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虛名,保持一種恬淡悠然的心境,一些更實在的東西才能被我們把握。
不能守住心靈的淨土,迷失心智,刻意追求那些看不見、摸不到的虛名,這是導致我們心態失衡、身心疲憊的罪魁禍首,終究會應了唐代詩人吳筠那句“虛名久為累,使我辭逸域”的老話。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世人隻知道擁有名聲地位是令人快樂的事,卻不知道沒有名聲地位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世人知道挨餓受凍是令人憂慮的事情,卻不知道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上有某種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
麗蓓卡·夏普便是一個例子,她是英國作家薩克雷名作《名利場》中的女主人公。
麗蓓卡·夏普出身寒門,父親是個平庸的畫匠,母親是個受人鄙視的歌女,均已亡故,死後沒給她留下一文錢。貧窮的生活使她不顧一切想要走入倫敦這個大都市,希望自己能夠在上流社會獲得一席地位,成為一名貴婦人。
麗蓓卡·夏普很漂亮,美貌是她左右逢源的武器。進入倫敦後,她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費盡心機地要求倫敦的上流社會接納自己,可是那些上層社會的人隻會去談論那些光鮮的人物,他們都戴著有色的眼鏡“注視”麗蓓卡·夏普,就連瑪蒂爾達夫人家裏的侍女也瞧不起麗蓓卡·夏普的諂媚。
當殘酷的現實一次次地摧殘著麗蓓卡·夏普內心僅存的希望,當名譽的誘惑一次次地向她內心的淡泊發起挑戰時,她不知所措。後來嫁給一個上流社會人士成了空虛的靈魂深處的救命稻草,也成了她唯一的信仰。接下來,麗蓓卡·夏普利用自己的年輕美貌,贏得了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繼承人、軍官羅登的歡心,並且秘密結了婚,因為考利這個姓氏會讓她感覺到自己在這個都市的生存意義。
結果,因麗蓓卡·夏普卑微的出身,使羅登失去了財產繼承權,兩人離了婚。麗蓓卡·夏普借助一切力量邁進所謂的上流社會,將真情與友愛遺忘到九霄雲外,費盡心機,最終還是不名一文,她的一切心機卻全部白費了。
最終在書中,作者薩克雷以這樣傷感而又無奈的語氣說道:“浮名乃是虛空,唉,一群極端愚蠢、極端自私的人,不顧一切地為非作歹而又熱烈追求浮名,結果全是死亡、爭吵和病痛……”
世人不辭辛苦地為了更高的職務、更多的地位絞盡腦汁,在不知不覺中玷汙了自己純潔的心靈,即使是撈到了丁點名利上的好處,卻已不受人喜愛,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浮生一夢,須臾而逝,我們隻不過是“滄海一粟”的過客,虛名終究隻是一個晃人眼的光環,何必為了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虛頭彩”而沉陷為奴呢?更何況,功名再大逃不脫生死,每個人離去的時候生前身後的名聲都將隨即飄落。
不要再等“虛名白盡人頭”的時候才痛心於那些光環、泡沫的破碎。靜下心來,看淡那些一時耀眼的虛名,把“虛名撥向身之外”吧。看淡虛名,保持一種恬淡悠然的心境,一些更實在的東西才能被我們把握。
古往今來,那些大學問家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不屑於個人的名譽,而是將全部的心血和才華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業之中。所以,他們一方麵能夠享受到心如止水的快樂,另一方麵也能水到渠成地獲得驚人的成就。
居裏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她一生崇尚科學,先後共獲得10次各種各樣的獎金,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共117個。但是,在這些至高的功名麵前,她都能保持一種安心隨意的態度。
在法國和波蘭,居裏夫人“獎牌隻是玩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居裏夫人家中做客,看到居裏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居裏夫人的一枚金質獎章。朋友大驚道:“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這可是至高的榮譽呀!”
居裏夫人淡淡地笑了笑說道:“這有什麼不可以,我是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其實就像玩具一樣,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去生活,否則一輩子可能終將會一事無成。”
不僅如此,居裏夫人還毅然辭掉了一百多個榮譽稱號,聲稱自己隻要實驗室。正是她始終能在榮譽麵前保持一種寧靜淡然的心態,一心傾注於科學研究的品質,才使她能夠先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最終到達輝煌的科學巔峰。
的確,功名就像是玩具,隻能供我們一時消遣,而且生不帶來死又不能帶去,與其一生為它所累,還不如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它,看得淡一點再淡一點,踏踏實實做點實事,生活才會越過越灑脫。
漫漫紅塵歲月,浮華勞碌,我們要時常靜下心來,給心靈留有一方淨土,淡泊一切功名,不為功名而生存,不為功名所勞累,更不要為追逐功名失去氣節,處之泰然,不驚不喜,失之淡然,不悲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