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靜觀日升月落,花謝花開(1 / 1)

煩惱無盡時,一切命安排。

不得不承認,當今很多人的內心是喧囂的,充滿了孤獨感、壓抑感和焦灼感。但這不是因為我們擁有得太少,而是因為我們深陷於流轉不停的心念,不是在癡情過去,就是在規劃未來,唯獨沒有認真專注地感受此時此刻的生活。

著名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過一本名為《禮物》的書。

有一個孩子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世界上有最珍貴的禮物嗎?”老人回答道:“有!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可以讓人生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功,可這個禮物隻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找到。”

於是,這個孩子從童年到青年,走遍千山萬水,用盡所有的辦法四處找尋這個最珍貴的禮物。可是他越拚命尋找,卻越感到生活得不快樂,而他生命中那個最珍貴的禮物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

到後來,氣急敗壞、心生絕望的年輕人決定放棄,不再沒有目的地追尋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了。而此時他赫然發現,苦苦尋找的東西原來一直在自己的身邊,這個人生最好的禮物就是“此刻”。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總是沉湎於失去的過去或者將眼光放在可能很美好的未來上,而忽視當前所擁有的此刻,如此我們的心便是浮躁的,很難獲得平和與喜悅的感受,更難以觸碰到生命的脈動。

天地萬物,自然輪回,每一個瞬間都將是不可逆轉的永恒。所有的一切是在當下發生的,過去和未來隻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活在現在這一刻,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靜靜地體會此時此刻,才能獲得平和與喜悅的入口。

現在靜下心來,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切實活在“當下”。上班時,是否掛念著家裏的寵物狗有沒有吃飯,晚上的鱸魚是清蒸還是紅燒;晚上躺在床上時,是否因為白天談判的破裂或實驗的失誤而輾轉反側……

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是否活在當下,問問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讓我感覺喜悅、安逸和輕鬆呢?”如果不是,那就表示當下時刻被時間遮蓋了,生命正處於負累或掙紮狀態。

“何必眉不開,煩惱無盡時,一切命安排,當下最悠哉。”這句話說得真是太棒了。把注意力聚焦在我們的現在,對現在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恩,生命的喜悅自然浮現,心如同蓮花般安然而又超脫。

盧卡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可是最近他身心備受打擊,倒黴的事情接踵而至:妻子剛去世不久,女兒又因難產身亡。一連串的打擊讓他的心都碎了,他不知道今後的路自己能否堅持走下去,整日鬱鬱寡歡。

一段時間後,為了生存下去,盧卡打算重新到外麵找一份工作,但是他不停地擔心別人嫌他老,擔心別人嫌他動作遲緩,擔心自己無法承受別人要求的工作強度……這一係列的擔心更讓他懷念過去,懷念妻子在世的歲月,由懷念而生悲痛,又重新陷入失去親人的陰影中不能自拔,結果病倒了。

了解到盧卡的病情和生活情況後,主治醫生對盧卡說:“你的病情太嚴重了,需要長期住院治療,但是你又沒錢……我看這樣吧,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在本院做零工,每天打掃病人的房間,以賺取你的醫療費用。”

反正沒有比這更好的活法了,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他似乎根本別無選擇。於是,盧卡開始手握掃帚,每天都想著如何做好今天的事情。慢慢地,他不再擔心什麼,內心也恢複了平靜,寂寞、擔憂被驅除了,身體也就好了起來。由於經常接觸病人,盧卡對病人的心理也了如指掌,後被院方聘任為陪護。苦難也開始向他揮手告別,他覺得自己的新的人生要開始了。

如今的盧卡已經成了該醫院的心理谘詢師,他辦公室的牆上有這麼一句話:“過去已經過去,明天尚未到來。隻要肯用行動充實生命中的每一個‘今天’,勇敢向前,機會就在柳暗花明間。”

時間是由無數個“當下”串聯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當下都將是永恒。所以,認真地去做當下的每一件事,充分地享受每一個真實的刹那,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充實,真切體會到生命的喜悅,抵達和成就未來。

這就像林清玄的《天心月圓》中提到的一句話:“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來生。我們的前世已經來不及參加了,讓他去吧!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來生,就把握今天吧!”

在繁華喧囂的紅塵世界中,你想找到平和與喜悅的入口嗎?現在就進入當下的時刻吧。無論身在如何喧囂的場合,把注意力集中過來,留意此時此地每一件事務,去聆聽聲音之下的那份寧靜、那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