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專家走過來,拿起水壺,倒掉半壺水,剩下的水一會就燒開了。
專家問年輕人:“明白了麼?”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專家又接著說:“一開始你沒有足夠的柴火,所以不能把水燒開;可是後來柴火有了,水又太多,也很難燒開。其實,我們隻需要兩杯茶水,所以倒掉半壺水,我們很快就能喝上熱茶了。”
年輕人頓時恍然大悟,在連聲道謝後便回去了。後來,他把自己計劃中所列的目標劃掉了許多,隻留下了最核心的那個目標。而同時,年輕人又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幾年後,他的目標基本上都實現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目標太多,可能事事半途而廢;刪繁就簡,從最核心的目標開始,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設定目標一定要簡單明了。如果目標太多、太雜亂以至於超出我們的個人能力,必然會難以實現。這個過程就好像通過放大鏡觀察物體一樣:當物體不在焦點上時,影像就不夠明朗,看起來一片模糊;可是一旦對準焦點,影像就會變得十分清晰。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隻有全神貫注地聚集在一個目標上,才能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彼岸。
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學子也是一樣,目標太多,往往很難實現。對於整個人生而言,我們的確需要戰略目標,但前提是一定要對自身的資源作整體評估。有了清醒的認識,從最核心的目標入手,腳踏實地,才能成功。
給自己設立一個核心目標
小柯畢業後做過貿易,主要涉及生產計劃、跟單以及部分外銷。由於公司是一般的國有企業,工資不高,幹了兩年後小柯覺得很沒意思,照這樣發展下去,八年也沒有出頭之日。於是他就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工資雖然高了一些,但當時公司雖然是外資代表處,其實業務主要是和江浙一帶的小型製造企業打交道,負責采購和出口物流。小柯覺得公司很小,管理上不規範,薪資福利上也沒什麼上升空間。剛進代表處半年多的時候,他曾經找了某職業顧問機構,谘詢後,由於設定的目標與實際情況相差比較遠,結果在目前代表處做了一年多也沒有實現半點工作計劃。
三年一晃就過去了。小柯著急了——他遠大的理想可是開自己的貿易公司,如今在這個小小平台上怎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不行,得重新規劃未來。於是他又想出了兩個新的短期規劃:辭掉老工作,找一家待遇更高的新單位,然後再與職場朋友聯係,業餘時間搞產品銷售代理賺取外快。同時,準備利用積蓄開個小賣鋪,讓老爸守店麵,又能多撈一把。這樣大幹三年,就能把開公司的資金積攢出來,三年後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了。
計劃一定,小柯就著手實行了。由於他有經驗,不出半個月就找到了一家新單位,待遇比以前高了許多。然後又與朋友搞起了銷售代理,又將老家的老爸老媽接來開小賣鋪。這下可熱鬧了,不出一個月小柯忙得團團轉,又要按時上班,又要與銷售客戶聯係,又要經營小賣鋪。下班時間幾乎沒有半點空閑時間,有時正與客戶談銷售,老爸突然打電話說要進貨。有時忙得焦頭爛額,竟然在客戶的電話中說起小賣鋪的事。
結果不到三個月就出問題了:小柯由於過於緊張,飲食休息不當,身體垮了;小賣鋪不經常去,老爸經營得一塌糊塗;新工作老板要求很嚴格,小柯總是拖延任務,後來被炒了魷魚;銷售代理因為抽不出時間與客戶麵談,幾乎沒效果。
即使這樣,小柯還想繼續撐下去,但事與願違,心力交瘁的他無論如何也吃不消了,隻好停下來養病。小柯本想“一箭三雕”,結果是工作丟了、身體垮了、外快跑了,到頭來落得個滿盤皆輸的結果,於是不得不重新來過。
兼顧太多,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目標越多,實現起來困難越大。對於小柯而言,既然在貿易領域裏遊刃有餘,完全可以專心做貿易。收入偏低隻是暫時的,隻要慢慢積累經驗與資金,時機、條件成熟了自然就有發展。但急功近利的他設定了“麵麵俱到”的計劃,三年的目標企圖一年就實現,又怎能不栽跟頭?
如此,在製定目標和規劃時,要懂得選擇與放棄。找出自己的核心目標,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核心欲望,就是我們最想實現的。一旦設立出核心目標,並全力以赴朝著這個目標去做,那麼就更容易實現最終的人生目標,這是設立目標的關鍵所在,稱之為核心目標。一旦核心目標實現了,其他目標也就會跟著相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