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鴻翅紛舉遺族不讓
羽飛鷹落鳴鏑偶成
且不說劉季反複推讓,這挑頭的事委實沒別人敢於挺身而出。待百姓漸次散去,衙中徹夜磋商,最終還是推舉劉季擔任縣令。既然眾望所歸,劉季便不再推辭。稍事籌措,劉季便帶領蕭何、曹參、奚涓、周勃、夏侯嬰、樊噲、呂澤、呂釋之、孫赤、薛歐、王吸等一幹豪傑,借縣衙大堂祭祠黃帝、蚩尤。樊噲當場宰殺豬、牛、羊三牲,把頭首供在堂前;又把血塗在鼓麵上作為神器,溝通人神。樹立的旗幟都是土紅色的,因為人人都知道“斬蛇”的傳說。
眾英雄歃血為盟,從此跟定“赤帝之子”,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生死與共,永不反悔。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年代,被大潮激蕩著的各郡縣,發生的情節大同小異。但在長江以南具區澤東岸發生的事件,卻不似那草莽英雄、亡命之徒的作為,方方麵麵都要高出層次來,聲勢規模也要大得多。
會稽郡代理郡守殷通也尋思發兵響應陳勝了。關鍵時刻,需要有能力的人替他謀事,不用多想,也隻有那個項梁合適。
項梁是泗水郡下相縣人,下相故址在今江蘇宿遷西南。此人並非出身一般人家,他實是楚國名將項燕的次子。項燕則在始皇二十四年被秦國名將王翦、蒙武戰敗,退困於蘄,自殺殉主。
作為六國遺族,項梁犯了事兒,被移送櫟陽囚禁。項家拜托本郡蘄縣的獄掾曹咎修書一封,請櫟陽的同行司馬欣千方百計圓了官場,終得以開脫。項梁骨子裏強悍,回到老家,打定主意報複殺人。這回他有備而為之,完事後帶著七弟項纏、侄子項籍、項莊兄弟等逾淮渡江隱居吳中韜光養晦。
項梁熟讀孫吳,於無形中借助兵法原理來訓練賓客和子侄輩。項氏叔侄行走衙內坊間,明裏暗裏上下結交,隻幾年的光景便勢壓一方,力能號召鄉裏。
項籍字羽,項燕長子項榮的兒子,現代人一般都因循《史記》稱其字。項梁把少年項籍視為己出,十分疼愛,悉心指導他讀書,然而不成;指導他學劍,然而又不專心,心頭很是鬱悶,難免隔三差五地責怪幾句。項籍卻總回答:“寫幾個字,能記記姓名就足夠啦;練習劍術,也就能抵擋一個人,值啥呢。要學嘛,就學那‘萬人敵’!”
項梁內心驚喜,於是傾心教授他兵法。起初項籍也是喜好,學起來恰如狼吞虎咽。不料方學得個大致,便不再肯鑽研,日久隻當個消遣罷了。項梁還真拿他沒治,便因勢利導去發掘他的特質,從不肯放棄信心。
眼見項籍長大成人了。他身長八尺有餘,心氣日盛,在使性爭勇中武藝精進,才能和膽識都大大超出常人。可謂將門虎子,天生的!
項梁奉請來到衙門,被引到後堂,看時,在座的還有吳縣縣令鄭昌。殷通開門見山說:“天下大亂,江西也已經造反了,這都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征兆。先生難道沒聽說過,先發者製人,後發者必為人所製!”
殷通所說的“江西”,泛指長江中下遊以北淮水流域的廣大地區。那時侯,就像黃河叫“河水”一樣,長江被稱為“江水”。黃河略像一隻隆背仰首的動物恐龍,而長江的姿態則完全是一條飛舞的傳說龍。江水高高揚起頭頸,把九江郡、衡山郡放置在腦袋的後麵,這就是所謂的“江西”,江對麵的彰郡、會稽郡則相對稱“江東”。
殷通道:“本郡也打算發兵了,希望先生和桓楚兩位能協助我指揮軍隊。”項梁回答說:“桓楚正逃亡在山澤,沒人曉得他具體在什麼地方,隻有我的侄子項籍清楚!”我這就叫他來聽命。
無多時,項梁返回,對殷通說:“我那侄子正在庭院裏等候!”殷通高興地說:“請賢侄!”
項籍進來行過禮,看到季父拿眼暗示,口裏說:“是時候啦!”殷通正不知所雲,項籍的寶劍已經到了,血光一閃,人頭落地。
一邊座上的鄭昌嚇得魂不附體,連忙俯伏地上。項籍正要殺他,卻被項梁擋住了,說:“鄭大人平日與我交情不錯,不要傷害他,讓他去吧!”
鄭昌見能活命,趕忙請求:“謝項公不殺之恩,下官無處可去,寧願侍奉左右!”
項梁聽了,心想還算識得時務,便欠身扶起鄭昌,口裏說:“大人說哪裏去了,項梁還要依仗您的扶持呢!”鄭昌戰兢兢起身,連說:“不敢,不敢,下官情願效犬馬之勞!”
項梁從案上拿過郡守的印綬佩掛在腰間,拎著殷通的首級出到堂前。郡衙內早已炸了窩,殷通的親信護衛們手執兵器圍攏過來。項籍力能扛鼎,身上正有使不完的力氣。他手握寶劍輪轉劈刺,隻用得七八個招數,立即有十幾人喪命,餘皆俯首。
項梁與鄭昌一起,召集平素交往已久的豪傑義士和官府人員,宣告響應陳王。
接下來招兵買馬擴充實力。與別人不同的是,項梁叔侄尤其重視兵員素質。項籍從各縣投軍的青少年中選拔到精兵八千,親自指揮,號稱“江東八千子弟兵”。
項梁正式接替了會稽郡守的位置,任項籍為裨將,曹咎為大司馬,鄭昌留任吳縣。秦朝又失去了整整一個郡的控製權。這時候的項籍剛剛二十四歲,恰巧比沛縣劉季年少一半。
楚將周市在接管了故魏地盤後,率兵出東郡,順濟水過濟北郡,到達臨淄郡西境的狄縣,恰巧田儋剛剛奪取了狄縣。狄縣故址在今山東高青東南小清河北高城。
田儋是狄縣當地人,與戰國齊國國王同族;他的同祖弟弟田榮、田橫都是豪強人物,在齊地頗具人氣。田儋說:“諸侯都已經反秦自立,而齊國自古就受封而建立了,哪能由別人來指手畫腳。”他自立為齊王,成為反秦以來不屑依附張楚的第一人。
周市領兵到了狄縣,他看到了不同的情形。城門緊閉,城上矗立著似曾相識的齊國旗號,劍拔弩張。周市還在納悶呢,城門大開,突出一彪人馬。城上擂鼓,齊軍發起了攻擊。周市明白過來,那人馬不是來迎接他的,可他還沒有作好打仗的準備呢。於是,虛虛地抵擋了一陣,便主動撤退了。
田儋壓根沒把楚軍當回事。他隨即帶領軍隊向東攻打,迅速收取故齊的土地,範圍相當於秦朝的濟北、臨淄、膠東等三個郡,地域在泰山以北黃河以東至膠東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