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全部在綏州城安置,城內的糧草壓力實在太大,況且雖然他們此時已經不太可能起異心,但是種諤覺得也不得不防範。
他想要分兩千黨項戰士給鍾浩的鎮夏城,也是存了將這嵬名山部落分而治之的打算。
不過鍾浩覺得鎮夏城的平夏軍和平西軍加起來才二千戰士,外加城內的挑選出的一千民壯,勉強可以用於守城。
真要是要來兩千黨項戰士,若是他們真有了別的想法,怕是城內的宋軍對他們形成有效的威懾優勢和彈壓能力。
是以鍾浩最後隻要了一千名嵬名山部落的戰士。
鎮夏城的規模並不大,真要守起城來,二千多戰士平西軍和平夏軍的戰士,加上一千名嵬名山部落的戰士,再加上城內的民壯協助,足夠用了,再多也沒多大作用。畢竟城內的糧草有限,人數太多,反而並沒有太好的作用。
當然,若是出城野戰的話,或許人數多些,力量會強很多。
不過沒藏訛龐若是前來報複,定然會是大軍相隨的。出城跟夏軍大部隊野戰估計跟送人頭沒多大區別的,是以鍾浩壓根就沒想過出城跟夏軍野戰。
…………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
該來的總歸會來,以黨項人有仇必報的性子,沒藏訛龐的大軍雖然來得有些晚,但是還是來了。
當沒藏訛龐的十萬大軍在鎮夏城西邊麵不遠處的無定河邊安營紮寨時,那連綿不絕的營盤和軍帳,還是給予了鍾浩極大的威壓。
十萬軍馬,若是落諸於史書上的某場戰役中,可能隻是幾個簡單的字。
但是當他們真切的排布於麵前時,隻是那股衝天的肅殺之氣和威壓之勢,就能讓很多人心驚膽寒。
雖然過去三個月的時間,鍾浩和沈括已經對倉促修建的鎮夏城,做了很大的加固和完善。
鍾浩自信,哪怕夏軍沒日沒夜的攻打,鎮夏城守上幾個月也不成問題。
但是守上幾個月,也是他們的極限了。若是夏軍幾個月後,還大軍不退,一直堅持攻打,他們到時怕就是難以為繼了。畢竟鎮夏城限於規模,城內的兵員和守城器具儲備就那麼多。
說起來這年代,動輒一兩年的圍城、攻城戰,並不少見。
因此鍾浩不由的又有些忐忑,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不知前途的戰鬥。到底能不能守住這座鎮夏城,更多的是取決於宋軍和夏軍相持的時間長短。
三個月的時間,夏軍在做準備,大宋這便同樣也做了許多的準備。
大宋西軍的幾路精銳勁旅已經都調動過來,布置在了宋夏緣邊的各處要地,隨時可以出動。
鎮夏城的位置雖然重要,但沒藏訛龐十萬大軍,自然也不會隻盯著一個小小的鎮夏城。
可以說鎮夏城能不能守住,取決於大宋的幾路西軍勁旅能不能讓夏軍遭到一定的重創,知難而退。
……
……