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節 什麼是心肺複蘇(2 / 2)

①如患者停止心跳,救援者握緊拳頭,拳眼向上,在胸骨中段上方,離胸壁20~30厘米處,快速有力猛擊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舉有可能使患者心髒複跳;②如一次不成功可再叩擊一次,高度不超過肩膀,不超過2次,每次1~2秒,不宜用力過猛。③

若無反應,當即做胸外心髒按壓。

胸外心髒按壓法

①跪於患者右側肩旁。用左手腕部放在患者胸骨上2/3與下1/3交界處。手腕的長軸與胸骨的長軸一致,手指和手掌微翹,不觸及胸壁;右手掌重疊於左手背上;②雙肩應位於患者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自肩背部垂直向掌根部加壓;③小兒可用單手按壓,一歲以內的幼兒可用雙指按壓。④按壓應平穩、有節奏地進行,要達到適當深度,不能間斷。下壓及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按壓至最低點處,應有一些停頓。垂直用力向下,不要斜向用力和左右擺動;⑤放鬆時,下麵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⑥對成人下壓深度為4~5厘米,頻率為每分鍾80~100次;⑦單次按壓/通氣比例應是30:2,即每做30次胸外心髒按壓,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收縮壓達80毫米汞柱。

相關鏈接

心肺複蘇的適應征

①意識突然喪失(可伴抽搐),②麵色蒼白或紫紺,③呼吸停止,④心音及大動脈搏動消失,⑤雙側瞳孔散大。

心肺複蘇有效的體征

①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後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後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後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複,可以停止胸外心髒按壓;②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堅持人工呼吸;③複蘇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甚至腳可動;觀察瞳孔時,可由大變小,並有對光反射。

終止搶救的指征

①心肺複蘇持續30分鍾以上,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複蘇;②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現場可考慮停止複蘇;③當現場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安全(如雪崩、山洪暴發),以及醫學專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

心肺複蘇(CPR)流程圖

判斷傷員意識

緊急呼救

調整患者體位:將患者調整為仰臥位

開放氣道,檢查呼吸

如果沒有呼吸,進行兩次人工呼吸,吹氣時間大於1秒

如果沒有反應,檢查脈搏。時間不要超過10秒!

如果確認有脈搏,每5~6秒鍾做1次人工呼吸,每2分鍾檢查脈搏1次

如果沒有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壓(按壓與通氣之比為30:2)。5個周期後進行評估,時間不要超過10秒!

按壓方式

兩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自己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往下擠壓。按壓頻率100次/分鍾,盡量不間斷。下壓與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放鬆時,手掌跟部不能離開胸壁。按壓時雙臂不能彎曲或斜向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