膜、子宮、母親的腹壁等。雖然胎體居於深宮之中,但當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胎兒就可以清楚地聽到母親子宮內的血流聲、心髒的跳動聲、母親與父親的對話聲,以及來自於外界的各種聲音,並且能對聲音的強弱、音調的高低產生不同的反應。
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進行良性剌激,主要通過感覺的剌激來發展胎兒的視覺,培養胎兒未來的觀察力;發展胎兒聽覺,有利於將來培養對事物反應的敏感性;發展胎兒的動作,有利將來孩子動作協調、反應敏捷、心靈手巧。
由於胎兒生長在子宮這個特殊環境裏,胎教就必須通過孕媽媽來施行,通過神經可以傳遞到胎兒未成熟的大腦,對其發育成熟起到良性的效應,一些剌激可以長久地保存在大腦的某個功能區,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驚人的才能就會發揮出來。
音樂對人的情緒有直接的影響,好的音樂會使人的精神振奮,情緒穩定。音樂還能使精神狀態達到平衡,使胎兒不致過於興奮或過於抑製。胎兒興奮的明顯表示是胎動增加,此時給胎兒聽聽輕鬆優美的音樂,胎兒會變得安靜,使胎兒神經係統的抑製過程增強。胎兒在一夜睡眠之後,精神處於深度抑製狀態,此時給胎兒聽聽音樂,胎兒能過渡到興奮狀態,孕媽媽和胎兒都能精神飽滿地迎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孕媽媽在睡前和胎兒共同聽聽搖籃曲或小夜曲,胎兒和媽媽會在溫馨的愛中共同入睡。
人的大腦半球有明確分工,左半球的功能是語言、計算、理解,重點是邏輯思維;右半球的功能主要是空間位置關係、藝術活動等,重點是形象思維,右半球是“情感半球”。人的大腦在出生後左腦比右腦更發達,而在出生前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時,用音樂開發右腦就更顯得尤其重要,可以使左右腦的發展盡可能達到平衡。音樂可以刺激胎兒的大腦神經細胞,促進腦神經細胞的發育和腦功能的發展。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在音樂會上,當孕媽媽沉溺於優美的音樂聲中時,腹中的胎兒也在母腹內盡情地傾聽,並且在做著有規律的活動,當演奏完畢,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時,胎兒立即受驚般的加速活動,心率也急劇加快。
還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在胎兒室內播放母親子宮的血流及心髒跳動聲音的錄音,發現正在哭泣的新生兒很快就可以安靜下來,情緒穩定,飲食與睡眠也好,而且體重增加迅速。這就是因為胎兒在母腹內聽慣了這些聲音,一旦再重複聽到就會使得新生兒覺得安全而又親切,這些試驗觀察表明,胎兒確實具有分別響聲與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正是由於胎兒具有聽覺功能,從而便可利用其積極正確的音樂、對話等方式施以胎教。
小貼士
除了聽音樂外,孕媽媽也可以多接觸琴棋書畫,要安排孕婦多看畫展、花展、科技展,多閱讀一些輕鬆樂觀、文字優美的文學作品,還可以學習插花、攝影和剌繡等知識和操作。陶冶自己的情操,與胎兒進行心靈情感的交流。
給寶寶聽的經典胎教音樂
胎兒早在娘胎便已有了聽覺,所以,許多準父母為了使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在胎兒7~8個月起就進行胎教,內容包括和腹中胎兒喃喃說話、定時放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等。那麼,所有的音樂都適宜胎教嗎?孕媽媽在選擇胎教音樂的時候,應盡量避免聆聽過度嘈雜或不當的音樂(因胎兒不喜歡聽到高振動頻率之音波)。選擇旋律溫和自然、有規律性的音樂,如大自然的河川、溪流聲、蟲鳴鳥叫聲。
孕媽媽如何選擇胎教音樂呢?舒緩、輕柔、流暢、歡快、表現力度適中的樂曲比較適合此時的孕媽媽,節奏快、力度強、喧嘯、嘈雜的樂曲,如迪斯科、搖滾樂、架子鼓,這種悲壯、快捷、淒涼的音樂不適宜胎教,應該避免。
另外,音樂胎教對音樂磁帶的要求很高,絕對不是任何音樂磁帶都可以的。一旦音頻過大,比如孕媽媽直接把傳聲器放在腹壁上,聲波可長驅直入母體內,胎兒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後極易遭到傷害。輕者出生後聽力減退,可能隻聽到說話聲,但卻聽不見高頻的聲音,不但音樂聽不入耳,中年後還會過早耳聾,嚴重者出生後便喪失聽力。
古典音樂(特別是巴洛克音樂)因為其節奏和母親的心跳旋律相近,所以對胎兒和新生兒有啟發和安撫的作用,巴赫(克線上的旋律)、莫紮特(21號鋼琴協奏曲)、韋作特(D調廣板吉他協奏曲)、舒伯特(鱒魚)鋼琴和提琴五重奏,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