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夢想,最後的彷徨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抉擇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似乎都豪情萬丈,什麼都不怕,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的重壓下,適應能力已變得越來越強,我們不自覺地習慣被環境推著走,不敢冒險,怕給自己帶來終身的遺憾,於是告慰自己:“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因為我已竭盡全力。”其實,人隻有不斷挑戰和突破才能逐漸成長。長期固守於已有的安全感中,就會像溫水裏的青蛙一樣,最終失去跳躍的本能。生存是人類第一要務,而快樂卻是生存的唯一原則。快樂是一個人心靈和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滿足,是最最純潔和高尚的享受。
自己的未來,不是父母設計的
青春物語: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並不會變得更好也不會變得更壞,而是變得更像我們自己。
為了能夠成功,我們總是選擇走阻力最小之路。可是當我們駐足往回看時就會發現,我們越來越偏離我們的本性。我們在奮鬥的過程中忘記了:尊重自己本性的人才不至於迷失了自己,也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要走的路。
不可否認,俗事的紛繁蕪雜讓我們無從選擇,為了尋找所謂的社會歸屬感,我們開始偽裝自己,在別人麵前的每一次的呈現都多了一點修飾,每一次的語言都少了一分真實。很多人習慣於疲憊的偽裝,總以為這樣就可以贏得更多,可到頭來卻發現總是得不償失,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還丟了自己最初擁有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尊重自己的本性,做最真實的自己呢?
那些失敗的人總是經常感到沮喪,自暴自棄,仔細想來,這樣的人從來都沒有尊重過自己。隻不過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跌了幾跤,如果仍願意堅持曾經的夢想,就不會選擇一味地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
先樹自己,再造一切
小衛是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當別的同學都在為找工作還發愁時,他已經在一家國際知名的大企業謀得了一席之地。這讓身邊的很多同學十分羨慕。
在大學時,小衛的成績就非常優秀,在工作中,他更是如魚得水。出色的工作表現讓他很快晉升為公司的中層領導。
每天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偶爾去健身房鍛煉鍛煉身體,或在假期和一眾驢友出去旅行……在旁人眼裏,這是非常幸福的生活,可是身在這種生活中的小衛卻感到不快樂。
2008年,小衛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決然地辭掉了自己薪資豐厚的工作。有著一份不可多得的好工作,過著白領的優越生活,這是多少人想要得到的東西啊,可是小衛卻自己主動放棄了這種生活,他的決定讓別人很不理解。
原來,小衛在上大學時,聽說了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的事跡,對他產生了很大的震動,他也想去體驗一下艱苦的支教生活,為山裏的孩子送去外麵的新鮮事物。在家人的壓力下,小衛畢業後去西部支教的計劃並沒有付諸實施。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小衛越來越覺得自己應該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既然想做,趁著年輕,一定要勇敢地去嚐試一下,不要為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做真實的自己!堅定了自己內心的信念後,小衛辭掉工作,踏上了西部的支教之路,在一年的時間內,他在西部經曆了人生最艱苦,也最有意義的一年。“人的一生很有限,一定要抓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小衛說道。
現代社會,外界給予我們的誘惑有很多,在這時候,我更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不要總是羨慕和追求別人的美麗,卻忘了尊重自己的本性,稍一受外界的誘惑就選擇隨波逐流。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潛力股”,隻要你敢於去發現自己獨有的優點和潛力,並使之充分發揮,那麼你也必能成為某一領域的領軍人物。因此,做人沒有必要總是做一個跟從者,一個旁觀者,隻需知道自己的本性就足以成為一道風景。不從外物取物,而從內心取心,先樹自己,再造一切,這才是你首先要做的。
在人生的牌局上,你才是上帝
他畢業於一所名牌高校的經管專業,通過親戚的介紹進入到一個令人眼紅的政府機關工作,他的工作很愜意,也很輕鬆。在別人眼裏,他真是個“好命”的人,用不著東奔西跑地找工作,每個月拿著不菲的薪資。然而,他自己卻不是很滿意,這份工作看似不錯,但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毫無關係,這讓他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他想要辭職外出闖天下,但又舍不得眼前這份舒適的工作,畢竟靠自己去打拚也是件“冒險”的事,一不留神就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猶豫不定之時,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位長者,長者沒有直接給他什麼意見,隻是講了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