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般情況下,尾骨在產後兩個月左右即可自行恢複,如果疼痛長期不見好轉應及早去看醫生,采取必要的治療手段。
329.產後肌肉痛的應對方案
月子期間,新媽媽經常會感到肌肉疼痛,不必緊張,隻要平常多運動就可以讓疼痛感逐漸消失。下麵介紹一些相關的運動:
(1)腿部肌肉運動。身體平躺,將右腿盡量抬高,腳尖用力伸直,不可彎曲,然後將腿慢慢放下。這個動作要完全靠腹肌的力量,雙手不要用力,用同樣的方法抬高左腿,然後雙腿並舉,慢慢增加高度。
(2)陰道收縮運動。身體平躺,微微攤開雙腿,腳跟用力後縮,使膝蓋呈直角,臀部向上離地,全身以腳跟和肩部為支撐,再由此姿勢將兩膝並攏,同時緊縮腹部的肌肉。
(3)膝胸臥式。身體俯臥在床上,雙膝稍微彎曲,抬高臀部,胸部輕貼在床麵,雙腿分開與肩同寬,保持姿勢2~5分鍾,起床和睡覺前各做一次。
330.腎盂炎的應對方案
首先,新媽媽應勤做惡露處理。
(1)惡露處理的正確方式是:更換脫脂棉時或者排便、排尿後一定要先洗手。新媽媽在擦拭便尿時,要由外陰部向肛門方向擦。反之,會使肛門部攜帶的細菌進入分娩時留下的外陰部傷口中,進而引起陰道感染。同一塊消毒棉不可使用兩次,每擦一次應更換一塊。
(2)新媽媽可將脫脂棉或棉紗剪成5厘米的大小,煮沸消毒後浸泡在2%的硼酸水或者來蘇液體中,或浸泡在稀釋1倍的消毒皂液中。隨之將消過毒的脫脂棉裝進容器中,以方便隨時使用。注意脫脂棉或棉紗煮沸時間隻需要5分鍾就可以了。
(3)產後傷口消毒後要墊上消毒衛生巾。
其次,新媽媽不要憋尿,克服排尿的困難對新媽媽極其重要。
再次,新媽媽感染炎症後,應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如果不進行徹底治療容易再犯。
331.產後痙攣的應對方案
產後痙攣包括產後破傷風、產褥期重症感染以及嚴重的血鈣過低症、失血性貧血等。有以下幾點:
(1)新媽媽出現心悸、自汗、盜汗、頭暈眼黑、疲倦困乏等症狀,宜食用牛奶、豆漿、果汁、鯉魚湯、雞湯、桂圓、大棗及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以益氣養血。
(2)產後四肢抽搐而麻木、腰腿酸痛、行動笨拙、血鈣偏低者,宜食用乳製品、豆製品及燉排骨、燉雞、醋酥魚、蝦皮等高鈣質食品。
(3)產後發燒,寒熱往來,同時伴有四肢抽搐、口幹舌燥、體汗較多、精神疲倦、尿少而黃等症狀,則屬外感風邪致痙,要避免產後發燒、感冒。
(4)產後約4~6天出現牙關緊閉、張口困難、苦笑麵容、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四肢痙攣、不能自攝飲食等嚴重症狀時,應以高熱量流質飲食為主。
(5)產後發痙,神昏諺語,或口噤不語,不能經口攝食,則宜鼻飼飲食。飲食宜調配為低鹽清淡流食,治以清痰利氣、鎮痙平肝息風、芳香開竅為主。
332.產婦中暑的應對方案
在炎熱的季節,如果母嬰居室不通風,新媽媽還長衣長袖地捂月子,這時體弱的新媽媽就很容易中暑。
月子中暑的最初表現是新媽媽感到口渴、惡心、頭暈、胸悶、渾身無力、心慌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要立即開窗通風、降低新媽媽周圍的溫度,或者去涼爽通風的地方,喝些糖水或淡鹽水,很快就能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