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連日奔波的陳勝睡熟了。莊賈偷偷摸摸進到屋裏,舉起罪惡之劍刺向了自己的主人,然後割下那顆尚在沉睡的頭顱,去陳縣投降秦軍。
陳勝曾有一念之差,他在緊要時刻懷疑了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人。駐紮在陳縣南邊新陽縣的涓人將軍呂臣,曾在陳勝身邊擔任近侍,他手下的士兵人人頭戴深綠色帽子,所以也被稱為“蒼頭軍”。呂臣不是沒打算去援救陳縣,而是因為陳縣失敗得太快,救不及。也許這件事引起了陳勝的懷疑,所以逃跑途中轉而避開了新陽。
陳勝之死對於秦軍來說,似乎不值得彈冠相慶。章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他甚至沒有及時把陳勝的首級送往鹹陽。而此時,全體掛孝的呂臣蒼頭軍卻乘秦軍四處掃蕩之機,急行軍百裏襲入陳縣城內,湊巧俘獲了莊賈。
呂臣用車輛載了陳勝的首級,向東北舉哀,把這位秦末起義軍的第一號首領埋葬在碭縣之北的碭山,追諡為“隱王”。莊賈被當場處死,頭顱被割下來作為祭品。後來,漢高祖劉邦下令安排碭縣三十戶人家為陳勝陵寢供養守護,這一定製延續了很多年。也許,正是由於大漢朝對陳勝的認同,決定了司馬遷《史記》對其地位的敘定,此舉並不取決於史學家個人的立場。
陳勝包頭帶尾隻當了六個月張楚王。他的一頁飛快地翻過去了,但張楚主動或被動任命的那些王侯將相已經沒有了罷手的餘地。
呂臣接受父親呂青的勸告,撤離了陳縣。章邯果然不能放棄這座已經被深深打上了政治烙印的郡城,命令右校尉張既、左校尉邱軫率軍回攻。蒼頭軍節節敗退,沿潁水向淮水邊的湖澤地帶潰退。這時,平地卻冒出一個人物來,他正是成長為鄱陽大盜的黥布。
黥布是九江郡六縣人,本姓英。天下無雙的是,他主觀上就把犯罪黥麵預設為發跡的前提,甚至把祖上傳下來的姓氏改了。
一個老百姓家的孩子在門前玩耍。有人路過,左看右相,末了說:“當刑而王。”多年後的一天,一名黝黑長大的漢子忽然想起這個說法來,便帶著刑徒的身份標誌,成為了驪山始皇陵的七十萬造墓人之一。後來,他逃跑了,在江水中一爿稱作“洲”的小塊陸地上打劫過往商旅船隻。許多事實證明,亂世之中先出“土匪”,然後才出英雄。
及至陳勝起義,黥布的部眾已經發展到幾千人。他感覺是時機了,就去聯絡番陽縣令吳芮。吳芮敦厚君子,平時很受百姓愛戴,江湖中稱他為“番君”。亂世之中,吳芮即便缺乏野心,也需要增強生存能力。他久聞黥布強悍無敵,當此世道,官與盜也無甚區分,於是主動把女兒嫁給了黥布,由他率領部眾舉義響應張楚。
呂氏父子被秦將張既、邱軫追逼,一路後退,苦戰難脫。恰巧黥布北渡,便不論青紅皂白截住秦將廝殺。張既、邱軫不敵黥布,敗退而去。呂青、呂臣感激黥布相救,兩下裏合軍一處,又來攻打陳縣。張既、邱軫畏懼黥布,棄城退走。
黥布雖然驍勇,但隻揣著被封王的追求。正逢項梁大軍渡過淮水,進駐下邳,廣招天下英雄豪傑。黥布和呂氏父子便舍棄了陳縣,前往歸附了江東軍。項梁心裏正高興呢,又有一名叫蒲槐的將軍前來加盟。此時,項家軍的總兵力已經發展到了六、七萬之眾,聲勢大盛。
項纏最上心的事情就是去尋找張良,但張良早早就避開了,項纏當然深感失望。這期間,還有一件事當時看來無足輕重,就是淮陰人韓信來投。此人身著長衫,背負長劍,相貌堂堂,談吐不俗,但項梁看他一副窮困潦倒的模樣,便隻留他在軍中,僅此而已。
陳勝確實已經死了,落腳薛縣的項梁必須盡快有所作為,便通知各路將領前來共商大計。本處境局促的劉季、張良也帶著一百多名騎兵到那裏去開會,這次意味著正式加盟。
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立即填補陳王那個位置上的空缺。要知道,沒有旗幟就沒有號召力,但擅自稱王也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眾人正在為難,一位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者登門求見。他自報家門,說自己是九江郡具巢縣人,姓範名增,虛度七十年光陰,聲稱專門前來獻策。具巢址在今安徽桐城南金神一帶。
聞報範增前來,項梁非常高興,親自出衙迎入。他早就聽說過這位神仙般的人物,請都請不來的。
項梁奉範增到上首坐定。不等詢問,老人家就直入主題:“天下懷有二心的大王們總之不肯合作,項氏實力短期內很難壯大,沒法與秦軍抗衡……”
一語道破天機。項梁屈身:“望先生不吝賜教!”
範增說:“將軍眼下急需獲得最大的號召力。有了它,就有千軍萬馬;沒得它,做什事都會感到為難!”
這話切中項家軍要害,項梁忙說:“請為分剖!”
範增分析說:“陳勝的失敗是必然的……”
項梁問:“何以見得,這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範增說:“容老夫慢慢講來——秦廷吞滅六國,其中楚國最是沒什罪過。打從懷王被騙至秦無法歸國,楚人一直到今天還感到無比屈辱。所以,楚南公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但陳勝首先發難,不立楚國的王族卻自己立為張楚王,明擺著就不會長久。”
項梁點頭,心裏覺得非常有道理。再說,範增所引用的楚南公是位著名的陰陽家,相傳能卜會算,善於推斷事物。
範增接著說:“現在將軍在江東起兵,楚地遠遠近近眾多的將領蜂擁歸附於您,原因在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寄希望您能重振楚室。”說著,他還特意向黥布、劉季會意。黥布點頭,劉季則假裝沒看見。
根據範增提供的線索,項梁很快就找到了一個能對號入座的人,用他來作為形象。這是一個放羊娃,據說是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名叫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