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團結與友善(1)(2 / 3)

1979年在保衛南疆的一場戰鬥中,他上了前線,陣地上他運送彈藥,搶修槍械,主動爬上前沿山頭修好了無人會修的大型火炮,還和所裏的技師,為棲身在貓耳洞無法投擲手榴彈的戰友,研製成功了不受地域製約、投擲準確性能在200米遠處爆炸的“手榴彈單管拋射器”。後來,又研製成功了“八管手榴彈拋射器”。獲得了軍區科研獎。戰評時,他被評為模範黨員,全所同誌還一致為他第三次請功。

前兩次戰友們為他評功,他都讓了。戰友說:“這一次不準他再推讓!”李潤虎十分珍視軍人在戰場上的榮譽,尤其是軍功章,更能顯示軍人的自豪。哪他為啥要再三讓功呢?李潤虎想得很簡單,也很實際。他知道出征時政府慰問團宣布過的“政策照顧”。

凡為國家民族征戰榮立過三等功以上的農村籍戰士,都可在城裏分配工作。就為這,第一次,他把後勤部領導指名給他的三等功,讓給了和他一起運彈藥、並為研製手榴彈拋射器負過傷的戰士卞其宏。小卞後來當了班長,複員後在縣城安排了工作。第二次,他把前沿團指揮部上級領導機關要求給他評的三等功,又讓給了和他一起勇敢搶修火炮的戰士池成。小池複員後被分配到縣糧食局工作。這第三次,他又苦費口舌,堅辭不受,勸軟了全體同誌,把戰功讓給了參戰中一直表現突出的戰士孫誌強,小孫不僅在城裏安排了工作,還談了對象結了婚。

五、大學生街頭勸架

張華(1958-1982)是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空軍醫學係七九級的一名大學生,在一次搶救落入糞池的老農時光榮犧牲。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崇高的人生價值,被葉劍英元帥稱讚為“新一代的理想之歌!”中央軍委授予他“富於理想,勇於獻身的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一個星期天,西安南門外人來車往,熙熙攘攘。張華和同學小韓進城辦事路過這裏,老遠就瞅見城牆下黑鴉鴉地圍了一群人,吵吵鬧鬧的。“出什麼事啦?”張華納悶。他一打聽,才知道是兩個人在吵架,惹來了許多人看熱鬧。“走,小韓,咱們過去勸一勸。”

“算了,這些人誰惹了誰吃虧。咱們最好離遠點,別摻和進去。”張華急了:“大家都不管,都圍著看,繞道去,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小韓同意了,他倆衝進了人群。

人們圍得水泄不通,張華一邊撥開人群,一邊大聲向圍觀的人說:“同誌們快走開吧,都圍在這裏影響交通,還不利於解決糾紛。”人群中讓開了道,他倆擠了進去。那兩個吵架的人動手打了起來,張華不顧個人的安危,撲上去勸架,兩邊的拳頭不時落在他的身上。但是,當打架的人看清是兩個解放軍同誌站在麵前時,就收住了手腳。張華簡單地問了他們幾句,勸他們有啥事好好商量,不要大動肝火,動手動腳。那兩個人覺得不好意思,羞愧地低下了頭。

在回校的路上,小韓感慨地對張華說:“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就好了。”張華說:“我們都是新時代的人,助人為樂,遇難相幫,遇架相勸,化解矛盾,是做人應具備的品德。”

六、以德報怨

2000年初夏的一天,糖尿病專家孫吉吉到長春一家賓館開會,下電梯時,突然遇到一名劫匪,電梯間隻有他們二人,明晃晃的刀子緊逼他的胸口:“不許喊,快把錢拿出來!”孫教授見這是個年輕人,說話有些發顫,拿刀子的手在發抖,斷定這不是個慣犯。

孫教授鎮定下來,從包裏抽出一遝錢,估計有6000元左右。遞了過去,小夥子接過錢,立即塞進自己的衣兜裏。麵對凶器,孫教授說:“你用刀子逼我,拿走一分錢都算搶劫,這樣會坑害你一輩子。我看你不像幹這事的人,一定是遇到了難事才走這條路的。錢你拿去,請你把刀子拿下來,不要傷害我。我可以做你的朋友,你有什麼困難,跟我講,我送你一張名片,你可以給我打電話,我可以幫助你。”孫教授一席話,給小夥子極大的震撼,立即抱頭哭著蹲在地上。經交談了解,小夥子家裏確實很窮,父親有病,兩次打工皆被人騙,分文未得,還被冤枉偷了老板娘的手機,遭到毒打。小夥子怨恨不該幹那事,欲將6000元還給孫教授,但被孫教授拒絕了。隔了許多天後,小夥子托姨媽來感謝孫教授,說孫教授救了他一生,臨走時硬把那6000元錢留給了孫教授。”

後來孫教授專程到小夥子家探望,看到他家徒四壁,父親還躺在床上。離開時將6000元又重新遞到小夥子手中,但小夥子拒絕了。回來後孫教授看到他家中窮困成這樣子,設想給小夥子辦個豆腐坊。他先買了500斤黃豆、8噸大塊煤,又買了一口鍋,加上其他必備工具,共花去了3000元,用兩輛大卡車親自送到小夥子家。豆腐做出來又幫著去推銷,使小夥子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孫教授以德報怨,化仇為友,給人們留下了一段佳話。

七、四次賠不是

明朝的費宏,20多歲考上了狀元。他覺得自己高別人一等,說起話來傲氣十足。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兩人爭論起來,費宏一火,就打了朋友一個嘴巴。那個朋友捂著臉氣憤憤地走了。從那天起,兩人斷絕了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