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救處理
對於溺水者要爭分奪秒就地搶救,如溺水時間短、喝水量不多、沒有其他症狀,可不必送醫院。如溺水時間長,口鼻內的淤泥、雜草等較多,應立即清除。如果口腔緊閉,可捏起兩側麵頰部用力啟開牙關,鬆開衣帶進行控水,方法是小孩伏臥在救護人員肩上或腿上,頭向下垂,使水自然流出。如呼吸、心跳停止,除用上述方法外,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髒按摩。
2.常見的人工呼吸方法
(1)口對口呼吸的方法:①寶寶仰臥,頸下墊以軟枕或衣服,使頭盡量後仰。②救護人員跪在寶寶一側,用手帕或紗布蓋住寶寶的口鼻。救護者首先吸一口氣,隨後將嘴對著寶寶的鼻或嘴吹氣。特別注意的是對鼻吹氣時要捏緊寶寶的嘴,對嘴吹氣時要捏緊寶寶的鼻子,以免漏氣。每吹一次要進行腹部按摩,以便氣體由口或鼻排出,吹氣次數以每分鍾16~18次為宜,用力不宜過猛,直至恢複自然呼吸為止,然後迅速送往醫院。
(2)仰臥位人工呼吸的方法:①寶寶仰臥,腰墊軟枕,頭肩略低於腹部,頭偏向一側,將舌頭拉出,以免堵塞氣管。②救護人員跪在寶寶的頭頂前,兩手握住寶寶的前臂中部,將兩臂上舉至頭頂,使胸廓擴張。③2秒鍾後將兩臂屈曲緊貼胸前,並用寶寶的肘部壓迫胸部2秒鍾,使氣體排出,如此重複進行,每分鍾15~16次。
(3)俯臥位人工呼吸的方法:①寶寶俯臥,頭偏向一側,一臂彎曲墊於頭下。②救護者騎跨寶寶臀部,跪於地上,兩臂伸直,從背後推向胸前,壓迫胸廓持續2秒鍾。③鬆開兩手,使胸廓自然擴張而吸入氣體,2秒鍾後重複進行,每分鍾做15~16次。注意在施行過程中用力不宜過大,以免引起骨折。
3.胸外心髒按摩的方法
如溺水寶寶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應進行胸外心髒按摩,將左手掌的根部放在胸骨下1/3處,右手交叉重疊在左手背上,肘部伸直,以上半身的重力有節奏地向脊柱垂直按壓,每分鍾80~100次,直到心跳恢複。搶救過來後應該及時送寶寶到醫院去檢查
487.寶寶觸電後的急救法
電擊可引起局部皮膚的嚴重燒傷和全身反應,表現為頭暈、心慌、驚恐、麵色蒼白,嚴重者會發生昏迷及抽風,呼吸、心跳停止。
一旦觸電,觸電寶寶還貼在電源上,應盡快讓其脫離電源,如寶寶觸及插銷,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如觸及垂下或刮斷的電線,可用幹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將電線挑開;如寶寶倒在電線上,附近又無法切斷電源,可用繩子或將衣服擰成帶子套在寶寶身上,將其拉開。救護者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在送往醫院或等救護車到來之前,心跳、呼吸停止的一定要及時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摩。
觸電是嚴重的意外事故,應加強防範。所以,從寶寶會走路開始就應該反複教育他不玩燈頭、電插銷、電線和各種電器。家長要有較強的安全防範意識,電插銷應安裝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教育寶寶遇有雷雨時,不要在大樹下或電線杆旁避雨,以防遭到電擊。遇有刮落或斷裂的電線,不可走近電線,更不可以用手去拿。
早產兒養護專區(12)
488.幫助早產兒渡過溫度關
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體溫調節功能差,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所以早產兒居住的室溫應控製在24~27℃,相對濕度為55%~65%。有些早產兒娩出後需立即放入經過預熱的暖箱中,箱內溫度最好保持在32~34℃,濕度為55%~65%。早產兒腋下體溫應維持在36~37℃,體溫波動不超過1℃,體溫穩定後可搬出暖箱,如果保暖措施得當,可預防“新生兒硬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