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從容,人生的最高境界。
回家路上有一座過街天橋,上麵有賣各種雜貨的小商販,不論是廉價的首飾還是衣服,或是青菜水果,還有花草和寵物,在這裏都能買到。
在這個擁擠的地方,一位拉二胡的老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就坐在天橋口悠然自得地拉著二胡,過往的人都會被那優美的樂曲吸引,聽完一段再繼續趕路。這位老人衣著整潔,不像在街頭拉琴賺錢的人。找新聞的記者認識的人多,發現他竟然是一位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家,退休後,就在家附近的天橋上拉拉二胡,自娛自樂。他說,在天橋上麵對路人拉二胡,和坐在國家級的表演廳為觀眾拉二胡,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人來人往的過街天橋上,一位拉二胡的老人坐在賣雜貨的小商販中間,誰也不知道他竟然是一位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家。他坐在這裏要的隻是有人願意欣賞,還有自己怡然自得的一份心情。這位老人拉琴沒有任何功利性,能給自己、他人帶來很多享受,這樣的人已經到達了一種境界——淡泊。
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誌。”如果人生是一條河流,勇敢的人是奔流的長河,永遠朝著自己的目標衝刺;貪婪的人是沼澤,總想將自己周圍的東西全都拉到自己手中;單純的人是泉水,總能湧現出活力;淡泊的人就是湖泊,願意包容一切,卻又平靜無波。人們形容這種人“心靜如水”,水一樣無欲無求,水一樣清澈見底,水一樣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
淡泊是一種境界。麵對得失,淡泊的人不會計較;麵對禍福,淡泊的人坦然接受;麵對成功與失敗,淡泊的人泰然處之;麵對他人的讚美和誹謗,淡泊的人付之一笑。他們能夠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從中發掘真正的樂趣。他們不在乎這件事為他們帶來的是收益還是損失,隻在乎自己的那一份心情和努力。別人對他們不滿意,他們對自己卻是自豪的,也不會去強求他人。這樣的人走到哪裏,都會帶來平和的氣氛。
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並非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對待事情的達觀心態。很多時候即使想著“一定要成功”,做了萬全的準備,還是會因為臨時發生的小問題導致整個計劃失敗。求之不得,難免心理失衡,一旦失衡角度加大,內心的平靜便不複存在。對人對事不能“平常”,隻能終日生活在煩惱中,被人嘲笑“庸人自擾”。
不如學著讓自己從容,從容的人懂得遷就,當環境不如意,他們仍然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快樂。他們的步伐那樣簡單又那樣沉穩,不論眼前是大風大浪,還是閑庭花落。他們會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因為懂得,所以珍惜,珍惜自己,也珍惜這個世界。
不如學著讓自己淡泊,淡泊的人容易滿足、容易快樂。在熙熙攘攘的都市,麵對生活的沉重和紛擾,一顆淡泊的心才能保留一份簡單和坦然。麵對困境時,淡泊的人首先會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盡力而為,盡心而為,不論結果如何,都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