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育兒篇:做個完美媽咪!(13)(1 / 2)

第二,喂養要合理。

早產兒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可用牛奶喂養,不過牛奶濃度要根據體重來決定。如果早產兒體重在1.5千克以下,則牛奶的濃度為1∶1;體重1.5千克以上牛奶的濃度為2∶1,然後在100毫升的牛奶中加7克糖,約一滿匙;體重在2.5千克以上,按每3小時喂1次,每日喂8次;體重2千克以上的,每2小時喂1次,每日喂12次;體重在1千克以上者,每1.5小時喂1次,每日喂16次。

第三,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功能比較低,容易感染,要特別注意預防。首先要避免親朋好友的探望;家中如果有人感冒,或得皮膚感染、腸道感染的傳染性疾病,應當與寶寶隔離;給早產兒喂奶、換尿布、抱之前都應洗手;早產兒的奶瓶等用具應天天洗淨、消毒;床單、被褥隔一天最好洗曬一下;每天給早產兒洗澡,更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如果發現早產兒有膿皰等感染現象,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494.專家提醒:怎樣喂養早產兒

早產兒的合理喂養非常重要,喂養不當會出現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落後、易患各種疾病。科學合理的喂養,可使早產兒發育快速,體質能較快趕上同齡足月的小孩。但是令有些媽媽苦惱的是早產兒的喂養比較難把握,一方麵早產兒胃的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另一方麵為了促進其生長發育,早產兒所需的營養比足月兒更多,喂奶量就應更多,所以喂養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早喂奶、早開奶。因為早產兒體內儲存的糖比較少,早喂奶可防止發生低血糖。如果早產兒吃奶反應不好,可適當推遲喂奶的時間,但必須進行靜脈注射。

(2)最好是母乳喂養,如果實在沒有母乳,最好喂食比較接近母乳的配方奶。剛喂配方奶時最好濃度低一點,防止早產兒便秘。

(3)喂奶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初次可喂小劑量2~5毫升,如果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可逐漸加大劑量,隔次增加2~3毫升。奶量的多少應根據早產兒的耐受力而定,以不發生嘔吐、腹脹為原則。

495.如何防治早產兒喂養不耐受

一般早產兒體重越輕,越容易出現喂養不耐受,避免這一情況的主要措施有:

(1)微量喂養。體重在1千克以下的早產兒,如果沒有出現任何合並症,就不要禁食,可采用腸道微量喂養法。每次少量的奶汁多喂幾次,可以一小時喂一次奶。這樣能提高早產兒的胃排空率,改善對喂養的耐受性。

(2)母乳喂養。母乳比早產兒的配方奶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可以減輕早產兒的喂養不耐受。

(3)降低奶汁濃度。高濃度和高熱量的奶對腸道動力有抑製作用,早產兒易發生不耐受,最好采用2∶1或3∶1的奶喂養,隨出生的日齡增加,早產兒胃腸道適應後,再改為全奶。

(4)按摩腹部。按摩早產兒的腹部可增加其胃腸動力,加速胃腸蠕動、排空,誘發胃腸激素的分泌,促進消化道動力,有利於提高喂養耐受性。

(5)調整睡姿。可采取頭高腳低,呈20°角的斜坡式俯臥位。這樣食物能夠順利到達胃腸,增加胃腸的負重,有利於胃的排空,但要注意看護,避免引起早產兒窒息。

496.專家提醒:哪些早產兒要延遲開奶

有些早產兒不適合早期喂養,需要延遲開奶,具體有以下幾類:

(1)如果早產兒在媽媽腹中曾有過宮內窘迫和窒息,出生後就需要延遲開奶。

(2)早產兒呼吸困難,也不易過早喂奶。

(3)正在使用呼吸機、有可能導致缺血和缺氧的早產兒要延遲開奶。

(4)有的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或正在使用消炎、止痛藥物時,不要及早開奶。

(5)如果早產兒患有敗血症時,或者臍動脈插管及換血術後24小時內都應該控製喂奶。

在以上情況下,如果喂奶過早,早產兒可能會出現胃腸道功能障礙,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容易引起腸道感染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父母不必擔心早產兒營養缺乏導致生長緩慢,因為醫生會采用靜脈高營養法,將早產兒所需的營養物質直接從靜脈點滴注入體內,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以及維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