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複蘇(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並恢複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複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複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心肺複蘇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
事件回放
美國成年人中約有85%的人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髒驟停者複蘇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髒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鍾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鍾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髒救生,死而複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
權威聲音
心髒驟停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越早越好,我們非常提倡第一時間、第一地點、第一人進行人工的心肺複蘇,越早,成功率越高,越晚,成功率越低。千萬不要坐等救護車到來,要當機立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進行心肺複蘇:
心肺複蘇=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除顫+給氧+專業用藥
第一時間
迅速放好體位(5~10秒內完成)
①使患者就地仰臥在硬實的平麵上;②患者俯麵,則必須將患者的頭、肩、軀幹作為整體同時翻轉而不使扭曲;③對頸部受傷者須特別注意托頸翻轉。
開放氣道(5秒內完成)
①常用仰頭抬頦法:即將一隻手放在患者前額上,手掌用力向後壓以將頭向後翹,將另一隻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②對疑有頸外傷者,應采用托頜而不仰頭,即用雙手(一邊一隻)緊抓患者下頜角托起,同時應小心地支撐頭部不要後仰或從一側轉向另一側。
清除氣道及口內異物(5~10秒內完成)①見到口內有異物或嘔吐物,可把口打開清掃。對流質或半流質可用食指、中指裹以紗布擦去;②對固體則用食指作成鉤狀將其取出,應小心勿使其落入氣道更深部位;③對氣道有異物阻塞者,可采用膈下腹部猛壓手法:即以一手的掌根抵住患者腹部,位置在正中線臍部稍上,第二隻手直接放在第一隻手上,以快速向上猛壓的動作壓向患者的腹部,目的是要解除氣道阻塞。有時可能需重複猛壓6~10次。
判定呼吸(5秒內完成)
①用耳貼近病人口鼻、聽病人的呼吸道有無氣流通過的聲音;②以眼觀察病人的胸部有無起伏;③以麵部感覺病人的呼吸道有無氣體排出;④如果胸部無起伏,也無感覺或聽不到氣流呼出,可判定患者無呼吸。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15~20秒完成)
①跪於患者肩部,與患者肩部垂直。保持患者仰頭抬頦;②一手捏閉鼻孔(或口唇),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內吹氣;③然後放鬆鼻孔(或口唇),使被動呼氣;④注意觀察傷患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⑤照此每5秒鍾反複一次,直到恢複自主呼吸或專業搶救人員到來。
檢查心髒是否跳動(應在10秒內完成)
①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結處,在向外滑至同側氣管與頸部肌肉所形成的溝中,按壓觀察頸動脈5~10秒;②如有脈搏,繼續反複施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複自然呼吸為止,成人每分鍾12~16次,小孩15~20次。
叩擊心前區(應在5秒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