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為名為利所累。
有時我們會受到名利的誘惑而去追逐,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麵對名利,我們需要一顆足夠淡然的心,唯有如此,才不會被它支配。如果我們沒有淡然的內心,那麼名利就會成為我們的負累,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也成為了一種負擔。
除了我們內心的向往會讓我們追逐名利外,有時人們的眼光也會影響我們。對於我們真心想要的東西,我們追逐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然而為了他人的眼光而追逐,那麼隻能讓自己感到不堪重負。
從前有一個男人,他帶著自己的兒子到集市上去賣驢。兩個人從家裏徒步出發,一路上有說有笑,聽著鳥語,聞著花香。
當路過一個村子的時候,有一對老夫婦看見他們兩個人牽著驢走路,於是老頭說:“老婆子,你看那兒有兩個傻子,明明有驢,卻非要徒步前進,牽著驢走,真是愚蠢到家了。”老太太也跟著附和。男人和兒子對望了一會兒,然後男人將兒子抱上了驢背,他牽著驢走。
當路過第二個村莊的時候,遇到了一群正在玩的小孩,於是小孩子們討論開了。一個小孩指著坐在驢背上的兒子說:“你們看呀,有一個不孝子,竟然自己騎驢,讓父親走路,真是太不孝順了。”聽完這句話之後,兩個人看了看,兒子下了驢背,讓父親騎了上去,繼續前行。
到了第三個村莊,遇到了一個三口之家,女人抱著孩子對她丈夫說:“你看,那個父親真是狠心,孩子那麼小,竟然讓小孩子走路,自己騎驢,真過分。”兒子和父親思考了一會兒,兩個人都騎了上去。
路過第四個村莊的時候,正巧遇到了兩個放牧人,一個放牧人對另一個放牧人說:“那頭驢真是可憐,竟然要承受兩個人的重量,那兩個人真是太殘忍了。”父子兩人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父親一氣之下,帶著兒子將驢背了起來。
終於到了集市,沒想到剛到集市,人們就議論開了:“你們看那兩個傻瓜,竟然背著用來馱人的驢子,真是愚蠢到家了。”“他的驢子一定身體不健康,不能買他的驢。”父子兩人聽著這些議論,終於什麼都沒有說,牽著驢子徒步回家了。
僅僅因為他人的幾句評論,父子兩人就亂了自己的陣腳,隻想著一味迎合他人的評論以留下一個美名。沒人喜歡罵名,所以,有時我們為了他人的眼光而選擇迎合、選擇追逐,但那些隻會是自己的負擔。走自己的路,任他人評說,對待議論淡然一些,自然就不會被這些所累。
除了他人的看法外,有時我們追逐名利是因為內心的一種向往,尤其對於自己未曾到過的高度,人們總是充滿了憧憬和好奇。然而,隨著名利的增長,我們可能會失去淡然的心,名利成為了讓自己感到不快樂的源頭。
從前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她非常憧憬當明星,於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成為一個明星。為此,她給自己製訂了魔鬼訓練計劃。她本來長得很可愛,臉上有一點點嬰兒肥,但是為了成為明星,她決心成為骨感美女。
女孩減肥成功之後,真的成為了一名骨感美女,搭配著她獨有的性感嗓音,在出道的一開始,就被經紀人打造成了性感、冷豔的形象。她喜歡唱歌,也喜歡笑,但是為了實現自己成為明星的夢想,她按照經紀人的要求扮性感、裝冷酷。
漸漸地,女孩越來越出名,幾乎人人都知道了這位看起來不愛笑的冷酷美女。因為出道形象的關係,她不得不保持這樣的形象。曾經,她生活得非常恬淡,唱自己喜歡的歌,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成為了明星之後,她處處都要注意自己所保持的冷豔形象。
於是,她的幸福隻停留在她成名的初期,因為她的名聲越來越響,她過去的照片也被翻了出來。人們抨擊她偽造自己,不是天生的骨感美女。她感到痛苦,感到難以接受。她不想跟歌迷承認自己曾經為了成名而努力減肥,因為她已經習慣了保持自己的冷豔形象,即使這個名聲已經成為了她的負擔。她沒有和歌迷解釋,也沒有接受歌迷評論的淡然,最終選擇了服毒自殺。
保持名利有時比追逐更加困難,因為身在名利之中的我們如果缺乏一顆淡然的心就非常容易迷失自己。得到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在得到名利的同時意味著我們要付出很多。故事中的女孩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不得不選擇偽裝,為了得到,所以付出更多,在這些得失麵前,隻有保持淡然,才能不被名利所累。
名利並非不祥之物,隻是我們在名利麵前難以保持平常心,缺失了一份淡然。要想不變成名利的奴隸,我們就要學會看開,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淡然麵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