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2 / 3)

第六,敢為天下先。

勇敢並不意味著愚蠢,它並不總是代表要冒險。

然而,不管做什麼事情,又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勇氣,不要怕失敗,要敢於創新和探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就完全可以去開辟一條新路。走在前麵的人收獲到的東西是後麵跟著的人永遠不可能得到的,但同樣風險也是最大的。

第七,永遠保持快樂心情。

心情是你工作狀態的調節劑。沒有人喜歡和一個讓人不舒服、總是在抱怨、單調乏味、令人生厭的人一同工作。自由職業如果讓你變得總是擔驚受怕,感覺非常糟糕的話,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始終保持好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去做好每一個工作。要清楚,隻有快樂才能給工作帶來原始的動力和活力,而且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工作的舒心和有意義才會讓你感受到生活真正的樂趣。

第八,不要為金錢而憂慮。

許多人永遠當不了自由職業者,因為他們總是擔心錢的問題,或者害怕自己會擔心錢的問題。不要擔心,但隻要確保你存有一些應付偶然事件的應急資金,做好出現最壞情況的打算。

而對於多出來的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來投資,投資到你自己身上,不斷讓自己掌握新技能、新科技和新知識——這是自由職業者最佳的投資方式。

道路越多,越不容易走到終點

青春物語: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當我們讓自己置身於各種各樣的選擇中時,很容易被各種美好的景象迷失了方向。注意力過於分散,是不可能找到那條光明大道的。

荀子在《勸學》中說得好:“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即使底子再薄弱、力量再微小,隻要專一,最終也能達到目標。古代棋藝高手弈秋教二人下棋的故事,想必我們早已耳熟能詳。專心致誌聽講的人肯定能夠學到真本領;而一心想著頑射鴻鵠的人,能夠學到一些皮毛就已經很不錯了。

亦舒說:“一個人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是看得見的:天天運動,便成為運動員;天天上班,成為白領;滿街逛的人一輩子不會成為畫家,後台再硬也不管用。”的確,一個人如果心中不專一、做事不專注,必會使他所有的快樂、以及一切與他有關的,變得不真實,如此荒廢一生;相反,如果能夠把全部的精力傾注在眼下正在做的這件事上,那麼終究會取得優秀的成績。

初出茅廬的我們,一定會有許多美好的憧憬:想要成為一個電影明星,想要在經濟領域大展拳腳,想要在文化圈如魚得水,想要……

也許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你開始奮鬥、開始打拚。可是為什麼在努力了很久以後,你卻發現所有的成功依舊遙不可及,而自己又疲憊不堪?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紛亂的目標,已經迷惑了你的雙眼。目標太多,一方麵這證明了你很上進;但另一方麵,它卻超出了我們的個人能力,必然會難以實現。這個過程就好像通過放大鏡觀察物體一樣:當物體不在焦點上時,影像就不夠明朗,看起來一片模糊;可是一旦對準焦點,影像就會變得十分清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必須做好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隻能事倍功半。所以,無論你的目標多麼龐大、多麼複雜,請找出你的核心目標,然後忘記其他為之而奮鬥吧!

目標不要設立太多

有一位大學生,在剛剛畢業時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是幾年過去了,他卻還一事無成。於是他決定去向一位人力資源專家討教討教。

專家了解他的來意之後,沒有多說什麼,隻是給了他一把水壺,對他說,“天氣太冷了,你先幫我燒壺水,咱們泡杯茶,暖和暖和,再慢慢聊。”

專家的工作室設在一個大山裏,條件簡陋,屋裏隻有一個小灶,沒有柴火。於是年輕人去外邊找了些柴火,裝滿一壺水便在灶裏燒了起來。

但由於年輕人準備的柴火太少了,沒過多久就燒完了,可水還沒有開。於是他又跑出去繼續找柴火,等找到新的柴火回來,那壺水已經涼得差不多了,又得從頭燒。

這一次,年輕人學聰明了,他沒有急著去點火,而是繼續去找柴火,等柴火準備得差不多了,才開始點火燒。可是由於水太多,燒了半天還是沒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